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方
林業種植過程中。育苗管理技術非常重要。苗木數量與質量都決定著其林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高低,尤其在育苗階段。有必要加以重視。本文對林業苗木育苗的管理及其技術進行相關分析。以期推動林業育苗工作更加規范化與專業化。
1苗木育苗地點的選擇
1.1苗木育苗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在土壤選擇上必須要選擇適合幼苗生長的地帶。一是要地勢平坦、方便排水與灌輸,還要選擇一些較為松軟的土壤,最好是沙土、黏土、鹽堿土等,在育苗前。可對相關地塊土壤進行加工改善,滿足苗木育苗對土壤的要求。
1.2根據育苗的種類來選擇土壤,比如:在種植針葉樹幼苗時,選擇的苗圃必須要平坦、表層要厚。同時滿足潮濕感、避風、光照等因素。在種植闊葉樹幼苗時。苗圃中的土壤也必須要厚重,具有避風、向陽等特征。在確定種植育苗苗圃之后,對苗圃中的環境種植特征相同的幼苗按播種區域、移植區域、無性繁殖區域、果苗區域進行分類,還可以將苗圃中的一小部分劃分出實驗區域。
1.3為了對育苗的苗圃實施有效的技術管理。應按照苗木的成長需要,對苗圃的道路、排水系統、建筑、房屋環境等進行合理的設置或改造。如果種植幼苗的苗圃處于風沙較強的地帶。應根據現實環境在苗圃中種植一些綠籬或設置成防護林地帶。
2育苗土管理技術
2.1首次開發育苗對土壤的管理。在培養幼苗時,需要為幼苗開辟一塊新的苗圃,在使用苗圃時應在前一年的夏季對苗圃進行翻土、耕地、耙糖。然后在每一年的秋季時分對苗圃進行翻耕。在第二年土地翻平后,才可以用苗圃孕育幼苗。用來孕育幼苗的苗圃每一年都需要在苗木出棚后翻耕,并對樹根、草根以及其他物件進行清理工作。
2.2改善育苗土壤。對種植土壤進行優化時。除了根據土壤的特征進行有機施肥外。還可以采用客土法。如果種植的土壤屬于沙土,可以加入一些混攪后的泥炭土來達到優化沙土土壤的目的,如果土壤屬于黏土。可以加入少量的沙土來改善土壤粘性;若土壤屬于酸性,可以融入一些草木炭與石炭,以此改善土壤的本質;如果使用的土壤屬于堿性土壤,可以加入大量的松林土與草炭土,讓土壤更具有通透性。
2.3育苗土壤消毒。在苗木育苗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殘留一些病菌,為防止幼苗受到病菌侵害,在幼苗種植時,要提前做好消毒滅菌的工作,這時可以根據不同的土壤使用不同的藥劑。如硫酸亞鐵等。如果土壤中存在害蟲時,可以根據害蟲的類型來選擇相應的殺蟲藥劑。確保為苗木育苗提供良好的土壤與生長環境。
2.4土壤施肥。在符合育苗條件的環境下對苗圃進行施肥時。應該根據苗圃的面積合理施肥。也可以根據土壤中的營養數值來確定使用的肥料的多少與劑量的大小,為苗圃的土壤提供充足的營養。解決幼苗營養不良的問題。在確定施肥的劑量時。應根據土壤的肥度、苗木種類進行科學配比。一般情況下,施肥數量為5000kg左右,畝。使用的肥料應是速效肥料。苗木都是以氮肥為主料。對于成長比較快的幼苗可以適當施加少量的鉀肥。
3播種育苗技術的探究
3.1種子的選擇與消毒環節。在播種之前應該對要種植的種子進行種子檢驗,從而確定種植的種子及種子的播種量,之后再采用藥劑拌種或者浸種,從而避免針葉樹育苗出現碎倒病。
3.2種子的相關處理工作以及催芽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冷水浸種、溫水浸種、高溫浸種、化學處理、機械搓傷和層積沙藏等幾種方式。冷水浸種主要是處理種粒比較小的榆樹和楊樹;而溫水浸種的水溫通常介于30攝氏度和D4攝氏度。主要用于對種皮比較厚的種子進行處理;在者高溫浸種水溫則在70攝氏度至90攝氏度莊要對種皮比較堅硬、質密而且透水性不好的種子進行處理。種皮分為油質和蠟質的種子。這種種子一般都會通過化學處理方法來解決,比如不容易發芽的漆樹種子可以采用濃度為60%的硫酸浸種半個小時,但是被硫酸浸過的所有種子都應該將其漂洗多次并且浸泡一段時間再播種。而機械搓傷處理方法主要用于種皮比較質密堅硬的種子,層積沙藏則適用于部分闊葉樹種和大部分針葉樹種的種子。
3.3播種育苗的恰當時間段分析。在播種育苗時。一般都會按照樹的類型與土壤的類型以及天氣的變化來確定。如果樹苗適合在春天成長且土壤的溫度是10攝氏度或者是5攝氏度的時候,那么樹苗的播種時間就比較適合早期播種:如果樹苗對晚霜、風沙、干旱地帶比較敏感時。這種樹苗的播種時間屬于晚播類型。此外,播種屬于晚期的樹苗應在秋冬季節土壤凍結之前進行播種。根據現實調查,楊樹、柳樹、榆樹或者桑樹等樹苗是屬于隨時采摘隨時播種的類型,但播種的時間不能超過8月中旬。
3.4運用現代化設備完成育苗工作。為提升林業育苗效率和質量,在現代化育苗中,將無紡布等現代設備當作育苗容器。由于無紡布的分解性較強,減少了對幼苗的進行二次移栽。促進了幼苗生長。
4結論
林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苗木育苗中應用的管理技術越來越有效果,在相關的管理下,育苗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如果林業要有更好的發展道路就要對苗木育苗實施有效合理的管理技術。這樣才能為林業帶來更大的利益才能推動林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