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清 胡志珍
摘 要:目前,對于保護區立法的呼聲在業內越來越高,筆者認為立法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通過立法賦予了權利同時還有責任責任,到手的權利絕對不是一個行業能夠很好駕馭的。現階段采取迂回的方式,"頭痛醫腳"也不失為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待時機成熟,為下一步做好電力線路通道保護區立法打好基礎。
關鍵詞:頭疼醫腳;電力線路;通道保護
近年來,電力線路通道內植樹、建房、施工等現象逐年增多,因以上行為點多面廣,具有很大的隨機性、不確定性和復發性,給電力線路運維帶來嚴峻挑戰。目前,圍繞著電力線路保護區開展的輸電線路運維工作耗費人力物力占到全年工作的50-60%,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的占用不利于運維技能、設備本質安全水平水平的提升。
1 現狀
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原因,又和各行業之間不同的執行規定、地區差異等有關。應該來說,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素質的提高、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和各行業之間的規范,輸電線路通道保護區內活動總體是向好的,人們的意識已經有較大提高。但是,在高壓線下植樹、因建房拆遷引發的投訴和意外傷害賠償卻有增無減。而依據《電力法》和《電力設施保護條例》所能夠采取的只能是隱患告知、警告、責令改正、限期整改等非剛性措施,約束力已經大打折扣,如農戶不愿整改則仍然要走法院強制執行,滿足的條件較多,且程序復雜冗長,而線路隱患處理容不得拖沓,對輸電線路運維工作帶來巨大挑戰。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與多個行業和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休戚相關,隨著高鐵、信息化技術等行業電力的深度應用,輸電線路運行安全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破壞電力設施保護區引發的事故危及到國家安全。
2 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從法制上來講,矛盾產生的根源是電力線路保護區。不同于變電站、發電廠水電站的建設場地較為集中,一般可以使用圍墻進行隔離,土地權屬也進行了變更。對于輸電線路通道而言,建設過程中無通道限制行為補償費用,要求沿線住戶和施工作業人員限制行為,在法律上說不通。電力設施通道保護工作是一個長期性和艱巨性的難題,我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目前不限定輸電線路保護區有利于土地的集約利用,這一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現行立法思想和模式的局限性,電力線路設施的散在性及其特殊的保護手段(保護區制度),過于原則,操作性差且法出多門,沖突打架。在規劃、建設方面與運行、安保方面立場分歧,難以協調,建設許可中的程序瑕疵,法律執行中的偏頗和理想化,人為地制造或加劇了矛盾沖突。
3問題主要表現形式
實際工作中遇到如下問題,通過換位思考,解釋確實讓人難以信服,造成工作難度越來越大。
3.1在樹木砍伐、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方面,嚴格實行市政府的相關文件,但是其他類建設如鐵路等,補償價格標準并不統一;現有輸電線路建設標準很難滿足一次砍伐后期不需要再進行運維的要求,協議清理后,戶主見有利可圖,有在通道內栽種樹苗,再次謀取利益,此類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且有持續擴大的趨勢;輸電線路建設并未對線路下方土地進行征收和限制行為補償,碰到要求征地的農戶,很難解釋。
3.2工作中執行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各類規程在現場執行五花八門,如線路拆遷過程中距離導線滿足規程的距離較遠的房子拆遷了,較近的不能拆遷,極易造成上訪或群體事件。距離不按照保護區,而是按照運行規程,既然設計規程規定2.5米范圍內的房屋可以不拆遷,也不應阻止我在2.5米范圍內施工,很難進行合理且可信服的解釋。保護區內的違章施工、違章建房更是屢見不鮮。
3.3在高壓線下釣魚,現場有警示牌,安全距離滿足要求,但法院判供電企業無責任賠償,因魚塘經營者經濟能力較為有限,而且賠償金額占據總賠償金的較大比例,易產生了慣性思維。
4 解決問題的主要思路
4.1健全現有標準體系,對于新建線路要提高建設標準,增加對地距離,加大老舊線路改造,從技術上減少“樹線矛盾”,尤其要注意鉆越斷客觀形成的對地距離較小的問題,必要時采取升高已有線路的措施;及時修訂和補充樹木和房屋補償標準,適應發展變化,要考慮地區差異、價格上漲因素、人力成本等各方面。保證現場標準執行的統一性,做到上下“一把尺”,完善賠償協議,減少線下復種措施。
4.2認清形勢,牢固把握與國家發展方向。下一步國家各行各業發展呈現產業化(農場化經營、集體農莊)專業化、正規化趨勢,屆時植樹、建房等規劃性、統一性會加強,輸電線路運維工作面臨的受眾會減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降低難度和范圍。隨著人民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線下保護區內植樹等獲得的利益占比將進一步縮小。社會責任根植、核心價值觀和和諧社會的理念將會進一步緩解社會矛盾,屆時,輸電線路通道保護工作“釘子戶”、依靠線下種樹獲得賠償的現象或許就可迎刃而解。
4.3運用道德手段約束。法律和道德,是維持中國長久治安的兩大工具,當法律存在死角時,道德就成了人與人信任的紐帶。目前個人征信系統已經初步建立,下一步統一的全國征信網絡建設建設將不僅僅限于公民作為消費者的信息,可能會擴大到社會各行各業,作為個人素質和道德品質的量化體現。公民對誠信的重視程度將越來越大。另外,國家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有責任、有擔當公民優秀品質亟待更好的弘揚。
5 總結
電力設施保護面臨的新課題,是重塑社會道德,鼓勵人民發揚公共精神迫的意義深遠的公共課題。提高人民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解決問題是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重要保障。法律思維作為效率思維的必要補充,可以構成有機、完整的企業思維,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國的基礎,也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
作者簡介:
秦志清(1965-),性別:男, 籍貫:安徽宣城, 學歷:中專, 職稱:助理工程師,技能等級:技師.
胡志珍(1979-),性別:男, 籍貫:江蘇豐縣, 職稱: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