韓旭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教育領域與過去相比得到了不小的突破與創新。很多院校不僅在教育體制改革影響下,對相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進行了更新變革,還將很多獨特的教育手段應用到了實際工作中。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對傳統文化教育提高了重視,并對相關課程內容進行了優化處理。但是在實際教育中,還是會存在很多細節問題,影響教育質量,需要高職院校能夠對其進行妥善處理。本文就高職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進行簡單論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文化;教育;路徑
教育領域一直是國家發展中關注的重點,對未來人才的培養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很多高職院校逐漸提高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研究。一方面是由于傳統文化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需要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知識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現階段高職院校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問題,需要相關任課教師能夠對涉及到的難點及問題進行妥善的處理,從而保證傳統教育的順利開展。
1 高職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概述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強盛使得當代社會中出現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缺陷,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同時沖擊著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對傳統道德意識淡漠的現象嚴重。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使年輕一代擁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才能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從而振興祖國,使國家強盛不衰。這種民族意識與凝聚力需要中華民族文化的熏陶來培養。因此,在高職學生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問題。
2 高職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困境
2.1 民族認同感缺乏
現如今部分高職學生出現價值觀念、道德行為的扭曲和變異,他們悲觀的看待周圍事物,眼中看到的只是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始終認為外國的東西比中國的好。只關心經濟、商業和自身的發展,而對民族、國家和政治則漠不關心,缺少民族自豪感,民族意識淡化。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還很不夠,受到歐美和日韓文化意識的影響,在不同程度上對祖國、對民族的感情淡薄了,這種傳統文化缺乏了解的不足必然影響高職學生對未來中國的建設與創造。
2.2 社會責任心不強
部分高職學生經不住歐美和日韓文化的沖擊,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對我國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的信仰。不能正確地對待本民族的傳統道德文化,對其表現出異常的冷淡甚至反感和排斥。還有一些高職學生的理想和追求發生動搖,人生觀不明確,表現為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缺乏正確的認識,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這種對于主體意識形態的懷疑態度,導致一些學生價值轉向,缺乏對集體和社會的公德心,沒有對社會甚至對自身的責任心。
2.3 民族主義情緒過濃
由于傳統文化教育的過度頌揚和神化,以及學生自身接受的情況,造成某些高職學生身上表現出文化自閉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表達民族精神的方式不夠成熟和理性,這種思想作用于處理民族性與世界性上將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培養高職學生的民族精神時,注重培育理智、成熟、科學的愛國主義是關鍵。
3 高職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選擇
3.1 注重中華民族精神滲入
我們的民族精神蘊涵于傳統文化之中,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與升華。將民族魂很好的植根到國民的潛意識中,民族精神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各國人士熱衷學習中國國學的背景下,對高職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首先要重塑我們的民族精神。一是明確中華民族精神的本質。引導學生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從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中提煉愛國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要重視對高職學生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三是要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辯證統一。
3.2 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完善
高職院校要想進一步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水平,那么相關任課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完善。由于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吸收與個人言行舉止以及自我約束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的思想以及道德品質是體現傳統文化的途徑之一。
要想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水平,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提供保障,那么老師就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提高學生自身道德品質,同時還要將思想道德觀念滲入到日常工作與學習中。這樣才能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幫助。繼承和發展這些優秀的道德傳統將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模式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傳統文化的熏陶,加強個人品格道德的完善。
3.3 注重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結合
除了上述幾點路徑外,高職院校還可以采用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的方式,將重要的文化內容融入到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學習中,在提高校園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水平。首先,相關任課教師需要對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對于高職院校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方面,老師則要對時代精神以及文化建設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對相應的教學方案進行更新完善,在滿足校園文化建設與發展需要的同時,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水平。
其次,高職院校還需要對校園文化氛圍進行創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了解與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另外,在進行課堂教育的過程中,老師還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真實想法。這樣老師才能結合實際情況,創設課堂教育氛圍,進一步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效果。
最后,高職院校還需要對校園內涉及到的基礎設施以及社團文化活動提高重視。對于老套的基礎設施進行及時的更換,對校園文化活動進行定期開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才能真切感受到校園文化氛圍,從而為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4 結束語
如今,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都能對相應的教育方案以及理念等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對落后的思想觀念進行更新變革,從而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相關任課教師也能結合實際情況,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細致的研究,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降低不利因素對教育工作的影響。但是仍然有一些高職院校忽視了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認知程度不高等現象的出現,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高職院校需要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此來提高教育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孫靜.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教育導刊月刊,2015(10):10-13.
[2]谷春蕊,趙美嵐.文化自信語境中研究生傳統文化教育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新疆社科論壇,2017(4):95-100.
[3]陳璇.高職院校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下的思想道德修養現實狀況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