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電網公司明確了集約一體化模式下“大物流、大配送”的思路,而倉儲管理是物流配送的核心所在。通過倉儲管理的標準化建設,能夠實現有效降低物資成本,節約能耗,優化庫存,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金占用,提高電網穩定性和可靠性。我國電網企業肩負著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重任,而主網、配網、農網和智能電網的建設讓我國電網承載著較大的負荷,因此實施倉儲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就迫在眉睫。
關鍵詞: 電力物資;倉儲管理;庫存;標準化
電力企業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型企業,流動量大,產品要求具有穩定性和持續輸出性。因為自動化水平生產水平較高,因此物資供應是保障供電的最主要因素。在我國電力企業中,為了保證供電需要,往往有大量庫存,造成資源閑置,占用資金,增加倉儲成本。統計表明我國電力企業物資成本占總成本的 70%以上,優化倉儲管理可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進貨速度,優化出貨量,因此優化倉儲管理對控制電力企業的成本有著格外積極的意義。電力企業物流和其他行業有所不同,占電力物資總成本較大,體積巨大消耗快,所以既要保證電力物資的及時供應,還要通過有效倉儲管理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就需要通過建立倉儲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方式來解決。
一、倉儲管理標準化相關理論
(一)物流和供應鏈理論
20世紀初,“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出現在美國,美國將物流活動作為一個系統看待,而不是簡單的運輸過程,現代學者將物流看作是供應鏈系統的一部分。在我國物流要素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
供應鏈管理包括時間管理、成本管理和績效管理,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大幅提升采購、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效率,通過供應鏈管理可以有效改變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競爭模式,把過去同行業的競爭轉化為供應鏈的競爭,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共贏。電網企業因為物資來源復雜,包括基建物資、消耗物資、設備物資等等,建立供應鏈管理模式就顯得很有必要。
(二)電網企業物流管理和倉儲
電網物流成本極高,倉儲種類極多,這是為了確保電網在斷電情況下能夠應急恢復,然而高效運行的需求造成了高物流成本。倉儲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倉儲管理對庫存量的調節,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此外建立標準化的倉儲管理還可以大幅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參考聯邦快遞的經驗,一旦建立了標準化操作流程,企業的運營效率就大幅增長。
我國電網企業物資采購規模逐年增大,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體現出集約化、信息化和一體化的特征。在此背景之下,大物流、大配送的模式應運而生。“三級管理、五級服務”,分層明確管理權限、工作目標和職責要求,逐層落實責任目標,逐層評價,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執行人。建立物資管理一體化系統,和財務、工程、業務實現對接。統一物資品類及采購技術選型標準,建立標準化的操作模式,降低供應鏈操作的復雜性。統一物資配送網絡,通過建立扁平化倉庫,避免重復浪費的操作。電網公司的倉儲可分為應急倉儲,中心倉庫,周轉倉庫,倉儲點等。
(三)倉儲管理的信息化
2007年開始,電網企業開始引入ERP系統,實現供應鏈一體化管理,在應用ERP系統的過程中,還引入德國全球領先的SAP產品,將物資分揀、整理、分類、集裝、運輸都納入到倉儲管理系統中來。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倉儲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在倉儲管理當中,要用信息化代替一切手工錄入手段,這樣能夠實現標準化建設,實現統一管理和調配。
二、倉儲管理標準化建設的要求和問題
(一)倉儲管理標準化的要求
首先是倉庫建設標準統一,確保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規范一致、配置實用、滿足要求,以提高倉庫運作效率為目標。比如要規范倉儲庫房建設要求,對不同物資規定不同的儲藏方式,選址、規劃、設計要符合統一要求,倉庫布局要合理規劃最小單元,明確室內外地坪、道路、貨位線標識,布局要方便機械作業和信息調取,要明確各種設備的配置、擺放和操作要求,確保不影響操作效率。
其次是高度規范作業過程,將一切作業活動都納入到ERP和SAP系統當中,在確定倉庫層級和功能定位的基礎上,明確物流平臺的分工,比如區域物流平臺負責物資的倉儲、配送、閑置處理和報廢等方面的管理,應急物流平臺負責日常維護。物資配送從分揀到運輸都必須采用最節約效率的方式,倉儲人員通過經驗和技術判斷將標準化作業模式納入到每一個操作細節當中,比如車輛停靠位置、方向這些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第三是優化庫存管理機制,完善庫存管理清單,根據歷史物資周轉率情況和品類優化的結果,建立動態庫存管理機制,減少儲備數量,形成“定額儲備,動態補倉,按需領用”的機制,提高物質周轉率。將所有物資納入網絡管理系統,全面清理庫存,降低閑置資產。
(二)倉儲管理標準化的問題
我國電網企業普遍存在信息傳遞慢、倉儲分散、利用面積低的問題。入庫出庫沒有實現信息化管理,錄入明顯滯后,信息共享差,物質可追溯性較差,人工工作量大,機械工作效率不高,動態管理不足,分類管理不規范,庫存信息沒有統一的平臺。許多資源存在重復買入的情況,低效重復操作沒有被優化,比如物資隨意擺放,儲位不夠精確,出庫、移庫中出現較高差錯率。部門之間協同差,不同部門頻繁轉單,工單處理沒有共享信息,缺乏統一標準,物資的標準化建設落后,物資編碼工作差,就難以實現規范化管理。
三、倉儲管理標準化建設的優化策略
(一)使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統一管理
應用ERP和SAP系統,所有物資統一采購,統一庫存管理。在入庫階段采用掃碼入庫方式,改變過去人工錄入的缺陷,在出庫階段直接采用ERP系統自行出單,業務結算流程直接出單領料,不同權限的用戶登錄不同的界面進行操作,避免人工操作帶來的失誤。各類設備和器械要統一標準,倉庫規格和位置也要規范化。最關鍵的是建立財務和業務一體化管理系統,通過建立網絡共享中心,實現各個業務部門的協同作業和業務共享。公司采用統一資金管理的模式,進行統一調度,實現資金流和物流的協同。要將供應商考評也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統當中,當供應商貨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在系統中供應商自動降級,在倉儲管理階段就把供應商選擇和質量管理相結合。以倉儲部門為核心,所有物資在倉儲流動過程中就已經都傳輸入信息化系統當中,實現倉儲業務一體化管理。
(二)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
建立倉庫作業管理標準,從操作人員的技術動作,到車輛停放位置,再到出入庫的作業程序。嚴格按規范進行作業,在平時的工作中,總結效率更高的工作模式,積累經驗,提高倉庫作業工作效率。不僅如此,在配送上也要進行標準管理,采用統一的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技術提高配送效率。注意電力設備的自身屬性,尤其是引入電力設備生命周期理論,合理規劃產品的生命周期,進行流程再造。■
參考文獻
[1] 劉孝維,基于VMI 的電力物資超市采購和庫存管理模式研究[J],電源技術應用,2013,(6):319.
[2] 史志峰,供電企業外推-內拉庫存控制系統探討[J],山西建筑,2009, 35(36):221-222.
[3] 徐新民,淺談電建企業常規物資的零庫存管理[J],現代商業,2012, (28):49.
[4] 黃鐵英,ERP 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及庫存管理子系統的開發[D],華北電力大學,2003.
作者簡介:張海奪(1980.08.15-)男,漢族,吉林長春人,本科,副高級工程師,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物資公司,研究方向:電力系統管理方面,電力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