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當前我國的糧食產量,特別是玉米產量在全球范圍內已經不占優勢,玉米的高產問題引起了我國農業專家學者的密切關注。其它農作物一樣,玉米的產量受到包括氣候、種植條件、品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氣候條件,所以相關的玉米高產研究人員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環境對玉米品種的影響降到最低,或者說,在合適的地理環境和玉米種植區種植與當地種植條件相適應的玉米品種,并通過生物技術對玉米品種進行優化與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對玉米高產穩定綜合配套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玉米高產穩產栽培種植技術分類
1.1在適宜的土地進行雜種的種植技術。要想保證玉米的穩定高產。首先需要玉米的種植農民選擇合適的土地和氣候種植玉米,不同的玉米雜交品種的種植條件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玉米雜交品種研究人員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提升玉米的產量。與傳統的玉米種質相比,雜交品種有產量優勢。玉米的種植農民應該在對不同雜交品種的玉米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土地和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合當地進行種植的玉米雜交品種。根據種子各自不同的生長環境和生長特點,如果在同一快地里,種植三倒四種不同的雜交種子。其長出的種苗發芽情況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正是這種差異的出現,使雜交種子的優勢更加充分的發揮出來,通過這種優勢使玉米種在保苗開花期的延長以及果實質量方面起到高產的作用。
1.2種植單一玉米雜交種的立體種植技術
種植單一玉米雜交種的立體栽培技術所種植的雜交品種類型各不相同。而且在其種子的形狀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單一的玉米雜交種子可以使用這種技術實現大面積的種植。它能夠有效增加玉米與玉米之間在棒位葉位置的見光程度,并很好發揮了邊行優勢的效果。
2、確保玉米高產穩產的栽培技術要領
2.1對玉米種子進行精挑細選
玉米的品種對玉米產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選擇優質的和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雜交玉米品種可以有效為玉米產量提供保障,而品質較差的。和不適合當地條件的雜件玉米品種不僅不會降低玉米的產量,甚至可能會造成國家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所以玉米種植農民在對玉米種子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雜交品種,在確定玉米種植品種之后。就要求玉米種質人員盡量選擇形態飽滿的玉米種子。這是因為玉米種子飽滿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玉米植株的出芽率。而干癟的玉米種子的出芽率相對較低,也就是說,玉米的種植人員只有選擇優質的雜交品種以及,在對玉米種子進行精挑細選的基礎上,才能為玉米的穩產提供保障。
2.2對玉米種子進行合理的處理
在種子選好之后,要進行合理的處理,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浸泡、晾曬并用藥劑拌種,這幾道程序實施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玉米種子的發芽態勢得到保證,并適宜種子本身的特質。種子浸泡前要選擇晴朗天氣晾曬種子,大約需要晾曬三到四天,去除種子內的潮氣,同時促進殺菌,然后再將種子進行溫泡和冷浸,通過兩個過程對種子進行浸泡處理,浸泡時間要掌握在12~24小時之間,同時還要注意溫度的控制。也就是在溫湯浸泡時的溫度要控制在在55℃左右,還要注意的是浸泡后的種子要及時進行處理。不要隔夜。
2.3對玉米進行合理的密植
玉米種植密度是玉米種植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要根據玉米種植的自然環境和玉米種子本身的生長特性來確定種植密度。同時還要注意灌溉條件是否適宜種子的生長。并對植株密度較小的葉片。根據緊湊型品種密度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按要求實行寬窄行種植。
2.4在玉米苗期的栽培管理技術
玉米苗期的栽培管理是保證玉米健康生長并取得高產的重要手段。在苗期。為了避免天氣和土壤情況以及病蟲害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加強管理。及時解決苗期所出現的各類問題。從而為玉米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提供一個優良、健康的環境。首先。為了提高土壤效力,要對土壤進行整理。對土壤中存在的不利環境進行滅茬,主要是在種子種植的早期要進行深中耕。以促進種子根系的正常生長。然后是適時、合理、科學的施肥。注意施肥方法和施肥量。保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成分。接下來的環節就是定苗。要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及時定苗和補苗。確保成活苗的株數。最后的工作就是病蟲害防治,要及時發現病情,做到認真分析,有效防治。
2.5合理施肥并有效防治玉米病蟲害
在玉米施肥過程中。施肥的方法和時機是十分關鍵的,只有掌握好施肥的方法和時機,才能確保肥效的發揮,在苗期。需要施用有機肥、磷鉀肥和鋅肥。但注意這三種肥料要一次性施完;而在土壤肥力弱且施肥量少的種地。要采取“前重中輕”的方式進行合理施肥。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是玉米栽培管理的重點,玉米主要病蟲害有玉米螟、穗蚜、青枯病以及大小葉斑病等,在幼苗生長過程中要加強病蟲的測報,采取適合不同病種的不同防治方法。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作物玉米的產量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因此,在種植過程中必須不斷研究和創新種植技術和種植管理,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綜合配套措施。不斷提高玉米的產量。同時還要對土壤環境以及水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起來。提高玉米的種植產量及質量。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