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霞
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政治、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直接影響到農村社會氛圍的安定和有序,甚至影響到生產力的解放程度。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財務管理改革工作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著一定的管理問題需要解決。
(1)制度不健全
財務管理相關制度是指財務管理部門日常工作、活動中需要遵守的各項準則,是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中心內容和職權體現。目前我國大多數鄉村基層政府中受意識、專業度、人才缺失等因素限制,對于財務管理相關制度并沒有得到建立和健全,有的建立了制度卻沒有得到推行和落實。
(2)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受到落后思想和專業水平限制,部分鄉村基層政府中干部對于村內財務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對財務管理上投入的資金和精力相對較少,有部分村干部不清楚需要及時對財務賬目進行審核,管理工作上出現疏漏造成損失;也有村干部對違規操作的嚴重性沒有認識,管理過程中出現違規甚至違法行為;還有村干部沒有理睬意識,管理能力低,造成群眾損失,以上情況都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3)管理隊伍素質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財務管理隊伍都達不到基層政府財務管理的專業需求,主要體現為專業水平低、專業人才少、人才成長度低,財務管理隊伍的專業水平限制了農村財務工作的發展,制度建立不科學、落實不徹底、內部監督不到位等等現象隨著而來。
(4)監督力度弱
財務管理過程中需要一定力度的監督管理,督促管理人員按照制度辦事,按照準則工作,一旦發生財務方面的問題,及時督促相關人員介入解決,并對違規或違法操作人員進行嚴懲,是財務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受主客觀的影響,鄉村政府的財務管理監督工作力度弱,無法滿足農村財務管理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
(1)建立健全制度

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其中關于集體財務定期進行檢查、支出審核、進出臺賬審理等工作要進行詳盡明確的制定,實現制度背靠法律,用制度約束和管理村干部的工作和行為,規范財務管理工作流程,使農村財務用到正途,用到農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不給不法人員和違規操作人員留空間。
(2)提升財務管理意識
農村財務管理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雖然地處農村,受到地理位置和專業水平的限制,但應該具備的財務管理意識和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觀念不可缺失,村干部應當具備對工作負責、對群眾負責的意識和覺悟,盡到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遵守政府制定的制度和工作標準,認真對待財務管理工作,不給不法人員留下可鉆的空隙。村政府要在財務管理方面加大資金和精力投入,通過村校合作等途徑,聘請專業人員或派遣相關人員去學校進行財務管理方面的學習和培訓,用工作和專業度保障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3)提高管理隊伍素質
針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度缺失的情況,上級領導部門要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例如對在職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在職培訓,對即將進入村政府的干部或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定期對下級村政府財務管理相關人員進行考核,對不合格人員進行脫產培訓直到通過考核為止,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在最短時間內提高村政府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同時對過往村政府財務使用情況進行清查,對過往出現違規操作的人員進行警告,對違法人員按照前因后果和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或懲治,對培訓后和清查過后出現的違規違法操作嚴懲不貸,用這種方式推動農村財務管理人員提高覺悟,提升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盡職程度。
(4)加強監督管理
除制度建立、意識提升、隊伍建設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也要加強,這是建立規范化財務管理工作體系的重要一環,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農村政府日常收入支出進行財務監督,對大型農村活動中政府財政支出進行嚴格管理,對集體財政進行日常管理和定期的巡查、核對賬目、審查庫房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監督,對財務管理人員日常操作進行監督管理,對其中的人員流動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嚴防因財務管理人員的不法行為和違規行為造成財務管理事故,一旦發現財務管理上的問題及時進行介入處理,尋找問題第一責任人進行處理和嚴懲,盡量減少對農村集體財產的傷害,接受農民群眾的實名和不實名舉報,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嚴格分辨和真實度調查,團結群眾力量對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進行推動。
綜上所述,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是保證農村在新時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必然方向。目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從制度、意識、管理人員隊伍等方面改革和整頓,使之適應農村新時期發展的需要,盡快建立起規范化制度化的農村財務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