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濤
為了有效促進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降低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更好的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就必須結合綠色植保技術,使用更為科學的農業生產方式,對我國農業的生產行為加以合理控制。基于這個目標,就需要根據我國農業的目前實際情況,積極調整綠色植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方式,建立完善的體質,并加強對綠色植保技術的研究和推廣,讓綠色植保技術在我國農業的發展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綠色植保技術主要是指,通過使用生態治理方式、生物控制、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等綜合型防治措施,用來更好的控制農業生產中有害生物繁殖和增長的環保型植物保護技術。隨著人們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對可持續性發展的需求越來越高,通過應用綠色植保技術對有害生物進行控制已經成為新時代的潮流。通過在農業生產中推廣和應用這一技術,能夠有效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從而避免因噴灑農藥導致人們日常食用的農作物農藥超標現象的發生,也能促使農業發展和生態平衡的和諧統一,促進我國農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對農產品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已經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大,綠色植保技術已經開始在我國推廣和應用。但由于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不健全,導致綠色植保技術推廣過于緩慢,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仍然在使用傳統的化學農藥進行害蟲防治,對農作物的健康性和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加大推廣綠色植保技術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力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經過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由于我國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農作物的生產種植大多都是依靠多年的經驗進行,對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部了解,甚至有排斥情緒。并且大多數農民只看重眼前利益,為了讓農作物外觀看起來更誘人,使用了過多的催熟藥物、上色劑、增甜劑等,這種行為極大的影響了農作物產品質量。一些農藥的危害較大,在噴灑中不但會對農民自身的健康造成影響,也會對食用這造成一定不利影響。這類農藥的使用,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農民在面對農業生產中的病蟲害問題時,過度依賴化學類農藥,是導致我國農業生產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也是亟待改善的方面。面對這一情況,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及時治理,必然會影響我國農業的發展。
(1)加大宣傳力度
首先,我國的農業知識宣傳部門應銅鼓開拓多種途徑,加強綠色植保技術的推廣和宣傳,從而更好的讓廣大農業生產者了解綠色植保技術的優勢,并且對綠色植保技術的重要性有更為明確的認識。在進行具體宣傳時,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向各級政府下達宣傳指令,選擇電視、廣播和種植新型媒體技術,對綠色植保技術的環保性、高效性和綠色性進行宣傳,并通過宣傳,讓農業生產者認識到化學農藥的危害,并對綠色植保技術的操作方式和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方法傳遞出去,使廣大農業生產者能夠將綠色植保技術更好的應用在實際生產中。
(2)加大綜合防治力度
綠色植保技術本身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主要是通過清園方式和生態防治措施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實現對農業病蟲害的防治。通過使用光學、顏色、氣味等方式吸引昆蟲并將其殺滅,從而對蟲害進行有效控制。另外,在樹干涂白、石硫合劑樹干、使用遮蟲網等方式,能實現對害蟲的控制、誘殺或誘集。通過使用物理阻隔的方式,可以進行有效控制。生物農藥、生態農藥和植物源農藥的使用,實現農藥防治,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還有植物檢疫和生物防治方式,可以有效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從而提高農作物安全性,降低農業生產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污染。由此可見,綠色植保技術中,包含了多種病蟲害的防治方式,可以針對不同的種植需求,選擇合適的防治措施,這就需要加強對綠色植保技術的深入研究,從而更好的將綠色植保技術落到實處。
(3)完善系統,加強推廣
在綠色植保技術的具體應用中,還會那個建立相應的病蟲害檢測系統,通過使用該系統,對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發生時間、危害程度和發展情況全面掌握,根據系統給出結果制定有效措施,提高農業生產者的工作效率以及農作物的生長質量,同時減少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農民收益。此外,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植保技術和相應設備的推廣力度,利用示范基地的帶頭作用,提高綠色植保技術有效性的說服力,從而有效提高農業工作者對應用綠色植保技術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的氣候環境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給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有利環境,這也對我國的農作物正常生長帶來一定不利影響。農業生產者要想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提高農產品質量是唯一途徑。這就需要農業生產者積極學習綠色植保技術,并且將這一技術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當中去,進而為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