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統勝
馬鈴薯是湟中縣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栽培歷史悠久,栽培面積廣。在全縣農技人員的認真指導和廣大農戶的辛勤耕作下,產量穩定,淀粉含量高,品質好,給農戶帶來了較好的收益,為農戶拓寬了增收渠道。生產中常見的病蟲害較多,及時有效的防治病蟲害,是確保植株正常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之一。
危害馬鈴薯生長的常見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軟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二十八星瓢蟲等。
1.1 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是生產中常見高發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莖葉和塊莖。病害嚴重時會造成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使產量大幅下降。一般可造成10%~15%的減產,嚴重時減產可達30%~50%,給農戶造成巨大損失。葉片發病,初期在葉尖或葉緣處出現水浸狀褐色斑點,濕度大時,病斑擴大,并生有白色霉層;干燥情況下,病斑變褐,干枯易裂。莖部或葉柄發病初期,病部生有褐色條斑。發展后葉片萎蔫、卷縮、下垂。后期導致全株黑腐,全田植株一片枯焦,并會散發較濃的腐敗味。塊莖發病初期,病部生有褐色稍凹陷的大塊病斑,病部組織呈褐色。后期病斑擴大蔓延,薯塊腐爛。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嚴格剔除病薯,避免連作,可與油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及時播種,控制好田間密度,保持排灌暢通,雨后及時清溝排水,降濕降漬。加強管理,合理整枝、摘心、打杈,結合天氣、降水、土壤肥力、不同生育期等情況,進行適時適量的澆水施肥,為馬鈴薯創造適宜的環境和條件,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降低晚疫病的發生幾率。另外,還要盡量避免鄰田為馬鈴薯。發病初期,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霜銅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等噴施防治,7~8天用1次,連用 2~3次。
1.2 青枯病。馬鈴薯青枯病屬細菌性病害,是危害馬鈴薯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葉片、莖稈、塊莖。葉片染病,先在下部葉片現出癥狀。葉片萎蔫青綠,初期早晚可恢復。發展后早晚不再恢復,葉片下垂,全株萎蔫死亡,但仍為青綠色,葉片不脫落。莖部發病初期,生有褐色條斑。濕度較高時,斷面溢出菌液。塊莖發病初期,臍部出現水浸狀褐色斑,外力作用下有白色粘液溢出,嚴重時外皮龜裂,髓部潰爛如泥。
防治方法。防治青枯病應以農業防治為主的防治原則。首選抗病品種,科學輪作是基礎。合理密植,加強管理,合理澆水施肥,及時排水排澇。清除病株要及時,并用生石灰對病穴進行消毒。發病初期,可用5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倍液等噴霧防治,8~10天用1次,連噴2~3次。
1.3 環腐病。馬鈴薯環腐病屬細菌性病害,是生產中常見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維管束。根據發病癥狀可分為枯斑和萎蔫兩種類型。枯斑型多發生在植株基部葉片,發病初期,葉肉呈黃綠或灰綠色,有明顯斑駁。發展后,葉尖干枯或內卷。嚴重時植株枯萎死亡;萎蔫型多發生在頂端復葉,發病初期,頂葉萎蔫,葉緣內卷如缺水。逐漸向下蔓延。后期全株葉片內卷退綠,下垂,全株倒伏,枯萎死亡。切開病塊莖,維管束呈乳黃色至黑褐色,內現環形壞死組織。
防治方法。防治環腐病應遵循綜合防治的原則。選用抗性強的優良品種,選用無病種薯,及時淘汰帶病種薯。與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科學輪作。及時播種,雨后及時清溝排水,降低土壤濕度。發現病株,立即拔除,帶離田外深埋,病穴撒入生石灰消毒處理,減少菌源。播前曬種,宜整薯播種,減少切刀帶菌傳播。如用薯塊做種,切刀要進行消毒處理,薯塊用甲基立枯磷或咯菌腈等藥劑稀釋后拌種。
2.1 蚜蟲。蚜蟲是生產中常見的蟲害之一,主要危害葉片和嫩芽,還可危害豆科、茄科、葫蘆科、十字花科等多種植物。蚜蟲繁殖能力強,成若蟲吸食葉片汁液造成危害,多在葉背部,導致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影響植株長勢。蚜蟲也是傳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因此必須要加以有效防治。
防治方法。雜草是主要的害蟲中間寄主和棲息場所,在馬鈴薯各生育階段,及時清除田間及周圍的雜草,鏟除蚜蟲寄棲場所,降低蚜蟲數量。可畝用90%乳油90~120m1,或50%乙草胺乳油150~200m1等除草劑。蟲害發生初期,可用40%樂果乳油50~100m1,或80%的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充分利用蚜蟲具有趨黃性特點,制作涂有黃油的誘殺板誘殺。保護農業生產環境,保護瓢蟲、寄生蜂、食蚜蠅、蟹蛛、草蛉等害蟲天敵,也是最為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2.2 二十八星瓢蟲。二十八星瓢蟲是生產中常見的蟲害之一,還可危害茄子、青椒、豆類、瓜類、玉米、白菜等多種作物。越冬成蟲多在基部葉背產卵,幼蟲多在基部莖上或葉背化蛹。成蟲幼蟲以啃食葉肉為生,導致葉片干枯、變褐,影響葉片光合作用效率,嚴重時可造成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成蟲具有假死性,可利用這一特點拍打植株并用薄膜接住,滅蟲。在成蟲產卵期及時摘除卵塊,殺卵。幼蟲孵化前可用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1000倍液,或10%溴·馬乳油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在藥劑防治馬鈴薯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蚜蟲、二十八星瓢蟲等病蟲害時,要采用幾種藥液交替使用法,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避免單一用藥造成病蟲害產生抗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