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薛福霞
摘 要 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各種各樣的信息撲面而來。面對大量繁雜的信息,如何從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如何辨別真假信息,是每個現(xiàn)代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只有提高快速閱讀能力,才能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于是,多文本閱讀應運而生,為提高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提供了平臺。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該如何依托多文本,來提高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呢?筆者在多文本閱讀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三個方面。
關鍵詞 依托;多文本;提高;快速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180-01
一、轉變教學理念
我們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一般要花費一節(jié)課或兩節(jié)課的時間,精講一篇課文,這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常態(tài)。老師的講解占據(jù)的時間多,學生閱讀思考的時間少。小到生字新詞、品詞析句,大到布局謀篇,事無巨細,悉究本末。
多文本閱讀教學的出現(xiàn),對教師來說既是一次挑戰(zhàn),也是一個機遇。一節(jié)課里讀一群文章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教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有太多苛求。如果還是穿新鞋,走老路,勢必會讓多文本閱讀教學黯然失色。
如何依托多文本,來提高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呢?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一節(jié)課要閱讀3—5篇文本,除了課前預習外,課堂上,還要留出更多的時間供學生來閱讀,去思考,而教師呢?要適時地讓自己“躲”起來,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躲”起來,并不意味著教師就不管不問了,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備課時,要精心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可議論性;課堂上,要適時點撥、評價,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己發(fā)現(xiàn)。
二、改變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要改變。學生不僅僅是聽老師講,更主要的學習方式是自主閱讀、小組合作。
正如在游泳中才能學會游泳一樣,學生也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學會閱讀,在方法的運用中才能掌握方法,形成閱讀能力。例如:《不一樣的父愛》多文本閱讀課上,以《背影》為例子,引導學生運用六要素法和題目補充法來概括主要內容,運用旁批法來理解、感悟文本內涵,從而總結出了一種簡單易行的閱讀方法:
1.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章。
2.思: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六要素法或題目補充法)
3.畫:畫出讓你感受到父愛的語句,利用旁批法理解。(批語可以是賞析式、感悟式或拓展式)
讓學生遷移運用這種閱讀方法,自主閱讀《父親的謎語》和《鼾聲》兩篇文本。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會鞏固提高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學生在自主閱讀后進行小組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每個小組成員在自主閱讀時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再依據(jù)“閱讀單”交流,都有話可說。思維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會產(chǎn)生兩種甚至更多的思想火花;在碰撞中,還會對事物的認識更準確、更全面。
三、更新閱讀策略
(一)提速
多文本閱讀教學,一節(jié)課要閱讀3—5篇文章,有時文章的篇幅還很長,默讀、朗讀顯然已經(jīng)“力不從心”,需要粗讀、跳讀、瀏覽等快速閱讀方法的介入。盡管平時的閱讀教學偶爾也會用到瀏覽等閱讀方法,但是,沒有達到一定數(shù)量的練習,瀏覽的速度不會有實質上的提高。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隨著跳讀、瀏覽等閱讀方法的反復運用,不僅閱讀速度有所提升,閱讀數(shù)量有所增加,提取信息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二)對比
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對比閱讀是重要的閱讀策略之一。在對比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同一議題下的一組文章的相同點以及不同的側重點,對學生遷移到寫作上大有裨益。
1.異中求同。異中求同就是找出不同文本的共同點。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學生對比較的文本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探尋其共同點,領悟其規(guī)律性,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如:《不一樣的父愛》多文本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對比《背影》、《父親的謎語》、《鼾聲》三篇文章的相同之處,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了這三篇文章中,父愛都融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都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等細節(jié)描寫來表達父愛的。這時候,讓學生聯(lián)系親身經(jīng)歷,寫寫父愛,自然水到渠成。
2.同中求異。同中求異就是找出文本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是事實的差異,也可能是情感、觀點的差異,或者是表達方法的差異。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學生通過分析、解剖、探尋群文的差異之處,從而找出閱讀文本個性特征的方法。最后,讓學生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來寫一個事物。學生遷移運用學到的方法,自然是下筆如有神。
(三)整合
多文本閱讀的選文,一般都是在同一議題下選取的優(yōu)秀文本。很多文章所講的事情或討論的問題是相同的,但角度不同,或者呈現(xiàn)的是“碎片”,需要讀者自己去像拼圖那樣“拼裝”。如果在閱讀過每篇文本之后,再作為一個整體來看,便會加深認識。
隨著多文本閱讀教學這種新常態(tài)課堂的出現(xiàn),教師更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潛心鉆研,精心選文,凈心備課,用心上課。在多文本閱讀課上,切實提高自身和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教學相長,這是我們每一個奮戰(zhàn)在一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中小學多文本閱讀實踐研究專項課題《以“多文本閱讀”為依托,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研究》(立項編號:dwbyd1702082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