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洪雙
摘要:加強財務管理,對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保障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在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對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起到阻礙作用,難以實現農民合作社長久健康發展。所以,針對此情況,應對財務管理制度予以健全,從而使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進程得以推進。文章以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意義為出發點,著重探討加強財務管理,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財務管理;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策略
在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農民合作社規模也在隨之不斷增大,農民合作社儼然已經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與改革。通過加強財務管理,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能夠切實促進農民合作社發展,使農民可以受到良好裨益,最終實現我國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一、財務管理在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財務管理是提升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必要前提。農民合作社最為顯著的標志為分配與財產之間的關系,以及責任的落實程度。所以,在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中,應切實加強對財務工作的管理,使其能夠為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提供有效幫助,以推動農民合作社的長遠發展與進步。再者,財務管理可以作為保障農民根本利益的有效措施。通過對財務管理內容的詳細記載,能夠反映出利益分配盈余,并能夠對農民實際利益起到一個保障作用。
財務管理是扶持農民合作社發展的重要條件,隨著需求的加大,我國對農民合作社的投資力度也在不斷增大,針對農民合作社信貸以及金融等方面,都逐漸開放了扶持政策,其目的在于對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推動。所以說,做好財務管理工作,貫徹國家扶持政策,務必要以財務管理制度健全為關鍵點,從而為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提供切實有效保障。
二、加強財務管理,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策略
若想切實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就應加強對財務的管理,可以通過扎實財務管理基礎、規范財務管理機制、實行委托代理試點、重視資金監督檢查等方面,來全面促進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的科學合理性,使農民合作社得到良好發展。加強財務管理,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策略,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
(一)扎實財務管理基礎
扎實財務管理基礎,可以體現在許多方面,如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以及強化財務管理制度等。對培養工作人員財務管理能力來說,應將農民合作社相關會計核算方法印制出來,使其在合作社中得到廣泛運用,將其中典型財務處理步驟視為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模板,讓相關工作人員能夠以此作為重要輔助,以提升財務管理人員工作效率與質量,使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深入落實。并且,還應提升工作人員管理意識,引導農民合作社樹立良好的管理理念,以提高農民合作社財務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使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能可以得到有效發揮,促進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的有效性,以彰顯出財務管理對農民合作社長遠發展的積極價值。
再者,應對財務管理的目標予以明確,并針對于投資的力度,實現對其的科學管理。對收支情況進行有效論證與探析,從而使農民合作社的收入與支出的內容可以獲得完善。并且,應提出相關財務管理的水平,以促進核算工作的有效發揮,使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質量與效率獲得提高,最終使財務管理的目標能夠得以實現。
除此之外,也應重視對財物管理體系的建立,一方面應建立輔導員體系,發揮農經團隊作用,選擇專業能力較強,管理經驗較豐富的輔導員,和農民合作社共同實施業務指導,以使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獲得切實提升。另一方面,應重視核算機制的建立。讓會計能夠對財務賬目開展記賬工作,使其能夠對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提供良好輔助。
在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中,應對財務管理中的各種制度予以完善,使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有制度可依。具體來說,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完善,應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標準,保障該制度具備一定操作性與實用性,全面貫徹財務收入管理,以及預決算管理等,進而使農民合作社資金的可靠與安全性獲得保障。再者,還應落實好資產清查與登記等制度的完善,使農民合作社資產完整性得到保障。
(二)規范財務管理機制
農民合作社應規范財務管理機制,設置相關管理崗位,如會計、以及出納等,會計可針對實際業務需求,對合作社委托的工作加以落實,以實現對財務的有效記錄。出納則應由專業人員勝任,切勿由管理者兼任,并保障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尤其是出納與會計等職位,最好具備從業資格證(雖然國家已取消會計證),才能滿足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實際要求,最終實現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
另外,在財務管理中,對財務管理機制的規范,有利于為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營造良好工作環境,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中一絲不茍。另外,應加大對農民合作社的補助,以促進農民合作社的合理有序運行。并且,也應注重對農民合作社的監督,關注其資金的流向,以從根源上避免財務問題的出現。對于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的不合理現象,應嚴格的追究其責任,并對農民合作社所提供的各項財務信息進行充分審核,以促進農民合作社收入與支出兩者之間的相對平衡。
再者,對于資金審批程序也應予以規范。資金收入務必要及時入賬,而出納與會計要進行及時對賬,避免“小金庫”,以及“不入賬”現象的發生,不論哪種支出,都應做好審批工作,對于重大項目的審批工作來說,應由管理團隊共同探討決定,以防止侵占以及貪污等問題的出現。同時,還應完善責任追究制度,以對某些不合理行為起到抑制作用。
對票據的管理與規范也十分重要。對此,財務部門應負責對票據格式的設計與種類監制。稅務部門應強化銷售監管工作,對銷售發票予以規范,而后秉承著“先試行,后推廣”的理念,促進其在實際應用中的不斷深入。
(三)實行委托代理試點
對委托代理試點實行來說,要求配備專業會計工作人員,制定相關賬簿以及財務步驟等,使委托代理試點能夠具備良好效用。并且,針對某些獨立設置專業會計人員的農民合作社,應秉承民主原則,實施委托代理核算工作,組織會計人員進行財務賬目的代理記載,使委托代理試點財務管理工作能夠落實到實處。同時,通過對委托代理試點的實行,能夠有效提高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原本財務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得到抑制與改善,從而真正實現對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推動作用。
(四)重視資金監督檢查
目前,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雖得到一定落實,但在監督與檢查方面,仍然有許多消極因素,阻礙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進程。如管理者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的不足,以及實際管理水平的滯后性,都對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產生了嚴重影響。對此,在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中,應重視對資金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并對財務支出狀況進行有效記載,使財務管理內容能夠實現透明化、真實化。另外,通過對資金檢查與監督工作的重視,也有助于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監督,使工作人員能夠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最終發揮出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對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推動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農民合作社的財務管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造成資金流失現象頻頻發生。所以,應對其進行有效管理,使農民合作社能夠全面貫徹相關制度要求,實現農民合作社財務的有效管理。并且,應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使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做到有制度可依,還應重視對資金的監督與檢查工作,以推動財務管理工作進程。另外,還應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管理意識,使其所具備的工作素質能夠滿足實際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從而真正實現對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推動作用,使農民合作社獲得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敏.以財務規范為核心促進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合作社規范財務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民合作社,2016(12).
[2]朱水玉.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規范化問題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06).
[3]張文忠.加強財務管理推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J].才智,2013(24).
[4]尹燕安.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3.
(作者單位:山東省禹城市安仁政府經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