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啟娟
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帶動的養殖業的發展,羊的養殖規模化越來越普遍,百頭羊場隨處可見,但是由于許多片面注重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缺乏對一些細節的關注,導致養殖場出現很多問題,損壞了養殖的經濟效益。
規模養羊的場址選擇很重要,合理選擇養殖場建設地點,有利羊的生長發育,同時也決定了后期養殖的工作問題和經濟效益。人口逐漸增多,用地量增大,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我國農村也逐漸向城市化發展,同時很多農村也已經出現了較多的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就養羊本身來說,越來越多的養殖基地不斷建成,選擇合理的地點建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選擇場址的時候應該結合當地的氣候、溫度、地貌等自然地理條件,還有結合當地的人口住宅分布,重要的是要根據日后引進的品種,科學選址。很多養殖戶為了簡單方便,節約經濟成本會選擇一些重新利用其他養殖基地,或者對已經損壞的進行簡單維修,繼續養殖,也有的是借用、租用他人的養殖基地,盲目的選址,這些情況均不利于羊的后期飼養,還有可能會為羊帶來疾病等隱患。這就要求在建場時要科學合理,有理有據的建筑合適的養殖場。
規模化養羊應該量力而行,根據養殖者的資金情況建立圈舍、確定飼養規模,保證資金的正常運轉,同時要注意為養殖場配備具有一定文化素養和技術水平的工作人員,為科學養羊提供保障。通過細致分析實際條件,根據情況確定所引進的羊的數量,羊的密度應該嚴格遵守科學密度,按照生產流程進行飼養,冬季注重防寒保暖,夏季注重通風降溫,合理調控好羊舍的溫度,為羊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飼料方面,需要選擇合適的位置,種植一定面積的草地,供羊采食,同時可以輔助以秸稈、豆皮,注意在喂養的過程中,應該時刻關注羊的情況,適當添加維生素等羊生長中所需要的物質,有利于羊的健康正常生長。
消毒是一項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切不可掉以輕心,消毒工作可以將很多疾病扼殺在搖籃中,能夠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傳播。所以有必要定期對羊舍進行打掃和消毒工作,保證羊舍的清潔,不給疾病的傳播提供便利條件。及時對場內的各種污物進行清理,一般先用流水沖走場內的污物,之后在進行噴灑消毒,注意污物的排放處要合理,避免污染周邊的環境。養殖者有必要在羊舍門口建立消毒池,對來訪的參觀人員進行嚴格消毒,才能夠使其進入羊舍,避免代入病菌,造成疾病傳染。
羊需要定期進行驅蟲,尤其是規模化養羊,為了不出現大規模的患病,更應該定期常年的對羊容易生的各類病蟲進行防治,根據規模化養羊的特點,需要按照要求進行疫苗接種。通常會在每個季度同時使用伊維菌素和丙硫咪唑,具體是通過肌肉注射伊維菌素,注射標準為0.2毫升每千克,口服內服丙硫咪唑,15毫克每千克,通過這種聯合用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治羊的螨蟲、絳蟲、線蟲和肝片吸蟲。
對于常見的羊多發性疾病應該及時做好疫苗的接種,防治羊的發病以及傳染,很多傳染病一旦傳染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羊口蹄疫、山羊痘、羊魏氏梭菌病等疾病,必須要按照畜牧局等相關規定做好接種疫苗的工作。具體接種情況如下:羊“O”型口蹄疫疫苗4—24月齡肌注0.5~1.0毫升,24月齡以上肌注2毫升,每年春秋各一次。山羊痘疫苗用于各日齡,多數情況下用生理鹽水稀釋,向每只羊尾根內側皮內注射0.5毫升。對2月齡以上的羊,要接種羊魏巴二聯苗,每只肌注3毫升,有些地區的疫苗注射也要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也有很多地區采用梭菌病多聯于粉滅活疫苗,這樣的疫苗不論羊只年齡大小,都可以在用時以20%氫氧化鋁膠生理鹽水溶液溶解,向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接種疫苗是規模養羊必備的工作,絕對不能為了節約資金而忽視防疫和消毒。
養殖者應該定期做好疫病的監控檢測,制定相應的檢測制度,針對各個季節進行預防給藥,盡量做到科學管理。羊一但發現出現疫病,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首先要對發病的羊進行隔離和消毒,避免造成傳染,出現大面積發病。對其病癥要進行科學診斷,合理用藥。根據其疾病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治療控制方法,控制好用藥量和治療周期,避免產生抗藥性。需要養殖戶注意的是,不要隨便喂羊服用口服性抗生素,以免破壞它的以免破壞它的胃腸道菌群,可以考慮改變給藥途徑,提高療效,做好病死羊尸體的無害化處理。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養殖場的效益,規模化的養羊戶應該采用科學的養殖技術,進行合理的管理和飼養。
一旦發生疫病,需要及時診斷,合理用藥。根據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性之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給予合理的藥物劑量和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