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雪
摘 要:廢水的來源主要包括農業、工業和生活,其成分中具有大量的有毒或有害物質,對水質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會破壞生活和生產環境,因此檢測廢水水質,確定其中的有害物質成分與含量是一項必須的工作。但這種檢測必然存在誤差,所以本文將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探討在數據處理中降低誤差的方法,以期令水質檢測的結果精確度更高。
關鍵詞:廢水水質;檢測化驗;誤差;數據處理
引言
對廢水進行水質檢測具有系統化、規范化的特征但因為這項工作受包括環境因素在內的多重因素影響所以復雜化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由于影響因素眾多所以廢水的水質檢測容易出現很大的誤差為了令檢測結果更準確對造成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根據原因擬定出更合理準確的數據處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廢水水質監測中的誤差
所謂檢測誤差,是指在具體測量時,檢測出來的數據與實際中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誤差受到測量手段、人員、測量對象及設備等的影響,誤差不可避免。
二、誤差與誤差的類型
檢測值與真值之間的差值稱為絕對誤差,由于真值不易測得,實際應用中常用檢測值與平均值之差表示絕對誤差。在分析工作中,常把標準式樣某成分的含量作為該組分的真值,以此為標準估計誤差的大小。判定測定的準確度常用相對誤差的概念。相對誤差=絕對誤差/ 平均值.誤差的分類,根據誤差的性質及發生的原因,誤差可分為:系統誤差、隨機誤差、過失誤差。
三、廢水水質化驗分析質量控制的方法
3.1 水質化驗分析質量控制的過程控制
水質化驗分析在水樣采集、運輸、保存和試驗控制中有著廣泛應用,在采集水樣前應對水樣采集方法、措施及應急措施等進行計劃。水樣中的微生物發酵或化學反應可能使水樣的質量發生變化,因此對于已經采好的水樣應通過冷藏的方式進行有效保存。通過冷藏降低水中化合物的反應速度及生物反應速度是目前常見的水樣保存方法。在實驗室里對水質化驗進行分析的質量控制首先應當控制化驗方法。科學的化驗方法和對標準差值的控制是化驗分析結果質量控制的重要方式。對于校準曲線來說,通過水樣化驗試驗結果與標準曲線之間的差異越小,水質化驗結果越準確,才能使化驗結果具有較好的可靠性。
3.2 水樣品的運輸及保存
為了將采集完成后的水樣安全送回化驗室進行化驗,做好質量控制工作,運輸和保存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保存工作。對于水樣的保存可以采取冷藏法,以減少水分揮發對后續檢測結果的影響。其次,在運輸時間較長時應加入相關化學添加劑,保證水質穩定,隨后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送至實驗室進行分析化驗。
3.3 保證試劑質量
為了保證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即水質分析化驗質量控制的有效性,有必要嚴格遵循采購標準,保證化驗試劑的質量。對各類檢測試劑,要從包裝、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廠家信譽上分析考察,力爭完全符合要求。一旦出現試劑質量不合格時,需要及時退換貨,避免因為使用不合格的試劑對水質檢測化驗結果造成影響。
3.4 對水質化驗進行過程控制和結果復檢
在水質分析化驗的過程中,從抽樣到實驗到出結果,都應全過程監督相關人員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在化驗過程中必須保證操作人員的操作方法和數據分析方法符合實際化驗的需要,化驗流程設計合乎相關規范要求,確保操作人員在整個化驗過程中都按照標準程序進行。對已經完成的水質化驗結果進行抽樣復核,對化驗結果中的數據有效性進行合理化分析,確保化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對于檢驗中明顯異常的數據要進行重點分析,不正常的實驗數據要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復驗。
3.5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通過利用待測元素對某一特定波長的光的吸收作用來對元素進行檢測的技術。在水環境中,多種重金屬離子可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進行檢測,依據的是待測重金屬離子對某些特定波長的光所產生的吸收光譜。由于重金屬元素的光譜會產生干擾和重疊,在測定含多種重金屬元素的樣本時會影響最結果的準確性,說明該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另外,操作人員必須將待檢測物質轉變成可吸收光物質,且分析元素含量的操作過程較為復雜,易產生干擾問題。
3.6 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是通過測量電極電位來測量溶液中離子濃度的一種電化學分析方法。該方法無需人工操作,便于實現水質在線檢測,被廣泛應用于環境、生物、食品、醫藥、石化等領域。盡管該方法具有諸多優點,離子選擇電極法在用于重金屬離子檢測時會有以下不足:①離子選擇膜是離子選擇電極的關鍵部分,一般在電極的玻璃腔頭部固定。由于現場待檢測水中存在污染物,在電極表面容易附著,會使電極的測量精度和壽命受到影響,因此對待檢測水進行沉淀、過濾必須在檢測開始前完成這兩步操作。檢測完成后需要對敏感膜和離子選擇電極進行清洗,清除附著在表面的離子和其它污染,以便進行下一次的測量。②在測定重金屬離子的濃度時,離子選擇電極的工作環境需要保持在一定酸堿度范圍內,如果待測樣品溶液的pH 達不到該離子電極工作環境的要求,則會使測量出現偏差,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受到影響。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現場采集的水樣通常達不到離子選擇電極測量所需的酸堿度范圍要求,因此需要首先對待測水樣的酸堿度進行調節,而后方可進行測量。③由于傳感器存在時間漂移和溫度漂移等固有特性,離子選擇電極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標定。
3.7 直接誤差的數據處理
直接誤差來自直接測量值這種數據值以設備、儀器等直接測量得出其誤差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單相檢測誤差與多次測量誤差。
3.7.1 單相檢測誤差的分析與處理
如果在水質檢測的過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只能進行一次檢測失去了多次重復測量的機會就會令測量數據的精確度大大下降這時產生的就是單相檢測誤差。這種情況下的數據處理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修正。首先對照設備說明處理誤差中差異較小的,然后對無法計算的部分找到儀器的最小刻度將這個數值的二分之一當成單相測量值(最大誤差)。
3.67.2 多次測量誤差的分析與處理
在實際進行水質檢測和化驗時為了使測量數據更精確往往會進行多次測量得出多組數據。對這些數據需要以數學計算法進行處理,令得出的數據盡可能接近真值。
四、結束語
總之,在水質檢驗工作中不僅要做到檢驗過程的規范性,同時對檢驗分析所得的數據也要進行正確的處理,以保證水質檢驗工作的精確性,當然確保水質檢測數據精確性的關鍵仍舊在于測量過程中盡量減少誤差的出現,通過對檢測數據的處理能夠使所得的檢測數據中存在的誤差進一步的減少,甚至可以發現水質檢測中所得數據是否明顯存在誤差。
參考文獻:
[1]吳長漢,鄭文宇.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水質檢測的若干問題探討[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6(03)
[2]虞穎怡.淺談如何提高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及穩定性[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6)
[3]宋嬰端.我國的水質檢測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5(Z4)
[4]商書芹,王帥帥,朱中竹.常規水質檢測方法研究[J].城市地理.2015(18)
[5]張順圍.淺談水樣采集質控的幾個重要環節[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