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漢清
摘 要:公開招標采購方式是目前各國政府和大型企事業單位采購中普遍使用的方式,有著競爭性強,透明度高、程序規范、采購規模大等優點,缺點是環節多、工作量大、耗時較長,一旦招標失敗,將損失大量的招標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資源浪費。同時也會對購買方的生產進度造成不可挽回的的損失。
關鍵詞:公開招標 成功率 全過程控制
公開招標采購方式是目前各國政府和大型企事業單位采購中普遍使用的方式,有著競爭性強,透明度高、程序規范、采購規模大等優點。與邀請招標相比,公開招標面向社會資源,拓寬了物資采購渠道,打破了原來較為固定的供應商格局,通過開放性的競爭,吸引更多有競爭實力的供應商參與,促使物資采購價格進一步降低,成為企業效益提升的必備良方。因此,無論從經濟上和政治上公開招標都是國企采購方式的必然趨勢。
公開招標的優點:
實施公開招標采購,促使物資采購人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升認識,杜絕了應付招標的行為,堵塞了有意或無意的瑕疵,防范了暗箱操作。一方面通過公平競爭,吸引潛在、優質的供應資源,打破壟斷,給企業引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促進了原有供應商提升自身產品的性價比。競爭力度的增加,使采購資金得到節約、招標質量得以提升,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公開招標的缺點:
公開招標操作的難度較大,采購周期較長,如果準備不充分就容易導致流標,增加了保供的風險;公開招標環節多、工作量大、耗時較長,一旦招標失敗,將損失大量的招標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社會資源浪費。同時也會對購買方的生產進度造成不可挽回的的損失。
因此為了提高公開招標采購的成功率,規避采購風險,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對招標采購進行全過程控制管理。
1、周密細致的事前準備
1.1 嚴格招標物資計劃核實。針對需要招標的物資,物資供應專業計劃員必須對物資需求特點、用戶對產品的特殊要求、現場環境、需投標商提供的服務等有全面的了解,擬定招標要求時需要對標的物的安裝尺寸、吊裝要求、施工環境等影響投標商成本的主要信息描述清楚,并要求投標商在商務報價(開標一覽表)中明確體現。這樣才能保證投標商中標后能夠提供良好的服務。
1.2 細化招標技術文件。在確定技術要求時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細化各項技術標準和技術指標,重要零配件嚴格規定國產或進口、嚴格規定原材料屬性,明確設備所有部件及各種售后服務要求等。技術文件必須非常詳細,不能讓人產生各種歧義,否則投標商會因為理解不同,投標標的物與需用單位不一致,投標價格也會相互偏離很多,為后續評標帶來較大麻煩,甚至嚴重影響招標結果。
1.3 合理編制招標方案。公開招標是面向全社會進行招標的一種方式,通過招標方案的合理編制,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將優秀的供應商納入到物資供應領域,通過有序地競爭,使物資采購成本降到最小化;同時還不能魚目混珠,將技術實力薄弱的投標商納入進來,防止不在同一個水平線進行不合理的競爭。
1.4 科學選擇評標方法。我國目前現行的評標方法主要有: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綜合評分法、最低價法等。評標方法選擇不合理,會對招標產生嚴重的影響。例如一些低值易耗品的框架協議公開招標,由于此類物資技術含量低,多采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評標,但是因其品種繁雜,均按單個數量進行報價,個別投標商按以往的銷售經驗 會將用量較大的低價物資報高價,同時為了平衡總體報價,又將價值高的不常用物資低于成本報價,造成總價較低,如果僅僅采取單價總和的最低投標價法評標 ,對于采購方來說,部分使用頻率較高的物資嚴重偏離市場價格,會造成后期總體采購成本偏高,因此對于評標方法的選擇要做到綜合考量,合理抉擇。
必要時,可以在售賣標書結束后, 邀請意向參與供應商與使用單位、項目管理單位、設計單位就所招標標的技術要求分別單獨進行澄清,統一規范,防止出現購買到不合適的產品。
2、規范嚴格的事中控制
2.1 依法合規地組建評標委員會,合理地選擇評標專家。評委會成員中技術專家至少要達到三分之二以上,評委會成員要熟悉招標文件中規定的主要技術要求、標準和商務條款,精準把握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準和評標方法。評委會專家既要具備在開標前發現招標文件中的漏洞并提出彌補方法的能力,還要能夠敏銳的識別投標文件中的隱性瑕疵,如:投標人串通投標、借用他人資質投標、偽造資質投標、惡意利用招標文件漏洞牟利等行為。只有具備標的物資所涉及專業方面的知識,才能做到及時有效地解決招標過程中出現的技術性問題,保證招標結果的公平公正。
2.2 要嚴格按照招標文件的評標要求,對供應商的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堅決杜絕高價圍標和超低價搶標的現象。對于明顯低于市場正常價格的報價,要供應商及時作出澄清和說明。對于某些技術要求說明不詳細引起的供應商的咨詢要及時給予明確的解答,避免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2.3 要統一評價標準。進入供應商評標階段,給供應商打分的唯一依據就是評標打分表,評委會評標前要先對評標細則進行討論,形成統一的打分標準,以體現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評標專家在評標工作結束后,應由在現場進行評標監督工作的紀檢、檢查等部門的相關人員或者招標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每位評委的工作從業務水平、工作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并把結果上報相關管理機構。同時要建立評標專家誠信檔案,對于曾經在評標過程中出現過不恰當的言行或不誠信行為的,應該記錄在案,以后慎用或者取消專家庫資格。
3、全面及時的事后控制
評標結束后,要認真聽取供應商的意見,如果有供應商對評標結果質疑,一定要認真、慎重對待,做好細致的解釋工作,做到解釋未被接受,中標通知書不能發布。在完成招標工作后,由專人負責跟蹤項目的合同談判、簽訂、實施、驗收、使用等環節;特別是做好重要設備和低價中標合同執行過程的質量控制、制造過程監造、外購原材料部件的管控、產品的驗收等方面的工作,防止制造過程采用不良手段降低設備成本,做到對重要設備和低價中標合同的提前干預,提前處置,實現對采購供應的風險預防,盡量把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
要形成對供應商的全過程管理,明確供應商不良行為的認定標準、主體,以及具體的實施規則和程序,根據其不良行為劃分評定等級,據此確定相應的處理結果。要建立采購部門主導,法律、財務、使用單位及其他部門配合的信息反饋機制,匯總相關信息及處理結果,并進行公示、公布,以此約束供應商規范、誠信參與招投標活動。
中標供應商產品到現場的使用效果是否滿足原招標要求,對不滿足或有瑕疵的要形成不良記錄臺帳,記入企業招標誠信管理系統,形成對供應商的閉環管理,在今后的招標工作中要進行限制。
公開招標要提高成功率,達到節約采購資金的目的,必須加強整個過程的全方位管理。從招標方案編制、招標時間確定、評標委員會組建、評標現場問題處理、投標商投訴處理、編制和發出中標通知書以及強化招標結果執行等各環節的服務、協調及組織工作的每個環節開始作好準備,做到招標前準備到位、招標中配合到位、招標后收尾到位。
參考文獻:
[1]王明軍.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招投標監督管理工作[J].中國化工貿易,2017(12):58-59
[2]馬俊杰.公開招標采購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分析[J].招標采購管理,2017(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