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幸富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在企業中越發受到重視,并且慢慢變成了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為了更好地和市場經濟適應,創新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已是必然選擇。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管理人力資源時,更加重視人和組織、職位之間的匹配。本文主要介紹工作分析和素質的內涵及在管理人力資源中的價值,并探討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管理人力資源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工作 素質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引言
人力資源管理的傳統模式大多是以工作分析為基礎,實施人力資源的規劃、選拔、配置、考核、管理薪酬與培訓開發等的體系。如今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已經慢慢被知識和科學經濟所取代,在管理企業中管理人力資源越發重要。
1.工作的內涵及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
工作分析是管理人力資源的基礎,其綜合性定義是應用系統化方法、收集和工作有關的信息明確人工要求、評價標準、內容和工作職責等要求,工作分析主要是為了對各工作崗位進行客觀地評價和了解,提供有關信息確保崗位工作可以被有效實施[1]。
現代化企業管理人力資源中,工作分析是基礎工作,也是建立系統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礎。工作分析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工作分析可以提供給人力資源規劃科學性依據。企業發展中,企業要結合內外環境變化制定和調整經營戰略,而這會導致企業業務、人員數量和結構、組織結構發生變化。(2)工作分析提供選拔人員的錄用標準。在企業招聘和選拔員工時,明確工作要求和規范能提供客觀化基礎,并提供招聘中的內容與測試方法,合適的測試內容與測試方法有利于企業篩選到合適的職員。(3)工作分析提供員工培訓的需求分析,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崗位勝任力。工作分析能提供培訓的需求分析,確保設計的培訓課程和所選擇的培訓方法更加具有針對性,培訓活動更為有效,培訓成本也得到降低。(4)工作分析提供績效管理的依據,減少人為干擾,績效考核更加公正、客觀。
2.素質的內涵和素質模型
素質主要指在某個工作中區分表現一般者和能力卓越者的個人潛質,主要包括特質、動機、自我形象、價值觀和態度、某領域知識、行為技能或認知等,也就是所有可以計數或準確測量、且可以對一般和優秀進行區分的個體特征[2]。而素質模型則是實現優秀績效應該具備的要求所組合的素質結構,達到特定目標應該需要的特征、技能和知識的獨特化組合。所建立的素質模型是研究和實踐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也是有效實施人力資源職能的技術前提和關鍵基礎,提供人才選拔、考核、培訓等活動的依據。
3.工作和素質基礎上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3.1 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的人才資源管理模式
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中,職位是基礎,要想發揮人力資源價值,要盡可能將組織和職位間的互動性激活。企業職員以自身技能、知識和工作態度等付出工作所需資源,并依據一定流程將工作要求完成從而達到組織目標。這一過程中,素質模型、工作分析能以有效指導和規范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工作分析的中心是工作任務,素質模型的導向是工作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分析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構建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全面化、合理化開展模式。
3.2 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規劃人力資源
在人力資源整個管理中,人力資源規劃是選拔、培養、使用和留住人才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內部人力資源、組織戰略與環境變化的紐帶與橋梁,人力資源規劃質量會對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的質量、經營效果產生直接影響。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主要是規劃人力資源數量、質量和結構。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規劃人力資源需要企業結合工作分析、素質模型,盤點企業職員的素質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安排之后一段時間的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3.3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選拔和配置人力資源
選拔和配置人力資源是結合人力資源的規范化要求與組織戰略,利用多樣化方式選拔有能力的職員,并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中,這一過程主要就是招聘和選拔人力資源、組織內部調配崗位。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管理人力資源,一方面要重視匹配職工和崗位,另一方面也要重視職工和企業之間的匹配,從而有效避免或降低因人員流動對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選拔工作的一個考察標準是工作說明書。
3.4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的績效管理與薪酬管理
有學者曾指出績效和行為是同義詞,績效是人們的實際行為表現且可以觀察到。績效被個體所控制,由和目標的有關行為所組成,這些行為包括人際、心智活動、生理和認知等方面[3]。有效績效管理的主要核心是持續循環一系列活動的過程,在結束管理一次績效過程時,也是在開始管理另一個績效??冃Ч芾淼耐暾^程主要是制定績效計劃、溝通和輔導績效、考核績效、反饋和溝通績效結果這幾個環節。
績效管理具體過程是:(1)制定績效目標與計劃。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管理績效,所設定的績效目標是:遵循部門、組織和職員的層層分解原則,把組織目標分解成部門目標、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并落實到各層次確保組織戰略與目標都能得到落實。在將績效目標制定出來后,還要制定出達成績效的詳細計劃。(2)績效輔導,這是管理績效時最關鍵、所用時間最長的一個環節,也是管理人員與職工一同實現績效目標的重要環節??冃лo導的工作主要是:對員工績效表現進行記錄,實施針對性輔導與幫助。在績效輔導中,需要重視和員工多交流,溝通方式有多種,讓員工明白出現績效差距的主要原因,并有改進動力。員工開發培訓與績效輔導效果有密切關系,這兩者互相結合達到聯動效果。(3)績效考核,這是評價與反饋一定時間段內績效結果的過程,同時是溝通和反饋績效的前提,為組織管理、發展服務,也可以說是對績效輔導的總結與延伸。在績效考核中,重點是對考核目的加以明晰,為改善與提升績效需要以考核結果為依據進行人員培訓、職務變更和薪酬變更等措施。(4)反饋和溝通績效。反饋和溝通績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溝通績效結構、制定改進績效的計劃。工作規范、素質模型可以指明員工所要達到的業績標準與努力渠道,并提供開發員工各項素質的方法與工具,確保在客觀基礎上溝通,有助于達到溝通目的、制定改進績效的計劃和設計員工的職業生涯。溝通反饋中需要注意技巧,結合下屬不同不同性格制定采取合適策略。
3.5 以工作與素質為基礎培訓和開發人力資源
培訓和開發人力資源可以協助企業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且有利于建設企業文化,對員工素質也得到優化等。以工作和素質為基礎培訓和開發人力資源,主要分成:分析培訓需求、制定具體培訓計劃、組織和實施培訓、評估培訓的效果這幾個環節。不過這幾個環節間的區分界限不明確,需要企業結合實際調整順序,從而提升培訓和開發效果。實施組織培訓中,要關注細節以確保實施有效性,并以企業實際為基礎制定針對性教材,教學案例應該是企業實例和行業內競爭企業的實例等,同時通過分享成果、總結經驗等方式提升員工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4.結語
以工作和素質為基礎管理人力資源的模式中,要想獲得高回報必須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為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需要做好人力資源規劃、選拔和配置、績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等工作,促進企業在市場中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寧. 工作與素質基礎上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J]. 價值工程, 2017, 36(20):25-26.
[2]高偉. 淺談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J]. 現代企業文化, 2015(8):120-120.
[3]許士花. 強化基礎建設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J]. 經濟管理:文摘版, 2016(1):00183-0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