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中在
摘 要: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與我國公路網的建設貫通有著直接的關系,作為制造業和人口大國,公路建設的價值和意義尤為重大。而對公路施工技術進行科學系統的管理,這是確保公路施工質量的關鍵影響因素,相關設計和施工單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隨著現在新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更高公路建設性能標準提出,對公路施工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有必要對施工技術管理進行深入研究,以確保公路建設質量。
關鍵詞:公路施工;技術;管理
我國的公路網建設四通八達,尤其是村村通工程的推進,更是使得全國范圍內形成覆蓋全面的道路交通系統,對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公路建設大興土木的同時,由于技術標準和以及建設過程的良莠不齊,導致建筑質量難以保證,一些公路的運營穩定性受到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必要研究對施工技術的具體管理辦法,通過切實有效的管理,確保公路施工技術發揮應有的建設作用。
1 道路施工技術的相關問題
對于具體的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而言,其管理內容主要涵蓋了新型建設技術的研發和引進、技術操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培養、道路工程實施階段的動態控制等方面。具體來說,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的所有研發工作就是要把更為合理和先進的施工工藝進行系統融合,成為新的可用于實際施工的技術手段,進而實現對施工方式方法的靈活掌握和運用。對技術和操作人員進行業務素質方面的培訓,這是提高施工企業整理施工能力的根本保障。為此,需要嚴格落實具體的技術標準運用操作的普及,并按規定流程和操作標準進行相應的施工操作。鼓勵員工主動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術,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和平臺,對那些確實在工作中因為知識和技能表現突出的人員給予獎勵,帶動更多人參與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過程中。動態監管就是實時和隨時對一些重要的道路施工工序和細節進行監督檢查和管理,包括對道路工程整體造價的客觀評估、工程量的確認以及分配、道路施工的各項技術采用、對施工路段及其范圍的確認、工程隊的組織和編制、工程的計劃以及驗收等工作,通過對上述內容的動態監管,使得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以及成本控制得到最大化的滿足。
2 道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需要堅持的幾個原則
2.1 施工技術管理要滿足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政策要求
通常情況下,我國進行公路施工所依據的標準和規則,主要是借助其實際位置分布特點來制定該道路建設的相關建設方案。這些方案的制定,必須符合建設地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自然環境情況,公路建設需要,衡量環保等一些重要的內容,包括公路的具體用途和實際使用性能,并制定具備一定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的建設方案措施,充分考慮道路建設的目的以及布局規劃。在施工技術進行管理時,必須充分考慮并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和政策,合理科學施工,爭取一次性完成規劃的建設任務,防治拆建重復發生,因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2.2 對有關技術標準要求的執行
公路施工需要的技術內容較多,涉及的建設環節也非常復雜,而要做好相應的建設任務,就必須從標準上嚴格落實相關的要求。對具體的技術采用嚴格的標準進行規范。整個道路工程進行施工的全部過程,不能有任何不達標問題的出現,如果發現必須及時進行整改,將問題正確處理,不給未來的使用留下隱患。為此,要加強各個環節的監理工作,同時時時檢查和督促,確保公路建設質量得到根本有效的保證。
2.3 嚴禁公路建設中的浪費行為
公路建設涉及的環節比較多,如果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和設計,在任何環節都有可能造成浪費行為,包括人力物力和資金,都是浪費的對象。因此,必須按照規定的步驟,嚴格規范技術操作流程。為了建設高質量的道路工程,必須選用質量過關的材料以及先進的道路施工技術。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無節制的使用各種資源,無論從資源的性質來說還是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浪費資源來完成高質量的道路工程建設都是不可行的,施工前,須做好規劃,盡可能的節約資源,減少材料的浪費。
3 道路工程施工的技術管理
為了能更好的建立健全較為合理化、嚴格化的道路施工管理機制,并促進道路施工秩序的建立,科學的道路交通施工技術管理機制必不可少。道路施工復雜多變,所以,必須保證技術管理制度的高度健全,是技術管理工作能有依據的進行,使得室外的技術施工全都在室內的技術管理掌握之中,這種有條不紊的管理措施能夠應對復雜多變的道路施工,促進了道路建設質量的提高。
3.1 建立健全技術責任制
為了提高道路建設過程中,個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在道路工程施工中,應實行責任分配的制度,每一部分技術施工指定負責人,負責人再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分工,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由執行這一環節的工作人員負責,同時,需要詳細了解各部分工作人員的資料,人盡所用,盡可能分配到最合適的崗位上。另外還需要制定獎罰制度,對表現好的工作人員加以獎賞,對表現不好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罰,這樣有利于提高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競爭,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素質。
3.2 加強工程技術交底的完善
施工技術交底能夠使施工人員了解自身的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務特點、技術要求、項目施工能力等方面的內容。技術交底必須在正式開始施工工作之前完成。其主要內容包括:施工設計的目的,工程數量,施工工期期限,工程規范要求,施工技術與安全等。在技術交底比較復雜的項目工程中,項目總工程師必須與項目負責人交底,技術隊長必須與項目負責人交底,技術人員必須與技術隊長交底,逐級交底,保證上級對下級的足夠了解。
3.3 做好施工日志制度的建立
施工道路日志是對每天的道路施工活動狀況進行記錄。日志要對道路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情況進行記錄并且分析。記錄項應包括施工活動的起止日期,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突發狀況,出現的緊急安全問題以及現場質量安全檢查情況等等,同時也要對技術復核與技術交底進行記錄。道路工程施工日志一般是在施工單位竣工驗收時的一個重要的考察標準。
3.4 圖紙的會審
為避免制作圖紙是產生的錯誤影響整個施工過程的進行,在開始施工前,必須對圖紙進行會審。針對修改過的施工內容的相關圖紙的審核是圖紙會審的關鍵,因此,必須要召集各有關部門對質量,技術要求,經濟投入等多個方面深入分析探討,還要進行必要的文字記錄并保存。圖紙的會審也涉及整體性審核,在整體性審核過程中,要對圖紙設計的完善性進行審核,對圖紙數據進行專業檢查核實,確保整體設計的合理性,比如地上與地下,地面與地上部分的連接等。還要考慮圖紙設計是否違反相關法律條文。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先進的施工技術對于最終的公路建設質量,有著決定性作用,而為了確保施工技術取得預期的操作效果,就需要進行嚴格科學的技術管理。尤其對于一些高復雜度的現代化高速公路建設,要跨越復雜的地形地勢,還要面臨苛刻的自然環境,其施工標準的掌握直接決定了公路的建設質量,同時也就決定了該公路的使用壽命。由此可見,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價值,這是設計單位以及施工單位必須認真做好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劉吉士,閻洪河.道路路基施工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6.
[2]宋淑琴,姜君.道路施T企業的成本管理探討[J].內蒙古道路與運輸,2014,8.
[3]姚子波.簡析當前公路監理中存在的問題[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