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琪
摘 要 繪本圖文并茂的特質決定了在繪本閱讀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閱讀,更要讓學生學會觀察、想象、猜測、表達。繪本不僅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還能讓學生感受美麗的熏陶,引發他們內心深處情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真情實感。
關鍵詞 閱讀興趣;觀察發現;猜測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252-01
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激發并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繪本本身的圖文并茂就足以吸引學生把它從頭到尾翻完,但如何指導學生精讀一本有價值的繪本,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
一、引導孩子學會觀察發現,培養孩子發現美的眼睛
在繪本閱讀指導中,筆者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圖畫中人物的表情,背景的色彩,周圍環境的變化等,然后去猜測他們的心情,揣摩作者的意圖。如在非常滑稽幽默的《小豬變形記》閱讀中,筆者先讓孩子自己充分的觀察畫面,根據畫面信息小組進行自由想象和交流,當孩子們觀察到滑稽、可愛的小豬用黑白顏料把自己染成斑馬后,又看到小豬和大象在一起,馬上就會猜想到后面的故事情節:哦,大象一定會用長長的鼻子去把水池里的水吸起來,然后噴灑到小豬身上,把小豬身上的顏料洗干凈……就這樣,筆者引導著孩子運用夸張的語言,繼續邊猜邊演繹小豬的所作所為,孩子們時而認真看圖,時而激情演繹、時而開懷大笑興趣高漲,在輕松愉快中感悟了故事的主題思想。其次,兒童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是圖形認知的敏感期。孩子在腦子里積累的圖像資料越豐富,他的想象也就越豐富,他的邏輯思維發展也就越健康。繪本以畫為主,字少而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非常符合低年級兒童早期的閱讀特點和習慣。
繪本閱讀堪稱為“無壓力閱讀”,學生不再被枯燥的拷問,不再被要求寫心得、寫佳句。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繪本的閱讀才會是分享的、體驗的。因此筆者認為繪本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更多是分享、是欣賞、是樂趣、是體驗……而不是反復地的要求孩子摘抄或者背誦好詞佳句,交流閱讀心得時間長了,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厭惡閱讀。
例如,教學《爺爺一定有辦法》時,筆者不但引導孩子觀察主畫面,還要觀察主畫面下方的小圖,這個繪本講的是爺爺用一塊藍色的布料給心愛的小孫子約瑟做了一條毯子,因為孫子約瑟不斷長大,而爺爺也不斷地將藍布改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紐扣。作者在大圖下方的配圖很有意思,教師在導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觀察老鼠家庭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作者要這么畫呢?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就一翻而過,忽略了約瑟家的地板下還住著幸福的小老鼠一家,小老鼠們用爺爺每次剪剩下的碎布料,做成了自己家里的桌布、窗簾、床單、衣服……布置了自己溫馨美好的小家庭。孩子們通過一塊藍色布料感受到了濃濃的爺孫之愛,也感受到了老鼠家庭的愛。在教師每一次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的時候,學生會在慢慢觀察中培養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天長日久,就會養成觀察細節的習慣,就會進一步理解文本,達到感受繪本作品的最高境界。
二、注意引導大膽猜測想象,培養孩子發散性的思維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引人入勝的曲折性和情節性。一本好的繪本也會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情節。因此,在繪本閱讀指導中,巧妙地抓住繪本的轉折處,設置懸疑,讓學生去猜測,就更能增加繪本閱讀的趣味性。筆者在教學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時,在鼠小弟碰到了海獅前可以讓學生猜猜它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你覺得故事會怎么發展?學生猜測完后,教師再繼續講述鼠小弟遇到了海獅,學生會讀得更有樂趣。在教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上文來猜測接下來小兔子將要說的話,并讓學生模仿小兔子的口氣和動作說一說、演一演,不僅增加了課堂氣氛的活躍性,也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繪本《蚯蚓日記》教學結束后,可以讓學生續編故事或仿寫故事,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生對這本繪本的認識,還開動了他們的小腦袋,進行了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張開了想象的翅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遨游天空。
三、重視繪本教學的課后延伸
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繪本教學如果僅局限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缺乏課后的延續性,那么會大大消弱繪本的教育作用。課堂上學生學習時間有限,學生們在課堂情景刺激下,思維活躍,捕捉大量信息,但有些信息還來不及整理或鞏固,如果教學過程、教學任務到此結束,很多資源就白白浪費了。趁著學生興趣尤在,筆者有意要求學生課后適當延伸,這對鞏固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比如,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寫太多文字不太現實,筆者要求她們課后將自己課上最喜歡或印象最深刻的情節用圖畫記錄。在學習了《我爸爸》《我媽媽》后,同學們激情高漲,情不自禁地聯系自己父母的言行而發表議論。課后,筆者就要求孩子們模仿繪本語言,把課堂上沒有講完的話寫下來,變成學生們自己的《我爸爸》《我媽媽》。有些學生寫到:“我媽媽化妝的樣子很美。”“我爸爸的駕駛技術棒極了,他經常開車帶我們到處去玩。”“我媽媽唱歌很好聽,像歌星一樣,她經常教我唱歌……我愛我的媽媽,我的媽媽也愛我。”
筆者覺得,繪本教學,不可能把這本書中所有的東西都教給孩子,我們只要做到教會孩子閱讀的方法,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最重要的。在繪本中,孩子們能夠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鳴點。在閱讀活動中讓筆者更深刻的體會到: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把握好時機,在繪本閱讀中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與良好的品質,讓孩子在閱讀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戴明娟.繪本閱讀,潤澤心靈的快樂之旅[J].小學教學參考,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