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的時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具有快速便捷的特征,它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時候,也相應的給人們的財產安全帶來一定的損害,這個損害的顯著特征就是網絡詐騙犯罪,尤其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最為突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具有一定的犯罪動機優勢,這個犯罪動機的優勢就主要體現在犯罪成本低、成功率高上,現今社會生活中人們,由于其自身存在一定的貪婪心理,且常識性以及警惕性都很低,這也就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
關鍵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式;危害;防范措施
首先需要清楚的了解到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相應概念,在了解了概念之后,才能具體的對其作出準確的法律分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指的是犯罪分子利用現今時代的信息化技術,刻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相應的騙局,使被害人受到遠程的、非接觸形式的詐騙,從而導致受害人的財產受到相應的損失。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概念上可以非常明確的了解到,犯罪分子使用的先進的移動信息技術,將傳統的詐騙形式移動到網絡上來,其本質還是屬于詐騙手段。而且就目前的情況看來,我國的各地每天都有一定的電信網絡詐騙行為。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展開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相關分析,并且制定出一系列完善的防治措施,只有這樣才可以切實的保障到人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發生在社會上常見的幾種電信網絡詐騙形式
從詐騙案件的整體發展歷程上可以明顯的看出,詐騙案件的形式越來越朝著多樣的話的趨勢進行發展,由以往的中獎詐騙、電話詐騙逐漸的朝著網絡等高科技化的方向進行發展。人民群眾由于自身的防范意識不強,相應的法律知識不足,而呈現出了屢屢受騙的態勢,可以說其造成的財產損失危害是相當嚴重的。根據現實情況的相應分析,現如今的發生在社會上的幾種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形式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
首先來說就是電話詐騙,電話詐騙的表現就是犯罪分子利用電話作為載體,進行相應的騙取錢財的活動,捏造虛假的信息,使得受害人上當。電話詐騙的形式主要是冒充網絡客服的詐騙、冒充有關部門領導的詐騙、冒充公安機關有關部門的詐騙。可以說,電話詐騙的形式在現今社會的發展中,是最為突出的一種,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必須對其進行嚴懲。
其次就是短信詐騙。短信詐騙也是僅次于電話詐騙的一種電信網絡詐騙形式,它主要指利用短信編輯一系列虛假的文字信息,利用受害人過低的防范意識進行相應的騙財活動。展現出來的內容也是屬于低成本貸款、中獎等形式,往往受害人誤以為真,卻不料一步步的掉入犯罪分子所設好的陷阱當中。
最后就是冒充熟人進行詐騙。冒充熟人的詐騙,往往相比較于以上兩種形式來說,是最容易迷惑受害者的,由于受害者對犯罪分子所冒充的人非常的熟悉,往往就會對其產生巨大的信任感,犯罪分子正是因為受害人對熟人的信任,從而進行相應的騙財活動。
二、有效解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防治措施
就現如今的整個社會形勢可以明顯的發現,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所表現出來的犯罪形態越來越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整體上呈現出了新型的態勢。正是由于這樣的新型態勢,也就直接決定了單單依靠有關部門的技術防控措施,遠遠不能有效的對其進行解決。因此在實際的防治過程當中,就必須要完善和指定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措施,總結相應的先進經驗,持續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的嚴懲力度。并且不斷的隨著時代的變化創新相關的打擊防治措施,樹立科學防治的長效機制,只有這樣才可能切實的降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發生率。通過科學的歸納與總結,有效解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防治措施主要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相應的展開:
(一)相應的主管部門加大一定的宣傳力度
這里所說的主觀部門主要指的就是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可以通過這些方面
進行宣傳力度的加強,比如說每個小區的社區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普及,報紙電視等媒體的廣泛宣傳。通過上述方式的傳播媒介,將電信詐騙案的慣用手法以及作案特點,一一明確的展現出來,使廣大群眾對此種犯罪模式有相應深刻的了解,從而也就極大的提升了人民群眾的防范意識。另外一點就是,有關的企業單位一定要對本企業的員工的信息做好相應的保密工作,從而使得企業員工的個人信息不外漏,從而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的伺機而入。最后需要重視的一點問題就是,公安部門要派遣相應的警務人員到案件高發的地區,進行相應的宣傳教育工作,教育高發地區的民眾一定要加強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識,從而避免出現相應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網絡匯款的行為。
(二)提升網絡監督力度,強化案件偵辦能力
網絡監督力度的提升主要是需要公安部門切實結合網絡監督部門,對網絡上的“釣魚網站”、“釣魚網頁”進行細致的排查清楚,將一些可能存在的危害網頁進行切實的刪除,從而有效的防治不法分子利用。另外在網絡監督工作上需要特別注重的一點就是,切實的注重網絡監督中私自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對這些違法的行為進行及時嚴肅的處理,查明信息販賣的源頭,找出犯罪的情況出現的原因,從而在源頭上切實有效的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進行嚴厲的處罰,因為有效的對其進行相應的避免,降低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概率。另外公安部門要強化案件的偵辦能力,根據實際的情況可以明顯的發現,往往發生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其實施組織都是一群有組織、有目的的犯罪分子組成的,所以在實際的偵辦過程中,就應當在頭腦里樹立相應的案件串并工作。將案件發生涉及到的一切可用設備或者信息記錄,進行嚴密細致的分析總結,摸清出其發生有關規律以及相應的作案手法和特點,因而為之后的破案提供相應科學有效的線索。
(三)樹立預警機制,以科技化為主導培訓相應警員
預警機制的樹立,對于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偵辦來說,是非常具有幫助的,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已經有效的降低了相應的案件發生的概率。其具體的做法就是,要及時的掌握所管轄區的電信詐騙犯罪案件的最新動向,全面的提升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基礎信息采集能力。相關的警情以及案件要第一時間的納入到電信網絡詐騙案管理記錄中心當中,有關的偵辦部門應當對有關的案件的發生動向,進行專門的整理,了解其發生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防治措施,并且將這種解決防治措施進行全面的推動,已形成相應的科學防治措施。由于現今時代的詐騙犯罪,呈現的是一種電信網絡化的詐騙犯罪,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手段越來越先進,并且相應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因此要妥善的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切實的進行相應的培訓提高,提升我國警員的科技實力,從而有效的實現精確定位、順藤摸瓜,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發生扼殺在搖籃之中。
結束語:
通過上文對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常見形式以及防治措施的分析,可以明確的了解到,當今發生在社會上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有法可治的,重要相應的公安部門以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合力,一定可以切實的將案件發生的源頭扼殺在搖籃當中,從而保證我國人民的個人財產時刻的處于安全當中。
參考文獻:
[1]蘭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法律分析與防范對策探討[J].法制與經濟,2017(09):156-157.
[2]曾海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需要全社會各行各業共同參與[J].中國信息安全,2016(12):88.
[3]王曉偉.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現狀、問題與對策[J].社會治理,2017(01):40-47.
[4]王王珊,黃太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對策——基于平臺數據的實證分析[J].天津法學,2017,33(03):65-69.
[5]周棟梁.堅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N]. 人民公安報. 2015 (001)
作者簡介:
吳兢(1997.1.19),女,彝族,云南省麻栗坡縣人,西北民族大學在讀,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