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梅
摘 要:為了保證中藥滴丸劑在制備方面有良好質量,應認識到中藥滴丸劑制備工藝的重要性以及難點,并能結合醫療藥物治療需要,對中藥滴丸劑的制備工藝進行優化。本文就中藥滴丸劑制備工藝以及設備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藥滴丸劑;研究;制備;設備
在當代醫藥領域當中,中藥在疾病治療方面的價值得到了進步的顯現,被運用到了多種疾病的治療方面。而在中藥的進一步研究發展方面,為了更有效的發揮中藥的藥用價值,出現了中藥滴丸劑類型的藥品,使得中藥在疾病治療方面有更好的效果?但這種中藥滴丸劑類型制藥工藝在使用的時候也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水準。
1 滴丸劑類藥品制作工藝概述
當代滴丸劑在制作的階段中,需要將固體類型或者是液體類型的藥物和相應的基質一同進行加熱熔化之后混合均勻,在將其滴入到不會發生混溶的冷凝液當中,再經過收縮以及冷卻處理之后就完成了制備工藝。滴丸劑的制作工藝實質上就是將藥品的固體分散劑制備成了滴丸的形式。從制作的過程來看,藥物會在基質環境中呈現出一種高度分散的狀態,這也有助于藥物相應溶解度以及溶出度提升,促進藥品本身生物利用度的強化,讓患者在服用藥品的時候產生快速治療的效果。這種滴丸劑類型制藥工藝在使用的時候還能達到降低藥品劑量。降低藥品毒副作用的效果。在采用滴丸劑制備工藝的階段中,由于藥物完全的被包裹在了基質當中,所以也就有助于易水解。易揮發以及易氧化類型藥物穩定性的提升。在當代制藥領域不斷對滴丸劑類型藥品制造工藝進行優化完善之后,這種藥品制備方式也具備了生產機械設備簡單。滴丸劑藥品個體之間重量差異小。操作流程難度低。生產過程中不存在粉塵以及生產成本偏低的特點。
2 滴丸劑藥品特點分析
現代滴丸劑類型藥品的制造工藝是在中藥滴丸劑制作工藝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并且這種制作工藝還具備了傳統丸劑所不具備的多種優點,這也使得滴丸劑類型藥品制作工藝的發展速度較為迅猛。
2.1 藥品生物利用度較高
由于中藥滴丸劑制備階段主要運用了固體藥品分散工藝,所以實際的溶出速度會隨著其表面積的增加而發生提升。因此在實際的藥品制備階段中,可以通過提升藥品分散度。降低藥物顆粒度的方式促使藥品的表面積增加,讓藥物能以更快的速度溶出。在中藥當中藥用成分和粘膜表面結構充分接觸之后,中藥藥物所具有生物利用度也就有所提升。在現代中藥滴丸劑方面,蘇冰滴丸。麝香保心丸等藥品均是成熟的中藥滴丸劑制藥工藝的代表。其次,在當代的中藥滴丸劑工藝發展中,這種工藝展現出了越發強大的作用,并且在多種類型藥品的制作中發揮出了積極意義。
2.2 良好的緩釋作用
當代制藥領域中的緩釋滴丸藥物在制備階段中,需要將藥物放入到水溶性相對較差的脂質類型基質當中,同時在熔融驟冷的狀態下滴制加工而成。在使用這種加工方式對部分難溶性較強藥物或者是生物利用度偏低藥物進行加工的時候,在能起到延緩藥物釋放作用的同時,還能實現生物利用度的強化。
就當前醫療藥物領域而言,藥物成分當中能具有藥理活性的物質有將近一半為難溶類型的藥物。這種難容類型藥物在水環境中溶解性偏低,影響機體對藥物的吸收效果,藥物在機體內留存的時間長度較短,集體中血藥濃度數值容易發生峰谷現象,即便是制成了口服類型藥劑仍難以解決生物利用度偏低的問題。在當代醫藥領域中,人們通常會采用分散工藝進行緩釋制劑的制備。和一般緩釋劑對比,緩釋滴丸工藝在制備中運用了固體分散劑工藝,促進了難溶類型藥物溶解度的提升,實現了生物利用度數值的提升,能讓藥物進入機體之后能更長久。穩定的進行釋放,使機體當中的血藥濃度平衡能維持在一定程度上。這樣患者在使用緩釋滴丸進行疾病治療的時候也就能保證治療效果,降低藥物副作用程度,同時也能減少藥物的服用次數或者是藥量,讓患者服用時候的順應性得到提升。
