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秀梅
隨著近年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越來越多的農戶投入到早春大棚蔬菜種植產業中來,西紅柿作為一種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的蔬菜,在市場上頗受廣大城鄉居民的喜愛,一年四季銷售旺盛,因此,也成為很多農戶調整農業結構的首選種植作物。但是,有些農民對西紅柿種植技術不熟練,導致西紅柿產量低,質量差,為此,我們通過近年來的生產實踐,總結了早春大棚西紅柿栽培技術,以期對廣大種植戶在生產過程中借鑒和參考。
應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抗病性強的早熟高產品種。我區種植的西紅柿一般選擇適宜豫北地區栽培的“粉都麗人二號”“粉都金冠王”“金棚一號”等,近年來,我們從北京、安徽、西安等地引進的新品種“天馬54”“天馬 238”等,田間表現為產量高,色澤鮮亮,質地硬,而且抗病性強,方便運輸和儲存。
品種的熟性和育苗方式不同,適宜的苗齡也不一樣。早熟品種,溫室無土育苗需55-60天;溫室電熱線加溫育苗和加溫溫室育苗60-65天;日光溫室育苗65-70天。中晚熟品種的適宜苗齡比早熟品種增加5-10天。播種期是根據當地春季塑料早春大棚栽培西紅柿的安全定植日期推算出來的,即從定植期減去適宜苗齡所得出的日期就是適宜播種期。播種后,溫室內氣溫白天控制在28-30℃,夜間不低于20℃,5厘米深的土層溫度維持在25℃左右。第一片真葉長出時,為防止幼苗徒長,要適當降低床溫。
早春大棚栽培西紅柿生長期較長,產量高,基肥必須施足。移栽前,大田應做畦或起壟,覆膜。移植時間應力求做到適時偏早,不要失去早春大棚早熟栽培目的。具體移植時間應根據早春大棚內溫度變化情況,有無前茬作物以及早春大棚內覆蓋的層次等確定。一般在早春大棚內夜間最低氣溫穩定在4℃以上,土溫穩定在10℃左右即可移栽。種植密度根據品種而定,早熟品種每畝5000株,中熟品種4000株,晚熟品種3000株。
移栽初期以防寒保溫為主。如遇寒潮,要采用扣小拱棚或拉天幕等多層覆蓋,早春大棚四周圍草簾子防寒。緩苗后白天早春大棚內氣溫保持25-28℃,最高不超過30℃,夜間保持13℃以上。隨著外溫升高,加大放風量,延長放風時間,早放風,晚閉風。進入5月中旬以后就要開始放風,盡量控制白天不超過26℃,夜間不超過17℃。
移栽初期必須控制澆水,防止西紅柿莖葉徒長,促進根系發育。第一花序座果后,每畝追施復合肥30千克,灌1次水。當表土稍干后松土培壟(地膜覆蓋除外)。第二、第三花序座果后再各澆1次水。灌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灌水后要加強放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棚內濕度過大易發生各種病害。
早春大棚春西紅柿整枝方法一般采用單干式整枝,也可采用改良式單干整枝,無限生長類型品種可留3-4層果摘心,有限生長類型品種可留2-3層果摘心,及時摘掉多余的側枝。結合整枝綁蔓摘除下部老葉,病葉,并進行疏花疏果。西紅柿植株可用塑料繩吊蔓或用細竹桿插架支撐。
為防止落花落果,在花期加強溫度水分等環境條件管理的同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振動植株或花序)并采用番茄靈或2,4-D等座果激素處理花。
定植后采收前,應重點以澆水和溫度管理來調控底肥的肥效,盡量不追肥。果實開始采收時,進行一次大追肥,一般二銨、尿素和硝酸鉀各10千克,也可沖施液體肥或沖施肥15千克。2月中旬以后,隨著生長加快,需肥增多,可1個月左右追肥一次,每次每畝用復合肥15千克或沖施液體肥15千克。依據土壤肥力條件,綜合考慮環境養分供應,適當減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稈多的堆肥,少施雞糞、鴨糞等禽類糞肥,這樣可以恢復地力,補充棚內二氧化碳,對除鹽、減輕連作障礙等也有好處。
推薦施肥應與合理灌溉緊密結合,建議采用膜下溝灌、滴灌等,每次每畝灌溉不超過30平方米,沙土不超過22平方米。
早春大棚春西紅柿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葉霉病、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棉鈴蟲等??刹扇∞r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防治病蟲害,在農業防治上,可因地制宜選擇商品性好、產量、高抗性強的品種;做好種子處理,利用高溫或化學物質對種子進行處理,殺死表面附著的病原菌;用代森鋅和多菌靈對苗床進行消毒,可殺死土中多種病菌;安裝防蟲網;適當增施磷肥鉀肥,提高植株綜合抗病能力,增施有機肥;盡可能的采用膜下灌溉技術,減少空氣濕度,保護地盡可能的多通風,發病初期及時的摘除病葉和病果;合理密植,實施與非茄科作物輪作倒茬,注意打杈,改善通風透光性;對土壤進行深翻冬垡,增強土壤的透氣性等。化學防治上,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藥劑要交替使用。)早疫病保護劑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治療劑用10%的苯醚甲環銼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等。晚疫病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灰霉病可用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0%嘧霉胺懸浮劑600倍、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600倍等;葉霉病可用20%嘧霉胺懸浮劑6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硅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47%的春雷霉素800倍液等;病毒病初期打2%寧南霉素水劑5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水乳劑500倍液,另外還要加一些防治蚜蟲和白粉虱的藥,如吡蟲啉、吡蚜酮、啶蟲脒和苯氧威等,還要加葉面肥和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對白粉虱和蚜蟲在防治上可采取物理防治,利用趨黃性,用黃色粘板誘殺,化學防治可用3%苯氧威500倍液效果特好,但建議和其他藥劑交替使用,如吡蟲啉、苦參堿等藥劑。75%吡蟲啉水分散粒劑7500倍、10%吡丙醚乳油1000倍、20%啶蟲醚乳油1000倍、10%吡蚜酮1000倍等。
早春大棚西紅柿的采收期隨著氣候條件、溫度管理、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從開花到果實成熟,早熟品種40-50天,中熟品種50-60天。果實定個發白后(白熟期)可進行乙烯利人工催熟。一般在果實轉色期采收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