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偉 薛鵬偉 楊偉杰 徐寧寧
摘 要:大西洋鮭又稱三文魚,是一種冷水洄游型魚類。由于大西洋鮭的營養價值極高,含高蛋白,含高不飽和脂肪酸,含抗氧化劑蝦青素,以及極低的脂肪含量,三文魚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我國的大西洋鮭育苗養殖從2010年開始,我們公司先后引進幾批大西洋鮭魚卵進行工廠化育苗,海水養成。大西洋鮭育苗對水質要求很高,水質無污染,懸浮物少,重金屬離子含量低,符合漁業用水標準。水溫變化小,基本恒定。封閉式的工廠化育苗特別適合大西洋鮭育苗各方面要求。筆者現在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對三文魚工廠化育苗的循環水處理系統進行總結,以供相關從業者參考。
關鍵詞:大西洋鮭,工廠自動化,循環水
大西洋鮭孵化階段,開口喂食階段對水質要求極高,并且用水總量少,因此采用長流水育苗,此處不在總結。大西洋鮭的稚魚培育階段水流速度也提高,由最初的3-6L/min逐漸提高到90-250L/min,總體育苗水量需求很大,長流水無法滿足對水溫,水量的要求指標。因此封閉式的循環水育苗系統就顯得格外重要。
封閉式的循環水系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苗種培育池
培育池形態是八邊形設計(有24m3/池和50m3/池兩種規格),池子底部正中間設計有排污孔,排污孔縫隙根據魚苗大小,殘餌糞便粒徑調節,既保證魚苗不流出又能保證殘餌糞便不淤積池內。進水管在池子邊一側開進水孔,進水朝同一個方向噴射,帶動整個培育池水體按逆時針(或順時針)形成固定旋轉漩渦式的水流,流向池正中央的出水管,出水管上方和下方都有出水孔。此設計利于懸浮的臟污從上方出水孔流出培育池,利于下沉的臟污從下方出水孔流出培育池,而更多的下沉臟污(糞便,殘餌)通過排污孔排出培育池到殘餌糞便收集器里。固定旋轉的水流也會將培育池內死亡的魚苗帶到排污孔那,方便工作人員撈出死魚。
殘餌糞便收集器也是圓形設計,一處開口進水孔,最下方是排污孔,倒圓錐設計,方便殘餌糞便下沉排出。通過培育池出水孔的臟污隨著水流流向水處理池。不管是八邊形設計的培育池還是圓形設計的殘餌糞便收集器,都利用漩渦式的水流將大塊的污物(糞便、殘餌、死魚)與培育水體分離開來,這也是水處理的第一步。
二,水處理系統
水處理系統是工廠化封閉式循環水育苗技術的核心,它可以將育苗廢水消毒,去懸浮物,除氨除亞硝酸,除二氧化碳等過程后循環再利用。水處理系統又細分為高位濾池,蛋白分離器,生物濾池,曝氣池以及提供動力的各種水泵和射流泵。
高位濾池面積一般20m2,有微孔過濾機,濾布網目大小100目,濾布可以去除水中較大懸浮物。過濾機可以根據水位高低自動沖洗濾布。經過過濾機過濾的水大部分被水泵抽到蛋白分離器裝置里,利用臭氧的超強氧化能力氧化水體中大部分的有機物,并能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幾個方面的綜合作用來殺滅細菌和病毒。因此蛋白分離器既能去除水中微小懸浮物又可殺死細菌病毒。消毒效率達到2.5m3/min,可根據水的渾濁度調節水泵的hz數,也可調節臭氧生成量,達到保證育苗水體清澈的目的。
生物濾池規格一般是50m3/池,100 m3/池,各兩個。生物濾池里有數不盡的硝化細菌,附著在塑料制成的球形附著基上,硝化細菌能將水體中的氨轉化亞硝酸再轉化成對魚體無害的硝酸鹽。最后在經過曝氣方曝氣處理后的水就可以重新打入培育池。整個過程除了利用水位差外,還需要多臺水泵提供動力,讓水不斷循環起來。
三,在線水質監測系統
要求能夠準確的監測出培育水體pH值,溶氧量,水溫,氨氮,二氧化碳含量。由于工廠化苗種繁育是高密度育苗,這幾個指標變化較快,尤其是溶氧量,必須隨時監測,其它幾個指標至少也每天監測一次,及時調整。
四,制冷系統
大西洋鮭育苗期間的水溫一般在14-16?C,雖然地下井水水溫合適,但是高溫的空氣會使培育池水溫升高,所以在氣溫高時,需要制冷系統降低水溫,使育苗水溫恒定,溫差不能超過1?C,封閉式循環水育苗也需要不斷地補充新水量。我們一般將補充的新水通過制冷設備降溫,根據補充新水量的多少來調節制冷水溫度,達到育苗水溫基本恒定的目的。
五,液氧供應系統
工廠化苗種繁育是高密度育苗,溶解氧飽和度需要控制在90%~100%(溶解氧含量在7~8mg/L),因此要求純氧培育。水在打入培育池前要經過氧氣曝氣裝置,將純氧溶解到水中,培育池內要配置相應數量的應急氧氣充氣盤。當培育池內溶解氧低于85%時,溶解氧探頭探到低溶氧信號發送給應急充氣盤的電磁閥,應急充氣盤自動打開給池中水充氣。公司配備儲氧10m3液氧罐。
工廠化育苗具有條件可控性好、節約資源、污染小等諸多優點,更適用于生產高質量的大西洋鮭苗種。而且采用循環水技術的工廠化育苗與傳統的流水育苗相比,一可全年進行育苗,不受季節控制;二可隨時控制育苗中的水質,水溫等,因此封閉式的循環水育苗技術是進行大西洋鮭育苗是一種高效可行的好技術。
參考文獻:
(1)錢瑞,張壯志,潘金華等大西洋鮭工廠化人工苗種培育技術.水產科學月刊,2016/6:17-18
(2)鄧曼適 – 臭氧消毒技術原理及其應用前景分析-《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學報》 - 2000(3)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