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摘 要: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術的有效貫徹,不但能夠憑借自身模板的整體性條件,有效鞏固混凝土澆筑環境,以便完善整體建筑結構體系的質量;同時根據模板施工技術的特性,更能夠為后續靈活的環境構建提供扎實基礎,以便整體工程不論從質量還是形象方面,都滿足可持續理念構建的基礎要求。本文基于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術特性展開分析,在明確技術難題和應對策略同時,期望能夠為后續建筑結構工程的構建,提供良好且全面的技術參照。
關鍵詞: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術分析;注意事項
1 模板施工技術概述
模板施工技術體系是根據當前城市混凝土結構澆筑環境提供的質量保障措施。在施工開展過程中,既需要根據結構環境和受力體系進行細致分析,明確整體結構環境具備荷載穩定性之后,再針對相關部位進行支護體系的構建,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混凝土框架澆筑質量滿足實際需求;同時還應當明確混凝土自身沉降與荷載因素等特點,在明確模板材料具備穩定性之后,才能夠確保整體施工環境具備安全保障,從而提升建筑體系構建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在當前建筑結構體系構建過程中,應當基于模板施工技術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并針對其注意事項進行論述,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模板工程施工具備質量保障。
基于以上論述,對照當前建筑施工中頻繁出現的問題,可知在論述注意事項過程中,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在模板框架搭建過程中,應當基于尺寸、定位、密閉性等條件進行仔細審核,以便確保設計工作在構件選用方面不存在偏差;其次,模板材料在選擇方面,必須針對工程荷載與耐腐蝕性等條件進行選擇,確保整體施工環境能夠穩定;再次,在進行模板拼裝過程中,必須針對結構重要節點等部位進行加強,避免出現尺寸偏移等情況出現;最后,在模板拆卸過程中,應當確保模板拆卸工作仔細并完整,這樣才能夠避免結構荷載傳導環境的整體性受到影響。
2 模板施工技術與注意事項
2.1 施工準備工作分析
在落實施工準備期間,應當針對工程環境與結構參數等條件進行細致分析,并將模板構筑提交給專業的工程模板設計團隊,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模板構建從設計方面,具備穩定性的前提。其次,在選擇適宜的模板進行施工過程中,必須針對模板的質量與支護結構的環境進行分析,確保內部和在強度與韌性滿足可持續的條件,才能夠確保后續澆筑環境能夠穩定。再次,為確保整體施工環境和流程落實完善,在模板材料選擇方面,應當確保模板表面滿足光滑且柔韌的特性,并在材料獲取多方面滿足一定經濟性,這樣才能夠確保后續工程構建不會受到成本消耗問題的影響;最后,在構建模板工程體系之前,必須針對施工連接構建進行細致分析,而后再針對材料密閉性條件進行核對,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澆筑工作落實全面,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完善整體混凝土工程的澆筑質量。另外,在工程落實之前,應當針對施工技術和管理流程進行規劃統籌,確保整體技術環境滿足實際質量施工的前提,這樣才能夠避免在后續工程構建中,頻繁出息施工技術隱患。
2.2 模板配置的選擇
在針對工程配置模板過程中,應當根據圖紙條件進行細致分析,并依據當前的施工環境進行統籌,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模板施工落實能夠完善。在此期間,針對模板配置的選擇,應當確保整體構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具備施工便捷且有效的條件,并能夠鞏固尺寸與質量的參照性,這樣才能夠穩定整體模板配置環境;其次,在選擇配置過程中,還應當基于耐腐蝕性和經濟性展開分析,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模板工程構建合理,并滿足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延伸需求。
2.3 柱形模板的安裝
在整個建筑模板具體安裝過程中,柱形模板是整個模板安全工作的基礎,對整個模板工作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一定要按照質量的具體要求,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模板的高度和棱角位置以及標高保持一致,同時兩塊模板在拼裝時,中間絕對不能留有任何縫隙,要緊密相連,這樣才能防止在施工中由于外力作用而出現模板位移或是變形等現象。在拆除模板時,首先要盡量避免與周圍事物的碰撞及解除,這樣不僅會損害其他物體,更不利于模板的再次循環使用,所以一定要按照操作方式來進行拆除,對于拆除的部位要及時進行清理及養護,這樣不會引起模板變形。
2.4 墻體模板的安裝
對于墻模板安裝而言。最主要的工序是在安裝之前必須做好清理工作。待清理結束后,要對墻體邊線及模板安裝位置進行軸線位置確定,消除墻體相鄰之間的軸線誤差,并對多次測得的誤差結果進行累計登記,以便為日后提供相關數據分析。此外,在安裝模板之前,還要處理好洞口模框的檢查工作,檢查洞口安裝處是否有殘留物體或是垃圾要及時給予清理,同時對各種預留套管的布置也要進行檢查看其是否牢靠,對于鋼筋埋件等隱蔽工程也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檢查。
2.5 施工縫體系處理
樓板施工縫對于工程質量影響較大,其處理過程也相對較為繁瑣。首先要用木方將施工縫堵住,并釘在膠合板木條上。在設置好鋼絲網后再把木方于樓板上部釘在一起。然后均勻設置鋼筋,相鄰鋼筋間要插入厚度與鋼筋直徑相同的木條,以保證鋼筋間距統一、均勻。然后在上部釘上15毫米厚、30毫米寬的木條;下網鋼筋綁扎完成后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間距固定。上網鋼筋按同樣方法處理,并在上部釘上厚1G毫米、寬25毫米的木條。
2.6 模板拆除施工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強度達到一定值,拆模不會損壞模板時,可以按照設計的施工流程進行模板拆除作業。一般情況下,在混凝土澆筑兩天以后即可進行拆除作業。由于模板拆除比較特殊,所以要求模板的拆除時間要達到規范要求。然而,由于頂板后澆帶模板、支撐模板、周圍頂模板之間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將頂板模板拆除以后要將后澆帶模板保留下來。后澆帶模板澆筑完成并且達到強度值后可拆除支撐和模板。模板拆除完成后要立即進行養護,并使用隔離劑涂抹在模板和混凝土的接觸面上,以免兩者互相粘結,全面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美觀性。
3 結束語
在論述模板工程施工技術過程中,應當清晰知曉模板工程的層次和質量標準,確保在工程開展中具備全面的參照環境,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建筑功能環境構建能夠完善;其次,還應當針對施工技術、規范條件、檢測措施、管理監控等多方面展開統籌,這樣才能夠降低工程質量隱患,并滿足可持續化的要求。故而,在論述模板工程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過程中,必須針對模板材料和使用環境展開細致分析,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技術環境落實完善,并為當前建筑構建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寧,鄭文利.淺析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5).
[2]朱小衛.淺談建筑工程高支撐模板的施工技術應用[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9):00033-00033.
[3]劉劍.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術[J].門窗,2016(11):109-109.
[4]鄭在華.淺談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魅力中國,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