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鴻
摘 要:目前,一些大型企業由于稅收風險控制能力差,在稅收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給企業經營和聲譽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所以稅收風險已經成為一些公司的"定時炸彈"。如果不能有效防范稅收風險,將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業務發展。稅收風險與一般商業風險不同,他風險較高,并且風險越大,損失越大,收益越小。由于這種負面風險,公司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這種風險。減少企業利潤損失,增強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措施;研究
前言:中國的稅收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以及稅務機關的征管日益嚴格。所以在發展過程中,企業非常重視稅收問題。稅收風險是公司業務發展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如果公司不能合理地防范風險,就會給公司帶來經濟損失。為了避免稅收風險對企業發展的不利影響,企業必須不斷加強風險防范。
1.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的因素
1.1 社會環境不斷變化所帶來的風險
社會環境受經濟、文化、軍事、科技、人口、自然等因素的影響。它是多變的和不可預知的。它是引發企業稅收風險的重要外部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環境的變化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然而,從稅收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將極大地增加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難度。全面的稅收風險防范是基于可預見的未來。未來越是可預測,風險就越可控。然而,社會環境的可變性和不可預測性將對企業稅收風險防范和稅收籌劃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它會降低風險防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它會增加風險控制的成本,從而有可能防止稅不了收風險,甚至無法使成本效益的下降。
1.2相關人員對于稅務風險沒有足夠強的安全意識
作為企業的工作人員、尤其是企業管理層,他們必須具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包括稅務風險意識。然而,目前我國企業經營者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并不積極。大多數管理者缺乏納稅風險意識,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也沒有隨經營環境變化而所改進。所以在現階段,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企業財務管理體制未能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因素往往會隨之增加。對于每一個企業來說,都必須面對稅務風險,它是客觀存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這些風險防范的重要性,甚至有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如財務總監也缺乏。風險意識淡薄,不注重風險防范工作,導致公司財務管理存在諸多漏洞,一旦諸多風險共振,企業滅頂之災不可避免。所以說企業一般是“十死一生”、百年老店是少之又少。
1.3企業內部的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
稅法的基本知識是涉稅人員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基礎知識不了解,經常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然而,現在許多雇員往往沒有稅法的基本知識。他們不知道稅收的聯系。他們認為稅收是一個財政問題。業務部門負責業務。采購部門只負責采購。所有的稅收都被推到了財政上。眾所周知,產生稅收的真正紐帶是商業而不是金融。營業部門不按照稅法規定辦理業務,收回的發票不能扣除。第三層流程的不一致導致虛擬發票,增加了財務工作的難度和公司的稅務風險。正是由于缺乏與稅務有關的基本知識,公司不可避免也不得不繳納更多的稅款,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2.解決企業稅務風險的措施
2. 1制定好相關策略來應對外界環境變化
根據稅收風險的可能性和風險度對公司的影響,企業稅收風險應對策略可分為回避、轉移、謹慎管理或可接受等策略。對于一種高風險和更大影響的稅收風險,企業應該避免它,以免危及其生存。對于具有低影響程度和高發生概率的稅務風險,企業可以采用轉移策略,去盡量避免。對于具有高影響程度和低概率的稅務風險,力求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所以根據外界變化去制定企業決策層認可的最佳策略。在發展過程中,公司由于稅收風險而造成了經濟損失。這與稅收風險意識的缺乏有密切關系。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稅收風險,做好稅收風險分析與評估。稅收風險分析是稅收風險有效控制的結果。建立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合理運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并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一旦面臨稅收風險,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果遇到稅收風險,企業就不能接受,此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化解風險,比如,公司無力承擔納稅風險報告,或者公司無法有效控制風險,這一次,企業需要選擇避免。對于具有較高發生概率的稅務風險,企業需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并在風險處于初級階段時盡量遏制。并且企業稅收風險管理主要由專業人員承擔,如聘用在稅務方面有專長的人才做稅務專員,以管控企業的稅務風險。
2.2進行專業培訓來提高涉稅人員專業水平
對于從事稅務業務的人員來說,企業必須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重視其的專業知識培訓。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為涉稅人員提供稅務知識、稅務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學習機會。稅收征管政策、法規等學習,允許涉稅人員接受專業培訓,并在培訓過程中依法依規、靈活運用控制各類稅種的申報和核算。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稅務專員的能力,分為稅務主任、經理、中層管理人員、稅務業務員等職務。不同的崗位負責不同的工作,他們所持有的稅收風險得到控制。不同層次的任務,職位越高意味著控制風險越大,涉稅人員的能力越高。所有與稅務有關的人員,無論他們處于何種水平,都必須在日常工作中小心謹慎。他們必須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工作,避免個人因素對公司造成的稅務風險。并且企業應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幫助財稅等相關人員加強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業務政策的研究,了解、更新、獲取最新的稅收知識,提高納稅申報效率、做好稅務風險控制以及節約稅務成本。稅法及相關法規的學習、研究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規避企業稅收風險的能力、為減少和防范企業稅收風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相關人員也要做到樹立正確的納稅意識和納稅籌劃意識,依法納稅。并且加強對企業稅務籌劃人員的培訓,公司也要在高層管理人員中進行培訓和灌輸。正確的稅收理念使稅收問題成為一個財政部門成為可能。樹立定型工作觀念,樹立充分參與和全面控制的新思路,積極理解和支持財政部門的工作。
2.3建立有效的內部稅務控制系統
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防范稅收風險的基礎。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包括授權認可控制的內部監督控制、組織結構控制、會計記錄控制、資產保護與控制、員工素質控制。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整、科學,從制度層面控制企業的稅收風險。例如,在授權認可控制中,如果企業業務部門在討論業務和簽訂合同時要求財務人員參與審核和簽字,則可以有效防止在具體業務中忽視稅務風險的弊端;當采購部門開展業務時,新涉稅條款和發票的形式和內容必須由相關財務人員簽署和核對,從而合理承擔稅費和避免虛擬發票。如果企業缺乏這些必要的稅收管理制度,就很難從源頭上控制并規避稅收風險。而且評估稅務籌劃風險, 定期進行納稅健康檢查也是相當重要。評估稅務籌劃風險就是企業對具體經營行為涉及的納稅風險進行識別并明確責任人, 這是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體經營行為, 哪些經營行為涉及具體的納稅問題, 這些崗位的相關責任人是誰, 誰將對控制措施的具體落實負責等。此外, 還應定期進行納稅健康檢查, 消除隱藏在過去經濟活動中的稅務風險, 發現問題, 立即糾正。
3.結語
如果要從根本上正確認識稅務風險,就要不斷提高公司的依法納稅、風險控制意識,建立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專門的稅務風險控制部門,采取有效的解決辦法,更重要的是在防范稅收風險方面要發揮作用,對公司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 1 ] 喬利亞.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研究[ J ].商場現代化,2014 .
[ 2 ] 羅青長.企業稅務風險探討[ J ].財經界,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