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釗 張媛媛
摘 要:致力于漢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數以萬計的學生、老師、家長受益,推動漢字書寫的進步,搭建傳承平臺。
關鍵詞:"空臨"技藝、漢字文化的傳承、工匠精神、技藝傳承人
“空臨”:漢字的書寫藝術,結合古人空臨,不用紙墨而作的寫字動作,如畫腹、畫掌、畫地、畫沙、畫席、畫壁、畫被、書空、作勢等,對培養形象思維、精研結構和形成氣勢都非常有用,通過眼睛、嘴巴、手相結合,激發書法寫興趣。致力于漢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數以萬計的學生、老師、家長受益,推動漢字書寫的進步,搭建傳承平臺。
一、傳承平臺建設目標
1.積極進行“空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致力于漢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數以萬計的學生、教師受益,推動漢字書寫的進步;
2.建設的漢字文創展館項目,建設項目包括:漢字坊、科普館、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四項,對于書跡原物進行展示,啟迪后人;
3.培養漢字書寫技藝傳承人,舉辦職業教育師資、學生培訓、書寫比賽、書法展覽、漢字文化學術論壇,三年內培養具備漢字書寫文化技能技藝的職業院校教師1500名、學生4500人;
4.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師生創新能力,構建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教師、學生的“工匠精神”,開發知識產權10件以上,發揮特色示范引領作用。
二、建設內容
1.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激發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興趣
通過開發及錄制的多媒體技術的視頻、動畫在書法教學中的運用,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饋及時等特點,將多種信息同時或交替作用給學習者感官上的認識,從根本上改善書法課堂教學單一、枯燥和低效的現狀, 使學習更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通過讓觀看名家的書法講座、教學示范、作品圖片欣賞,讓學生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在感受畫面的同時, 獲得豐富的審美知識和學習經驗,讓學生對之前學過的知識在感官上加深認識,依次反復多次通過多媒體同時或交替作用給學生感官上的認識,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開展漢字書寫文化傳承培訓,培養職業院校技藝傳承人
漢字書寫文化傳承人培養是文化傳承的核心,通過聘請技能名師、行業專家,定期開展技藝傳承教學、研究、交流、傳播等活動,組織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組成傳統技藝傳承教育團隊,積極面向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學生等人員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從業人員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探索和總結各種有效方式加強傳承人培養的同時,不斷提高社會對傳承人的價值認知,提高傳承人的社會地位,培養具備漢字書寫技能技藝的學員。
3.建設漢字文化展館,多種形式匯聚資源
運用展示平臺,實現漢字書寫文化互聯網共享、利用、創造,助推漢字書寫文化與產業的融合發展。通過“互聯網+書法教育”,嘗試采用新的途徑方式,記錄、保護漢字書寫文化。圍繞構建生態系統,打破實踐、空間的限制,為每個人創造平等的機會,接觸、了解、喜愛傳統非遺。
4.創意產品開發,做全民書寫生態系統,全面提升全民書寫水平
全民書寫公益平臺通過互聯網傳播,配合線上線下培訓學習,并互動交流。線上實施全民書寫—書法提升工程,現有在線課程3960套,線下學習人數5萬人,在線學習人數60萬人;線下實施青少年書寫提升行動,實施“萬名書法師資培訓計劃”,培養扶持萬家自我復制的書法實體103家,做悅寫全民書寫生態系統,全面提升全面書寫水平。
5.開發非遺文化技能傳承項目申報
在與漢字書寫傳承人、企業的合作中,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形成科研課題與研究團隊,獲得專業的融合經驗。在省內范圍內舉辦漢字書寫文化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培訓、交流、展示以及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
6.開展互聯網+書法創新創業教育
“全民書寫”平臺項目的推出,憑借悅寫書法教育十三年的專業教師團隊,匯聚全國一線名師,打造全球最大最實用的書法教育平臺,讓漢字書寫文化得以傳承,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奉獻一己之力,將快樂書寫之理念分享給每個人,讓漢字書寫文化得以傳承。將漢字書寫文化利用數字化模型、影像等技術,建立全景展館,分門別類的展現漢字書寫文化的發展歷程、工作場景、設計流程、優秀作品、傳承人等。
依托傳承平臺,孵化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培養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此建立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雙創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