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
摘 要:在落實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施工技術過程中,憑借地區土壤特性和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既能夠加強整體建筑結構體系的穩定性,從而避免建筑功能環境受到影響,同時更能夠基于技術條件,鞏固地區經濟發展和人口密度參數,通過高層建筑的有效構建,為后續城市功能環境的延伸埋下了扎實的基礎。本文基于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的施工技術特性展開分析,在明確技術方法和技術分類同時,期望為后續建筑功能體系的有效構建提供良好參照。
關鍵詞:高層建筑;基礎施工;樁基礎;施工技術
1 地基基礎和樁基礎概述
地基基礎是指在承擔建筑荷載的地下巖土環境和基礎結構的統稱。在落實基礎施工過程中,應當基于高層建筑功能荷載的特性進行確切分析,在確保地下持力層滿足荷載承擔條件后,才能夠直接落實基礎條件,以滿足整體高層建筑功能架構要求。但在實際狀況中,大多城市巖土質量條件都難以滿足實際荷載需求,故而在基礎環境構建過程中,常需要提供完善的樁基礎環境才能夠確保整體荷載傳遞具備一定優勢,同時更能夠憑借結構整體性有效鞏固地上環境,以便承擔垂直與水平荷載帶來的影響,從而提升整體建筑強度和穩定性條件。
2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分析
2.1 常見的地基基礎環境處理方式
(1)利用分層填土條件換基礎墊層
由于不同該地區巖土環境存在的差異性,在落實承載條件過程中,應當基于建筑設施進行有效巖土質量分析,在確定實際參數影響過后,再針對地區原有土壤進行替換工作。期間,在高強度土壤選擇過程中,應當明確周邊環境影響和相應施工條件的夯實有效性,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填土條件落實穩定,同時更應該避免基礎土體環境出現孔洞和裂縫狀況。故而,在選取分層填土方式的過程中,既能夠滿足基礎墊層巖土質量的基本需求,更能夠基于荷載影響逐步鞏固墊層質量,以避免夯實整體性受到影響。
(2)碾壓與夯實技術落實
碾壓與夯實技術的有效落實,主要是基于基礎土壤強度提供的增強措施,如此不但滿足了地區功能使用環境具備穩定性的條件,避免了外界環境對基礎造成影響同時,更能夠憑借夯實等條件增加土壤密度,促使沉降系數有效降低,并避免了高層建筑在不規則荷載環境中,出現基礎土壤松動的狀況。
(3)土壤固結措施
此種該措施是通過協調土壤內部水分以提高承載能力的措施。在落實技術過程中,基于水分降低條件,不但增強了土壤分子粘接性和密度條件,更能夠通過此種方式提高整體技術穩定性,為高層建筑經濟效益的有效提高搭建了穩定的平臺。
(4)土層化學加固措施
基于地理環境影響,傳統的土壤固結等措施難以滿足實際基礎土壤穩定性,故而采取向地基中摻入堿液、丙烯酸銨和水泥漿等條件,促使地區土壤環境能夠有增強,便有效提高該地區土壤荷載承擔能力。基于此種方法,在當前施工環境中共有噴漿法、深層振搗和灌漿法三種技術措施。
2.2 地基基礎技術落實中常見的問題
(1)土體塌方問題
在落實基坑施工過程中,無法進行有效的支護保障措施,基于高層建筑深基坑的特性,若出現土體塔防的狀況,則極易為內部施工人員帶來生命財產影響,不但導致了整體施工質量直線下降,同時更為整體工程開展的積極性埋下了隱患。故而,在落實相關技術施工過程中,應當基于地質結構和巖土質量進行有效分析,并且基于相關參數進行防護措施支護,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深基坑施工滿足實際需求,并具備后續施工技術滲透的優勢。
(2)地基保護措施偏差
在對地基基礎進行施工時如果對其采取的保護措施不夠科學合理(如在雨季或者雨水比較多的地區,對地基采取的防水措施不夠導致地基進水等),則會降低地基的強度,從而影響施工的質量。所以,在施工時應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以及相關的規范要求對其采取科學的保護措施。
(3)施工管理落實不當
某些地基施工的管理不夠系統,缺乏科學的指導,結果導致實際挖出來的基坑與設計有偏差甚至偏差很大,不僅會降低地基的施工質量,還會影響施工的進度。其次,在落實施工技術過程中,基于技術人員自身的素質影響,往往容易導致施工細節難以滿足實際功能需求,如此不但加大了環境的影響力度,更在此基礎上破壞了原有結構體系,為后續建筑施工埋下了隱患。因此,在對高層建筑的地基基礎施工時應中加強管理的力度,能夠根據地基基礎實際的施工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施工質量,保證施工的順利完成。
3 樁基礎施工技術分析
樁基礎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基礎類型,在我國的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使用廣泛。當遇到建筑地基的土質松軟,并且采用普通的增強地基強度的方法也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地基強度及穩定性的情況時,我們就可以使用樁基礎。樁基礎工作的原理為:在地基中插入多根樁,高層建筑物上層的荷載就可以通過這些樁被傳送至更深的土層或巖層,從而實現對建筑物地基加固的目的。目前常見的樁基礎比較多,有預制樁、樹根樁和沉管灌注樁以及鉆孔灌注樁等。
3.1 較為常見的樁基礎施工技術
按照施工方法分類,樁基礎的土建方法可以分為振動沉樁施工技術和靜力壓樁施工技術兩種類型。首先,振動沉樁施工技術的工作原理為:通過預先裝備在樁頂部的固定振動器產生的振動效果以及樁自身重力的綜合作用達到樁自動下沉至基地土層的目的。這種施工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打樁效果良好的優勢,并且施工成本低;其次,靜力壓樁施工技術的工作原理為:通過樁架上的配重以及樁自身重力的綜合作用效果將樁壓入土層中。這種施工方法要求施工過程中不能暫停,具有成本低、噪音小以及工藝簡單的優勢,目前常用于粘土層作業。
3.2 樁基礎施工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樁型和樁長是兩個主要的參數,其合理的選擇能有效提高整體施工的質量。在樁基礎的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在對施工場地地質情況了解詳細的情況下對樁型和樁長設計出幾種合理的方案,然后再通過驗算地基承載能力以及詳細考慮樁基沉降的問題等對比選擇最優的樁型和樁長參數。此外,在施工過程中還應嚴格控制樁基與設計的偏差,保證樁基礎的施工質量。
4 結束語
高層建筑基礎體系的有效構建,既能夠憑借箱型基礎和樁基礎工作的協調,將荷載環境沖突有效降低,同時更能夠避免建筑功能環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建筑質量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故而,在落實高層建筑基礎體系構建過程中,應當憑借基坑開挖、填土夯實、基礎澆筑、樁基礎等多方面進行細致分析,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施工體系不會出現質量差異性,并基于技術協調性,為我國后續高層建筑體系構建埋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侯憲鮮淺談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J]工程技術:引文版, 2016(3):00201-00201.
[2]聶峰淺談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25).
[3]王森淺談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 2016(20):111-111.
[4]劉智慧淺談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