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慶
摘 要 對于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來說,課堂引導教學是教育的開始,也是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階段。道德和法治相較于其他課本來說,顯得更加抽象,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當盡可能多的挖掘并創新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重視度,在教學時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學生自主探求的方式來讓道德和法治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
關鍵詞 道德;法治;實用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088-01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擴展和提升,相關教育部門對初中學生在道德和法治上的由于也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我國的發展逐漸壯大,經濟水平和各方面的發展都在不斷進步著。隨之而來的,是教師和家長的目光都在慢慢的長遠化。在新課程改革之前,無論是教師還家長都過于重視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基本忽略了針對于學生的得到和法治教學。但在新課程改革之后,隨著社會的需求和環境,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法律和得到意識的培養,他學生能做到德才兼備,同時懂得基本法律內容,以此約束別人和保護自己。加上初中學生證處于一種社會認知和意識初養成的階段,很容易在正確的道德觀上出現偏差,因此,這個時候時期對于初中生而言是絕對重要的。教師和家長應一起在這個階段中對學生加以引導教育,約束。不能等學生養成不好的習慣造成惡劣影響后再加以關注。所以本文將針對于初中生道德與法律的優化和研究做出淺談。
一、初中道德和法治的現狀研究
(一)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根據很多相關人員對于初中生道德和法治的需求研究,有很多學生對于所在學校的相關教育感到不滿意,很多學生都說學校提供的教學內容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感覺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很大影響和相關性,只有極少的學生覺得道德和法治課對他們有所幫助。
(二)教學內容過于表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指標,已經對我國現在的教育明確提出了改進方式,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采用老舊的傳統教學方式,只通過課本和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講解,對于教學的內容僅僅停留在書本里,很多教師因為思想過于老套,就首先會導致教師自身的思維和教學意識過于傳統。他們認為初中學生最重要的是學好數理化這些主要科目,來為升學做準備,而不是道德和法治這些相對抽象的學科。
二、初中校園道德與法治教育的不足
(一)缺乏教育素材
經過研究發現,現在很多初中還在采用《道德與法制》的專用教材,但是這本教材實際已經不具備太大的教學意義和內容。因此,教師應多多挖掘素材,以便于緊跟時代,順應社會發展。
(二)缺乏重要性的認知
現在很多學校對于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由于過于表面,教師教學過于隨性,而使得學生沒有意識到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缺少新鮮素材來和結合相關的法治內容,因此學生即是知道了法規,也無法了解它們的實用性,長此以往會覺得教學內容假大空,從而不給于重視。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的研究與實踐
(一)以新型教學提升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
我國的傳統教學模式一直是以課本主,教師為主導者來進行的,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晉升和發展,初中學生越來越多元化,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而道德與法治是對學生教育成長培養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必須引進新思維和創新的教學方式,不要再把學生的思維認知局限在一本課本或一間教室內。比如,教師在講解《珍視生命》這節課程時,就可以引入適合學生觀看的社會案例,比如有人因酒駕和釀成車禍等等,學生在看到實際案例時才會感受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利人利已,同樣也會在生活中提醒身邊的人該怎么做,由此而加深自己對道德和法律的認知。
(二)豐富教學內容加深學生意識
由于我國初中現有法律教材的尚不完善,因此學生很難在固定的內容學到更多有利于自己和社會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自身經驗平時的所見所聞,將他們匯總,選擇,最后融入進小學中,比如學習完課程《敬畏生命》后,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該如何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相關內容一定是學生感興趣的,可以告訴學生現在很多地方對動物的殘害和獵殺行為,以及對大自然的影響。學生由此加深對相關法律的理解,并在今后碰到類似情況加以運用,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三)注重道德和法治在生活中的運用
道德和法治的教學絕不僅僅是停留在課堂和期末考試上的,道德和法治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利害關系,而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來在生活中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教師要時刻加深學生對法治的認知,引導他們將所學運用進生活里,比如當自己的照片被陌生人發在公開場合的時候,這就侵犯的肖像權,當學生和家長在進行日常購物時,發現所購買的產品出現過期或腐爛情況,也可以通過法治來為自己維權。由此來減少自身的損失和危害。我國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享受法律,以及監督不法行為,為我國的發展與強大出一份力。
最后,初中生在初中階段正是屬于人格發展與培養的重要階段,很多意識、行為、舉動、三觀都是在這個時期養成的。因此,對于能否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健康,正確,擁有完善價值觀的人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要不斷強化學生對道德與法律的意識和認知,對身邊有利于學生的素材進行充分挖掘,運用,為他們創建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學環境,讓他們真的可以吸收并在生活中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