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紅
隨著蔬菜出口創匯的增加,春甘藍已成為北方農戶春菜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F將春甘藍高產栽培介紹如下。
1.1 選種
選用抗寒性強、抽薹遲、圓頭型的早熟品種,綠冠早生等生育期在70~80d左右的品種。
1.2 播種
秋末在苗床上施入腐熟的有機糞肥,修整床面,耙細、耬平,深20cm、長寬適宜,待用。1月底扣棚,在扣棚前2d依次用稻草和稻殼覆蓋棚土表面,厚50~70cm,點燃稻草和稻殼化地。通過2d的化地,土層可化到50~60cm,扣棚點爐火。點火第2天即可播種,但棚內白天溫度應在20~25℃,夜間保持15℃。播種前先澆透苗床,再噴施1遍1000倍液的敵殺死,防治螻蛄。水滲透后均勻散籽6g/m2左右,播后用拌有7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5g/m3)的細土覆蓋1cm,刮平床面,覆薄膜保濕。
1.3 移苗
春甘藍在3葉1心時移苗,株、行距均為10cm。緩苗后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控制15℃左右。及時除去雜草,苗見干即澆,選擇晴天上午,1次澆透。5葉1心開始煉苗,主要方式是通風,進行低溫鍛煉,溫度可以逐漸降到5~10℃,以適應露地。但要注意溫度不能長時間低于15℃,以防止春化。
1.4 定植
選擇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平坦地塊;秋整地,施腐熟雞糞45t/hm2,定植前1d幼苗澆透水。4月初,當5cm深土壤溫度穩定在5℃以上、氣溫穩定在8℃以上時即可定植。甘藍6~7葉以上,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株行距為30cm×40cm,用苗5.7萬株/hm2左右,保持根部土塊完整,坐水定植,定植后覆膜,順壟溝澆1次透水。
1.5 田間管理
1.5.1 緩苗期
緩苗期間,應注意在晴天中午查看幼苗是否被薄膜灼傷,如有黃葉應及時打眼或把苗取出封埯。當幼苗適應外界氣溫時取出封埯。
1.5.2 蓮座期
甘藍緩苗后,生長進入蓮座期。蹲苗10~15d,促進蓮座葉生長和結球葉分化。當植株茁壯生長,葉片明顯掛厚蠟粉,心葉開始抱合時,結束蹲苗,進行澆水追肥,促進結球。5~6d澆1次水,結合澆水施1次肥,施尿素或硫酸銨300kg/hm2。
1.5.3 結球期
此期甘藍生長最快,生長量大。要每2~3天澆1次水,結合澆水施1~2次肥,施尿素300kg/hm2。
2.1 苗期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一般在高溫高濕情況下發病及傳播。猝倒病是真菌性病害,一般于幼苗三葉期發病,發病癥狀為近地面莖基部溢液,病苗折倒,根部變褐,病葉仍保持綠色,病情擴展較快。
防治方法:①苗床管理:防止寒風低溫侵襲,防高溫;遇到陰天、雨天、雪天應加強苗床的溫濕度管理,尤其注意濕度的管理。選擇連續晴好天氣上午澆水,保持光照充足,陰雪天也要保證苗床見散射光。如遇陰雨天,不能通風排濕,可在苗床上散些草木灰吸潮。②拔除病苗,對其邊緣用爐灰圍沿,噴施1遍百菌清。
2.2 蟲害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蚜蟲。病害主要有細菌性軟腐病、菌核病。秋冬季栽培甘藍,以治蟲為主,防病為輔。
防治方法。①軟腐病。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務必將藥液噴灑到植株基部、底部的葉柄及葉片上。②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③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用5%阿維菌素乳油8 000倍液、10%除盡懸浮劑1 500倍液、24%美滿懸浮劑3 000倍液、1%甲胺基阿維菌素2 500倍液等交替使用。④小菜蛾。用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2.5%菜喜1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交替使用。
防治時間:蟲孵化開始至3齡為最佳時期。10月中下旬霜降過后,冷空氣頻臨,病蟲害的發生大大減少,一般不再用農藥防治。
注意事項:①注意施用農藥品種,應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不得施用違禁農藥,并按出口要求選擇農藥。②防治時注意農藥交替使用,一般情況下每種農藥使用1次,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③積極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如頻振式殺蟲燈、彩色粘蟲板、防蟲網等。④在結球后期要停止用藥(在采收前20 d左右),以免農藥殘留超標影響出口。
綜上所述,早甘藍管理得當,在定植后45d球重0.78kg左右即可陸續收獲,如若市場價格不穩,也可等到市價高時上市,提高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