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煙臺高級師范學校)
初中起點七年一貫制師范生的培養目標是小學教師。因此,擔負著現在的學生和未來的小學教師雙重角色的師范生,必須在扎實掌握數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熟練地掌握通用基本功,還應該具備系統扎實的學科基本功和教學基本功。
目前,關于數學基本功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有學者認為數學基本功是教師教學的活動方式或動作方式;也有學者認為數學基本功是小學數學教師業務素質的總和等;李永杰老師綜合各種觀點提出:數學基本功是從事小學數學教學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事實上,數學基本功是反映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其外在的表現是教師的教學行為方式,但這種外顯的行為又受到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專業知識水平的支配。所以,數學基本功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專業知識和教學實踐經驗完成教學任務所具備的心智技能與行為方式相統一的教學行為系統。
數學基本功是經過長期訓練而形成的熟練的、自動化的反應過程。它一般要經過傳授與練習方能完成。由于數學基本功既有心智技能的特點,也有動作行為的屬性,它的形成過程既包括認知領域的學習吸收,也包括行為領域的操作訓練,還需要其它技能的密切配合和更高層次能力的支持。例如,元認知:自我意識、自我監控、自我評價;人的社會活動技能:交流、合作;一般的心智動作:聽、說、讀、寫等。
從“通用性”來看,適合所有學科的基本功即通用基本功,包括“三字一畫一話”;從“學科性”來看,數學學科應有的專項基本功即學科基本功,包括讀寫、計算、畫圖和語言基本功等;從“專業性”角度來看,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即教學基本功,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研究和指導課外活動等。
根據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構建了“三維融合·三位一體”數學基本功培養模式。“三維融合”就是課程資源、學習環境與教學模式是在課堂教學中統一實現的、共處于學習活動過程之中,它們之間彼此糅合,融為一體。“三位一體”就是將通用基本功、學科基本功與教學基本功整體構建到數學基本功這個范疇體系之中,是以學生數學基本功的發展為指向的統一整體。

1.深化課程改革,突出師范性。要科學制定《數學基本功訓練培養方案》,編寫具有師范特色的《師范生數學基本功訓練》教材,填補學科、專業和課程的空白。要組織教師去開發、利用和整合課程資源,將文本課程、網絡課程和實踐課程融入到數學基本功的教學和訓練體系之中。要加強實踐環節教學,讓學生及時接受新課改中數學基本功的新特點和新要求。
2.細化訓練內容,體現系統性。數學基本功的訓練內容和各階段的要求要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體現訓練內容的先進性與小學教學實踐相統一、訓練內容的呈現順序與訓練過程相統一。
3.強化制度執行,堅持一貫性。要把數學基本功訓練落到實處,必須完善各項制度,嚴格監督考核。在課堂教學上,每節課教師都要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指導學生做基本功練習或講解數學基本功知識或讓學生登臺講課;在學習評價上,要根據學年訓練內容,實行基本功人人過關達標考核制度等。
4.優化訓練方法,增強科學性。要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和多樣化的訓練方式,拓寬“課堂教學—課外訓練—教學基地”等渠道。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視聽技術,通過模擬課堂加強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要通過“示范講解—自主訓練—展示交流—學習評價”四環節教學模式,構建有效的課內學習與課外訓練相結合、理論認知與行為訓練相結合的教學運行機制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