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宇
摘 要:藥物經濟學是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在藥品領域內的具體運用。從1950年代以后,美國的公共醫療保健費用迅速增長,為了使有限的醫療保健資源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效用1979年美國國會責成其下屬的技術評定局對公共醫療費用進行成本效用分析,1991年專著《藥物經濟學原理》出版,藥物經濟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初步形成。隨著醫藥企業正臨著挑戰越來越多,藥物經濟學逐漸受到中國醫藥企業人士的重視。藥物經濟學研究藥物開發、生產、存儲、運輸、使用全過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產出。藥物經濟學研究的基本流程主要有五個步驟:定義成本、定義收益、構建模型、搜集數據并計算、敏感性分析。藥物經濟學有利于我國醫藥企業將藥物經濟學理論和方法,以創新的思路將其運用于企業運行管理之中。本文對藥物經濟學在國內藥企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進行綜述。
關鍵詞:藥物;經濟學;趨勢
藥物經濟學(pharmaceutical economics)是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在藥品領域內的具體運用。從1950年代以后,美國的公共醫療保健費用迅速增長,為了使有限的醫療保健資源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效用1979年美國國會責成其下屬的技術評定局對公共醫療費用進行成本效用分析,1980年代,產生了Pharmacoeconomics(藥物經濟學)這一英文詞匯,1989年在美國出版了第一本藥物經濟學專業期刊《Pharmacoeconomics》,藥物經濟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初步形成。隨著醫藥企業正臨著挑戰越來越多,藥物經濟學逐漸受到中國醫藥企業人士的重視。藥物經濟學評價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種: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成本-效益分析(CBA)、最小成本分析(CMA)。從廣義上講,藥物經濟學研究藥物開發、生產、存儲、運輸、使用全過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產出[1-3]。藥物經濟學有利于我國醫藥企業將藥物經濟學理論和方法,以創新的思路將其運用于企業運行管理之中[4-6]。本文對藥物經濟學在國內藥企中的應用及發展趨勢進行綜述。
1我國藥物經濟學研究概況
當前我國醫藥企業還沒有充分理解藥物經濟學這一理念,藥物經濟學在我國醫藥管理中還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我國目前對于藥物經濟學的相關應用和研究還處于摸索階段,比較不成熟。
2藥物經濟學在醫藥生產企業中的應用
2.1新藥研發
我國目前主要還局限于仿制方面,在藥物仿制過程中可以運用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通過選擇在藥物經濟學方面具有優勢的產品進行仿制,就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營收,增加經濟效益。目前,很多著名的國際藥品生產廠家在投資新藥開發的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運用藥物經濟學理論,降低治療成本、提高治療的效果成本比值等方面尋找藥物開發的方向。
2.2定價
在過去,我國藥品定價模式主要是以藥品在研發、生產、流通環節的成本為定價依據。在我國藥品價格體系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中,但單純依據成本所制定的藥品價格并不能準確而全面地反映其價值。運用藥物經濟學從全面考慮成本和收益兩大方面因素綜合評價,合理地制定藥品價格及相關政策提供依據。我國藥品價格管制措施的局限性,運用藥物經濟學原理確定國家基本藥物的指導價也具有一定優勢。
2.3降低藥品生產成本
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運用藥物經濟學通尋求降低整個生產過程中人力消耗和資源消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藥品的生產成本。
2.4營銷服務手段
隨著醫改的深入醫藥企業原來的銷售模式不僅無法帶來企業銷售的增長,僅僅依靠醫藥企業現有的市場營銷人員已無法解決當前面臨的這些問題。隨著市場競爭策略的需要和產品價格調整的需要,開展相應的藥物經濟學研究,評估產品競爭力的指標,對產品進行支持。
2.5藥學服務
“藥學服務”一詞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其理念源自“為藥物使用負責(drug-use con-trol)”的思想。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 care)是在整個醫療衛生保健過程中,圍繞提高生活質量這一既定目標, 直接為公眾提供的負責任的,與藥物相關的服務。采用藥物經濟學促進合理用藥并降低的用藥成本,對于改善醫患關系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維護醫藥營銷從業人員的形象。
2.6產品醫保申請
控制藥品費用隨著經濟和人口增長,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醫療費用特別是藥品費用的急劇增長日益受到越來越多國家政府的關注。為了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支出管理,指導各地確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項目,規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政府有關部門通過制定藥品目錄來確定報銷范圍進行管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劃定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藥品費用的范圍,西藥和中成藥部分又分為甲類目錄和乙類目錄.藥品是否被列入醫療保險報銷目錄,是藥品能否獲得市場成功的關鍵。采用藥物經濟學研究數據證明自己的產品具有很好的社會成本-效果比,被列入醫保后對于醫保基金機會大大增加。
3藥物經濟學的發展趨勢
隨著醫改的深入醫藥企業原來的銷售模式不僅無法帶來企業銷售的增長,反而使企業的發展面臨更多的危機與風險。僅僅依靠醫藥企業現有的市場營銷人員已無法解決當前面臨的這些問題。企業迫切需要具備專業技能的醫學工作人員,以制定符合市場和銷售策略的企業醫學策略,將藥品供給轉向對藥品經濟性進行研究。這也是目前藥事管理的創新思路。配合市場與銷售組織和執行專業的醫學活動,收集和處理專業、科學的醫學信息,運用藥物經濟學理論,實施符合企業產品特點的銷售方式。
參考文獻:
[1]孫利華,田雪瑩.利用藥物經濟學指導藥品定價——對經濟性不同的藥品區別定價及有效管理[J].中國藥房.2004(10)
[2]劉國恩,胡善聯,吳久鴻.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2011版)[J].《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課題組,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1(03)
[3]何旭,相維,張方.2012—2014年藥物經濟學評價文獻的質量評估——依據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2011版)[J].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5(08)
[4]任曉曉,孫杰,彭小宸,孫利華.醫療機構數據收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藥物經濟學評價視角[J].中國新藥雜志. 2014(23)
[5]劉國恩,胡善聯,吳久鴻.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2011版)[J].《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課題組,中國藥物經濟學.2011(03)
[6]杜麗俠,何江江,彭穎,王力男,謝春艷,許明飛,林海,張崖冰,胡善聯.不同利益相關者對藥物經濟學的知識、態度和實踐調查研究[J].中國衛生資源.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