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碩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越來越多的建筑公司也得到了外國人的認可,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了,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工程造價的問題,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工程造價模式主要是歐美模式,這就導致我國的自主模式在國際大市場上有些難以適應。在這樣緊迫的背景下,本研究覺得我國應該主動學習外國模式的優良之處,摒棄我們自己的不足之處,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的工程造價模式。
關鍵詞: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研究
前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建設工程項目的前輩們對于工程造價模式是一改再改,直至宋朝我國編著了有關工程造價的第一本著作-《營造法式》。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也要效仿前人對現有的模式進行大膽的更新,留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他人長處,補己不足,創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模式,讓我們的建設工程在國際市場中備受追捧。
1、我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繼續解決的問題
1.1對前期準備工作的不重視
我國古代的軍事戰爭中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意思就是我們在戰爭之前要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糧草使用。我們國家的建筑公司在計算工程造價的時將這句話運用的十分到位,他們將工程造價預算的重點放在了施工階段,喜歡算細賬,比如用料價格方面,雖然產生會一定的功效,但是卻事半功倍,畢竟材料價格的波動幅度不會太大,并且投資浪費的情況依然十分的嚴重。為此,我們應該注意前期的準備工作,尋找出造價預算價格較低且執行性較高的項目計劃,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設計方案,嚴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實行施工,并且保證工程的質量。
1.2投標過程中的問題
目前,在國內的在招投標中,我國并沒有一種統一的有效的限額制度,這就導致了部分地區在招投標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很現實的問題,甚至在極個別的地區會出現由于在招投標的過程中行政力量的過度干涉,導致中標者發生改變。同時,也有一些施工單位只在意自己的經濟效益和工作量,而不在意工程質量,導致他們在投標時會錯誤的評估工程造價,以至于在施工階段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出現“豆腐渣”工程。這不但影響我國的國際形象,而且還危機施工工人的生命已經投資方使用時的安全性。
1.3施工和竣工時對工程造價的冒算
中標的施工單位在中標之后,會經過十分嚴格的審批程序,在審批完成之后。開始施工的過程中,有些施工單位就會產生工程造價冒算的現象。工人施工時很有可能做一些多余的重復的工作,比如一些工人從一個地方挖出來的土,直接就堆放在其他角落,而不是將其直接送到其他需要土壤的地方,同一個動作進行了兩次,不但增加了工期也增加了工程預算。而且也有些企業會在竣工結算時,會把普通的價格較為便宜的材料,按專用昂貴的材料進行結算,由于工程已經竣工,材料已經用盡雇傭方也只能按照專用材料的價格結尾款了。
2、解決我國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問題。
2.1嚴抓前期
日本的工程造價模式,就是嚴抓前期,他們會花很多的時間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他們從來不認為前期的準備工作是無用功,日本造價模式的特色之一便是施工圖預算,他們在施工圖預算完成之后,如果他們發現預算的金額超過了設計概算,他們會立刻調整自己的施工圖,降低設計的檔次,優化施工的步驟,進行詳細的運算與設計制造出一份全新的施工圖,并把它與自己的設計預算進行對比,如果依舊超出概算額度則繼續修改,直至額度符合在進行接下來的工作。日本的這種嚴抓前期的模式,能夠很好的控制工程預算中一些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合理的利用雇傭方提供的資源,通過前期的設計預防施工過程中出現工程款不足的現象。而且他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圖進行施工,編制材料供應計劃,工程成本控制工程施工,確保竣工結算控制在投資概算內。如果我國的建筑公司能夠學習日本模式中嚴抓前期的方式,再加上我們自己對用料價格的優良掌控,我們在前期設計時就將領先他國,為我們在國際市場中拿下重要的一分,畢竟有些投資方更在意的就是前期計劃,一份設計計劃的好壞是可以看出很多問題的。
2.2市場做主
美國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和標準是統一的,但并非由政府部門組織制定,而是采用完全市場化的價格,從工程估概算到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定額,均由幾個大區的行業協會負責制定。他們采用的方法是“同行準則”,通過同行業中幾個出名的影響力大的行業組織自行制定規則,這樣的規則更加的符合本國的市場和國際的需求,同樣這種方法也能減少行政力量的干涉,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過失。而且這樣的準則執行起來也不會產生阻力,是建筑公司和投資公司自愿使用的規則,而不是國家法律約束的必須執行。不過因為國情不同的原因,美國的這套方法雖好但是我們卻不可以直接的運用,我們需要對其進行修改和優化,比如由在我國的幾個建筑大省分別建立一個“建筑公會”,公會之中都是本省建筑行業的精英,通過公會中的人員統一制定有關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和標準,再由公會的會長們將這個計價依據和標準上交給國家,由國家通過工程造價方面的專業人員進行最后的敲定。將最后的這個計價依據和標準作為全國工程造價的計價依據和標準,并且需要每隔一個固定的時間就對其進行相應的修改。這樣的計價依據和標準更加的適合我們的國情,而且通過定期修改也更加符合時代的潮流。
2.3學會制衡,互相監督
“制衡之學”是我國古代朝廷中比較重要的學識,基本上所有的王公大臣們都會一些制衡之術,帝王們更是將制衡之學運用的十分巧妙,讓手下的王公大臣們都乖乖的聽話,不敢越雷池半步。本研究覺得在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工程造價控制方面也同樣適用于使用制衡之術,防止施工和竣工時出現工程預算金額冒算的現象。之所以會出現工程預算金額冒算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施工時的不合理的重復施工,以及竣工時的以次充好,索求高額尾款。雖然現在施工單位在施工時投資方也會不定時的派員工去工地監督查看,但是被派去的員工大多數都是門外漢,不懂得行內的規矩,很容易就被施工方糊弄,所以本研究覺得應該改變一下工程的監督人,由行內的精英替換原來的門外漢,而且這個行內的精英還需要是施工單位的競爭對手。比如投資方有三個建筑工程需要施工建設,投資方應該先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擇兩個施工單位分別對其中的兩個工程進行施工,在兩個工程施工時再分別抽取對方公司的精英人員為彼此的監工,并告訴他們如果能發現對方工程中的重大問題,便將另外一個工程就交由他們公司負責。而且投資方也可以加派自己公司里懂得金融的員工為監工,和行內精英一起監督施工,消除施工過程中不合理的施工,在竣工時也能防止施工方以次充好,將普通材料,按專用材料進行結算。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加強,我們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也需要發生一些改變,嘗試著與國際接軌,而不是固步自封,嘗試著吸收其他國家的優勢,進而彌補我們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是要吸取其他國家的優勢,而不是效仿其他國家,我們是需要改變,不過卻不是完全的效仿他國。我們要做的是創造出一個只屬于我們自己的中國模式的工程造價。一個包含決策、設計 、招投標、施工及竣工等各個階段的完整的合理的中國模式。
參考文獻:
[1]賈令亮.全過程造價管理在建設工程項目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海洋學院,2015.
[2]安少華,宋信濤.建設項目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的(計價)控制關系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