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彬
摘 要 初中語文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是促進發展、減輕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體現。本文從情感教育,關注學生發展;靈活處理,適當拓展文本;重視過程,優化課堂結構三方面入手談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133-01
一、情感教育,關注學生發展
情感是語文教學中課堂活躍的重要因素。要上好每一堂語文課,就必須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要求語文教師有正確的學生觀,給課堂注入積極的情感因素,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一)語文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一定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并堅信每一位學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成才的,更要相信學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關注的對象,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積極情感對語文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
古人言:親其師而信其道。充分說明了教育效果與師生感情的關系。教師對學生的各種愛等積極情感必然能激發出學生對老師的尊敬與喜愛等積極的態度,和愿意同老師接近的交往傾向。教師愉快、樂觀的情緒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學生也快樂起來,讓學生感到與老師的交往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從而樂于與老師交往,喜歡聽老師的課。學生有了問題敢于與老師請教討論。這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得到大大的提升。所以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滲透著積極的情感。無論是教師本身的情感還是關注學生的情感,在教學過程當中,這種情感式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語文教師應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我喜歡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微笑著給學生講課。把一切不順心的事拋在語文課堂外,絕不夾帶任何不良情緒給學生上課。這樣最直接的目的是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可以拓展學生思維,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同時也可培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更容易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給問題的解決奠定了基礎。
二、靈活處理,適當拓展文本
有了文本這塊大基石后,我們就可以此為中介、參照物。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層次的學生和教師的特點與需要靈活處理、適當拓展,進行個性化、生活化、活動化二度加工。
(一)抓文本的空白點進行拓展
比如語文老師非常熟悉的一篇課文《愛蓮說》,作者說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蓮,花之君子者也。”教師就可以在此處引導:利用同樣的句式,讓學生說出對其他事物的印象。
(二)從學生生活的相關點設計訓練
將《教學大綱》與《新課標》進對比,我們會發現新課程刪減了許多陳舊的、離學生生活較遠的內容,補充了與學生經驗世界、想象世界密切聯系的內容。“新課堂”是學生現實生活、未來生活的鏡子;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書本世界的紐帶。但是,生活賜給語文學習的資源是零碎的、偶然的、流動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活動中就應該思考:學生在有關本節課的知識點方面已經積累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哪些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鋪墊,讓學生從事哪些實踐活動可以強化對課堂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發現生活與語文的相關點。
(三)從各個學科的連接點挖掘聯系
一般學科與其他學科都有一定的聯系,比如:以“春天”為主題的單元,有找春天、畫春天、誦春天、唱春天等版塊。語文老師就可以和美術老師和音樂老師聯系,進行相互補充、延伸、拓展。但有一個原則不能忽視,以語文拓展為例,找學科的聯系點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而不是給語文附加上一些其他學科的任務。
三、重視過程,優化課堂結構
課堂結構優化就是一個系統工程,比如課堂內容的優化、課堂環節的優化、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教學技術的優化、學生活動的優化,練習設計的優化等等。而每一個子系統又可以劃分得更細,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把課堂環節劃分為預習、導入、整體閱讀、討論訓練、總結等步驟。
(一)精心備課,優化教師的“講”
課前充分備好課是提高課堂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礎。備課不等于簡單的書寫教案。一節語文課,學習的內容不同,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關系程度不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不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學過程。
(二)轉變觀念,優化教師的“法”
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開放式的語文課堂。
(三)勤于反思,優化教師的“好”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每堂課后,教師應及時認真的進行課堂反思,總結歸納每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教學反思是一種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好辦法。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真正把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到實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嘗試性學習機會,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參與,積極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地學習中逐漸發展,以此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