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智
蘋果套袋的最大好處就是改善外觀品質和解決農藥殘留,一般而言,1、蘋果套袋可以促進果皮花青素的顯色背景,從而極大地增進果實的著色;2、使除袋后的果實全面著色,且色澤均勻,鮮艷、亮麗,使果面細嫩、光滑、潔凈,3、可以有效防治果實病蟲害、減少用藥次數,有效地減少農藥、塵土給果實帶來的殘留、污染。提高了果品的安全性4、能避免枝葉磨擦,減少果銹,預防日灼,減少因風雨造成的機械損傷,爛果等。5、提高果品的等級和價格,套袋蘋果由于外觀品質好,農藥殘留少,受到市場的認可和追捧,使的價格高于不套袋的一倍以上。
套袋的好處很多,但套袋也存在一些弊端:1、用工量大 ,費時費力,套袋和除袋目前全靠人工操作,時效性強,用工量大,一個袋子從套到除袋其人工成本達0.1元左右。2、蘋果套袋后其內在品質下降,套袋后,就相當于人為地改變了蘋果生長的小氣候環境,嚴重妨礙了太陽光射入,在果實發育的每一個階段,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滴定酚的含量均明顯降低,使蘋果的酸度增加,糖分積累減少,最終導致蘋果的內在品質下降。3、套袋果實易缺鈣,蘋果套袋后不能很好地吸收鈣元素,從而使果實的硬度降低。4、套袋蘋果除袋后容易出現返青現象。5、果袋質量問題,劣質紙袋導致袋子中途破損,果面污染,品質下降。盡管蘋果套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就現階段而言果實套袋仍是目前無公害綠色果品生產最直接、最有效的技術。

對于果農而言,除袋也是一年農事中的關鍵技術,此技術掌握不好直接關系到果品的賣相和果農的收益,所以掌握除袋時間及極端天氣下的處理方法也尤為關鍵。
一、除袋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除袋過早果面著色濃重,果面易生果銹,除袋過晚果面發黃,上色緩慢,底色不亮,且易發生日燒,摘果后易褪色,而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一年我縣果區除袋時間為9月25—10月10號左右,有一年氣溫高可適當早除,氣溫低可適當晚幾天,總之就是在這15天里靈活掌握。一般而言,晝夜溫差達到12℃以上除袋為好,白天高溫超過30℃,低溫低于20℃均不宜除袋,以白天25—27℃,晚上12--13℃為最佳除袋溫度,過高過低或溫差小除袋上色都不好。除袋期間如果持續高溫干旱,且不可大水漫灌,以免引發裂果現象,最好的辦法是每年果園種草,在傍晚時間用噴霧器在果園內進行全園噴水,有噴灌或滴管的果園可適當噴上1—2小時,以改善果園的小氣候,來促進果子著色。除袋期間如果遇上連陰雨,應及時排澇降濕,降低土壤和空氣濕度,防止因水分過多、濕度過大引起裂果、落果、爛果等陰雨災害損失,而且陰雨天氣白天溫度不會太高,晚上溫度不會太低,溫差達不到,對上色不利還有可能返青,另外雨前除袋,病菌靠雨水傳播,更容易產生紅點黑點。所以在雨前除袋的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在天氣多云或者轉晴時及在全園噴一次殺菌劑和氨基酸鈣以減少紅點黑點的大發生,提高商品率。
二、根據套袋時間決定除袋時間:長枝富士果實在袋內停留110-115天,短枝富士在袋內停留115-120天方可除袋。
三、根據品種著色的快慢來決定除袋時間:長枝條紋紅蘋果,從除袋到完全上色需要20-25天,長枝片紅或短枝從除袋到完全上色需要10-15天時間。
四、外袋去除的時間:早熟品種宜在采收前期7-10天,中熟品種宜在采收前14天左右,晚熟品種宜在采收前20-25天。
五、兩次除袋,當地都選用的雙層紙袋,除袋時,一手托住果子,一手解開袋口扎絲,然后一手抓住內袋,一手從袋口到袋底撕掉外袋,這樣可防止果實墜落。除袋時先去外袋,外袋去除后間隔3-5天,去除內袋(這一時間段必須經過三個日照中途遇雨相應推遲),兩層袋子除后不能馬上鋪反光膜,因為除袋后的果皮比較細嫩,反光膜返上來的溫度比正常溫度要高出好幾度,容易引起日灼,所以應隔上2-3天等果實適應了外界的環境后再行鋪設.
六、蘋果內袋去除后的7—8天后,一面摘葉一面轉果為最好,切忌只摘葉不轉過,導致陽面上色過重,而陰面上色淡甚至不上色的現象,從而不能使果子全紅,影響果子的外觀品質,最終影響到果農的受益。在內袋去除的這段期間內除了進行摘葉轉果外還可以對全園噴一次氨基酸鈣,以增加果皮的硬度。
七、除袋時間宜選擇在晴天9-17時進行,如遇高溫宜在上午9-11時去除冠東冠北及冠下的袋子,下午15-19時去除冠南冠西及冠頂的,盡量避開中午強烈日光,以防發生日燒.
八、根據果子著色情況分期分批采收,即達到粉紅全著色的標準進行分期采收,切忌一次性采收,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蘋果的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