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磊

目前,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都比較關注數字貨幣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就相關理論和實踐進行深入研究,并和其他國家的央行展開相關業務探討。我很高興地看到鐘偉教授及其研究小組,就數字貨幣問題進行富有綜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通覽《數字貨幣:金融科技與貨幣重構》一書,全書主要圍繞四個命題展開討論。
命題一:貨幣體系的信用演進和載體演進。鐘偉教授及其研究小組將貨幣體系的演進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信用的演進,另一個是載體的演進。
所謂信用演進,是指貨幣代表著人類社會最高的信用背書。鐘偉教授頗有見地地指出,不能將私人部門的信用和政府信用對立起來,法定貨幣體系最終得以確立,是國家信用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優于私人部門信用,這本身是順應市場發展的自然選擇。國家之間、國家和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廣泛地存在信用競爭,但競爭的結果往往是政府信用,尤其是大國的主權信用勝出。在演進中,信用由預期固化為信仰。當前很多私人部門發行的所謂“數字貨幣”充其量是數字商品或數字資產,沒有進入一般等價物行列,沒有主權信用背書,不是科學定義上的數字貨幣,其漲跌基于預期。鐘偉教授還列舉了美元化現象來作為佐證,美元化的本質是美聯儲的信用部分或全部替代了他國的主權信用。
所謂載體演進,是指貨幣體系從商品貨幣向貴金屬貨幣,最終向紙幣、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演進。載體的演進意味著貨幣體系運行成本更低、更安全和更有效率。這讓我想到了特里芬教授對金本位的批評,特里芬辛辣地指出,人類走遍天涯海角去勘探、開采和提煉黃金,主要是把黃金窖藏于更為壁壘森嚴的金庫中,沒有什么比這種貨幣安排更浪費和更荒唐的了。因此貨幣體系從商品貨幣演進到數字貨幣也很自然。
看起來數字貨幣取代當下的紙幣和銀行卡為主的電子貨幣,本質上并沒有改變貨幣體系的信用背書,全球主要貨幣所依賴的仍然是國家信用。但數字貨幣比較徹底地改變了貨幣的載體,使人類迎來了嶄新的、更安全便捷的貨幣安排。
命題二:數字貨幣體系的三層結構。和大多數泛泛而談的研究不同,鐘偉教授指出,未來數字貨幣體系粗略地可以描繪為三層結構。底層為法定數字貨幣,它可能是加密的也可能是免密的。中間層為數字金融賬戶體系,是覆蓋了央行支付體系、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的垂直化總分賬戶體系,同時各國央行的支付清算體系也將緊密互聯互通。頂層為數字身份驗證體系,這主要是基于生物特征碼和行政記錄而形成多重加密驗密體系。這個三重體系和當下的現金一賬戶一驗密體系,實質上是個一一映射集。也就是說,數字貨幣體系脫胎于現在的電子貨幣體系而成的,這一點我比較欣賞,不要動不動就說金融科技如何顛覆和重構,人類全部的文明史,都是以既有文明為基石,向更高更廣的艱難攀升。從電子貨幣到數字貨幣也同樣如此。
命題三:虛擬貨幣和金融技術是兩回事。近年來以比特幣(BTC)為代表,出現了許多代幣籌集和交易平臺,人們習慣地將其稱為ICO。鐘偉教授指出,比特幣不具有貨幣的基本職能,甚至與人類已有的法定信用貨幣背道而馳,因此不可能成為未來的世界貨幣。但許多ICO采取了區塊鏈等金融技術,這個研究將代幣發行交易行為和金融技術平臺區別開來,強調金融技術平臺現代與否,創新與否,并不構成對比特幣等的金融創新背書、技術創新背書或信用背書,因為金融技術本身是中性的。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從我接觸貨幣理論以來,到我成為央行政策制定和實踐的親歷者,幾乎所有的央行都希望通貨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幾乎所有的代幣商圈參與者都希望代幣不斷漲價,并以此從中牟利。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和ICO投機之間,涇渭分明。我認為這一點是需要反復強調的,不能將數字貨幣研究和虛擬幣、代幣混同起來。更不允許后者借數字貨幣的名義,行不良不義之實。
命題四:數字貨幣體系給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打開了新的空間。由于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進入數字貨幣體系時代,因此該體系究竟給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帶來了怎樣的挑戰和機遇,這一切還有待實踐檢驗。鐘偉教授就此進行了頗有新意的初步的探討和設計。在我看來,央行在數字貨幣研究領域已有不少積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對未來高效的數字現金時代,貨幣和監管政策應當如何跟進,深度理解和理性把控好金融體系,避免“本領恐慌”,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很有可能的是,數字貨幣作為底層信用,疊加各類可交易的實物、服務和虛擬資產,形成并衍生出各種金融交易市場,是未來我們將觀察到并予以有效監管的金字塔型金融體系。
縱觀全書,在數字貨幣領域,鐘偉教授及其團隊無疑是國內相當出色的研究團隊,其成果也已展現在讀者面前。但我總覺得意猶未盡。記得我剛北上接手央行研究局時,曾邀請鐘偉教授就互聯網金融理論做過相關演講。在日常工作、閱讀和思考之余,我建議鐘偉教授考慮數字地球、數字經濟和數字貨幣之間的整體建構邏輯。在我看來,人類正在將地球建設為和農耕文明、工業文明顯著有別的數字地球,這個數字地球恰恰就是鐘偉教授多次提及的復雜網絡系統,一個多層的平行復雜網絡世界。以數字地球為基礎,人類正在加速構建數字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和漢堡峰會上多次強調數字經濟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與此相應地,數字經濟將呼喚數字貨幣時代。同時我也特別期待鐘偉教授能夠在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原則、架構及其和金融穩定的關系方面做出更多討論。當然這樣的構思更宏大,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資源投入。在此我不想苛求鐘偉教授及其課題組,但這也許不失為后續研究的一個思考框架。在思考中邊讀邊寫,是一個很愉快的體驗。此書讀來不錯,有所得。
(作者為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責任編輯:朱玲Email:zhu80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