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榕
摘要: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小學語文教師合理使用課堂教學評價策略,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與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文;課堂;課堂教學評價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學評價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積極的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對語文閱讀充滿信心,對語文課堂充滿期待,對語文教師充滿欣賞,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巧用批評性評價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批評是不可避免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進行批評性評價時要講究藝術性,摒棄體罰等粗暴的批評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語氣要溫和,可以先表揚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再批評。比如,教師在檢查學生課文段落的背誦時,學生遺漏到了一些話,教師可以這么評價,老師從你的背誦中聽出了感受到了你的情感,但是你的背誦還有一些遺漏,你能回想一下是哪個地方遺漏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批評應該是善意的批評。比如,當學生在課堂上走神,眼睛飄向窗外時,教師可以這么評價,某某同學正在認真地幫我們尋找教學輔助物品呢,找得真仔細,老師很喜歡這樣的學生。這樣既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又及時地糾正了他的錯誤。
二、延時性評價與及時性評價結合
小學語文課堂是動態生成性的課堂,是激發學生思維的課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應遵循適時性原則。單一地使用及時性評價會比較容易挫傷學生回答問題與深入思考的積極性,而延時性評價可以彌補及時性評價這一缺點,恰當地使用延時性評價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1]當問題的難度比較低時,教師應該采用即時性評價,指出其閃光之處或不正確的地方,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缺失性需要,又可以將學生的疑惑解決于萌芽狀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卻采用直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不給學生再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越害怕舉手。當問題難度比較大時尤其是那些具有多元化答案的問題時,語文教師應該采用延時性評價給學生留足思考問題的時間。因為學生富有創意的見解通常容易出現在思維的后半段,如果教師采用及時性評價,勢必會澆滅學生思維的火花,不利于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形成。因此,教師應該將及時性評價與延時性評價結合。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評價的權利下放,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和評價的主體。教師應該采用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相結合的方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自己進行評價,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理清回答的問題思路同時也有利于通過自我評價反思出回答的不足,從而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小學生愛思考,表現欲望比較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對其他同學的回答作出評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例如,當學生朗讀課文后,可以讓學生互評,找出其讀得精彩的地方與有待提高的地方,讓學生進行試讀指導,讓學生感受到做小老師的幸福。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經常開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的教學活動,增加學生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學習。
四、無聲評價與有聲評價相結合
課堂教學的評價不應局限于有聲評價,多樣的無聲評價更具有啟迪學生思維、傳遞情感的魅力。[2]教師在課堂中,總是會不自覺地運用各種體態語,無聲評價也就是課堂中教師運用自己的體態語對學生進行評價。比如,當學生對自己的回答沒有信心聲音細小的時候,教師可以用鼓勵的、充滿希望的眼神向學生示意,增加他回答問題的勇氣,這樣的鼓勵遠勝過言語的鼓勵。當學生回答正確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對其豎大拇指,可以避免像“你真棒”、“你真厲害”等詞語產生的單調重復性的感覺,還可以節省課堂時間。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于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向他示以微笑,或者走到他的身邊輕拍其肩膀,提醒他。教師應該在課堂中變化使用無聲評價與有聲評價,做到聲情并茂,體現語文教育的人文性。
五、分層評價
每個學生由于先天素質和后天的生活環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性格與認知能力,因而對語文文本的閱讀感受與解讀能力也不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評價標準是應該具有差異性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分層評價,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比如,對課文內容理解深入的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從多角度進行評價,拓展其思維的發展。而對那些對于課文理解有難度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努力尋求閃光點,大肆加以表揚,在評價中滲透對他們的期望。
參考文獻:
[1]丁美玲.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語文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研究,2009(149):116-117.
[2]陸怡玉.以評促學 詩意共生-小學女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有效性的思考[J].課堂經緯,2017(9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