3 中藥滴丸的基質和冷凝液分析
3.1 中藥滴丸的冷凝液分析
用來冷卻滴出液使之收縮而制成滴丸的液體稱為冷凝液。冷凝液的選擇通常根據主藥和基質的性質來選擇,主藥與基質均應不溶于冷凝液中。冷凝液的密度應適中,能使滴丸在冷凝液中緩慢上升或下降。在滴丸的制備中,冷凝液的相對密度應輕于(滴丸下沉)或重于(滴丸上浮)滴丸基質,但兩者不應相差太大,以免滴丸下沉或上浮太快,造成圓整度不好。冷凝液應具有一定的溫度差,使滴出的滴丸初接觸的冷凝液的溫度接近于熔融溫度,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形成圓形,然后迅速冷卻。滴出的滴丸初接觸的冷凝液如溫度過低,滴丸冷卻的太快,易形成拖尾丸,使滴丸不圓整。裝冷凝液的冷凝液柱要有足夠的長度,使滴丸在重力的作用下完成成型。冷卻的過程。適用于水性基質的冷凝液有液體石蠟。植物油。甲基硅油或它們的混合液等,非水溶性基質常用水。乙醇及水醇混合液等。
3.2 中藥滴丸的基質分析
(1)應盡量選擇與主藥性質相似的基質。(2)不能與主藥發生化學反應,不影響主藥含量測定和療效,對人體無毒無害。(3)熔點在60~100℃條件下能熔化成液體,遇冷又能迅速凝成固體,在室溫下仍能保持固態。常用的基質按性質主要有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水溶性基質主要有聚乙二醇類。聚氧乙烯。單硬脂酸。甘油明膠。尿素。泊洛沙姆等;非水溶性基質主要有硬脂酸。單硬脂酸甘油脂。蟲臘。氫化植物油。半合成脂肪酸等。在實際應用中也常采用水溶性和脂溶性基質的混合物作為滴丸的基質。近年來,對水溶性基質的研究出現了由單一基質向復合基質發展的趨勢,使用混合基質的目的在于增大藥物溶化時的溶解量,調節溶出時限或溶散時限,有利于滴丸成形。
4 滴丸制備的主要工藝流程
熔融法是將藥物與基質混合均勻,加熱至熔融后,滴制成丸;溶劑-熔融法主要是將藥物先溶于適當溶劑中,再將此溶液直接加入已經熔融的基質中攪拌均勻后,滴制成丸。常見的工藝操作步驟:將主藥溶解后,與熔融好的基質充分混合(乳化或制成混懸液),均勻分散,保持恒定溫度,通過選擇一定直徑的滴頭,勻速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冷凝收縮形成丸粒,滴丸緩緩沉入冷凝液柱的底部或浮于冷凝液的表面,取出滴丸,除去冷凝液,干燥制得滴丸。
5 結束語
國內針對各種中藥滴丸的制備研制了各自適應不同工藝要求的滴丸機,可以通過設備工藝研究,開發出適應不同中藥品種的滴丸劑。特別是隨著中藥現代化。中藥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發展,開發中藥滴丸劑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控制平臺,可以為中藥滴丸劑的現代化生產開辟新的科學途徑。中藥滴丸生產線是中藥滴丸劑型開發的關鍵,即滴丸生產線上的關鍵設備及工藝的開發可以為中藥滴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硬件支撐。
參考文獻
[1]史法勝.中藥滴丸劑的制備及其設備研究進展[J].自然科學:全文版,2016(8):00247-00247.
[2]蔣建.中藥滴丸劑的研究開發進展[J].飲食保健,2017,4(15).
[3]藺海飛.中藥滴丸劑的研究進展[J].保健文匯,2016(1):25-25.
[4]汪盈盈,柳繼鋒.中藥滴丸研究進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2):67-68.
[5]江國榮,陳衛民,劉少文,等.優選中藥滴丸制劑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