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明
【摘要】從三個部分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安全教育與措施進行分析。第一部分:學生傷害事故已成為當今社會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體育課教學安全是學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習、科學指導,降低體育課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確保體育課教學安全。第二部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網絡已成為當代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庫滿足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需求,但另一方面,由于網絡信息傳播的門檻過低,導致一些虛假不良信息泛濫,思想意識形態不夠成熟的學生很容易受這部分信息影響。第三部分:中小學校園具有人群密度大,人口低齡化,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自我逃生能力較差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所造成的后果將不堪設想。然而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的中小學校園中的消防安全現狀并不容樂觀,其中存在很多問題和弊端,消防安全隱患較多,必須盡快解決完善校園的消防安全系統。
【關鍵詞】中小學 安全教育 體育課 網絡安全 消防安全
⒈中學體育課中安全事故誘因
中學體育教學是由體育教師向學生傳授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能,以增強學生體質,塑造其健康體魄為其正常的學習生活奠定,并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意志、品格等的教育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應該看到,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各類不安全事故,既有客觀原因,同時也有安全教育缺乏等主觀原因。
(1)中學生體質的整體下降是造成中學體育教學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應該說,近幾年學生體質下降明顯,近幾年的新生軍訓中,我們都不難發現暈倒的學生越來越多,甚至周一的升旗儀式都有學生暈倒,學生身體素質之差可見一斑。體育活動本身即帶有一定的強度和危險性,對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而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是導致各種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體育教學過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由于體育教學自身所具有的特點,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實際上在近年來所發生的我國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事故中,由于客觀原因造成學生受傷、發生不安全事故的情況是存在的,但是深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卻可以發現,由于體育教學過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最終導致安全事件的發生的情況占到了絕大多數,因此,體育教學過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已經成為導致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2.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安全教育對策
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筆者認為,當前加強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措施,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
(1)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
①首先教師在教案中要有安全教育的內容。其次是研究學情,對于體質差,課堂紀律性差的學生要重點關注,盡量避免在體育課堂上發生不安全事故。
②課前認真檢查體育器材,對于久失修的器械,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器材、容易對學生造成意外傷害的器材,要逐一進行篩查。
③課的組織環節要嚴密,容易造成傷害的練習必須在教師的監控或幫扶之下進行練習。在體育教育教學中,給學生安排分組活動時候,要著重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的教育,做好相關安全保護措施,從而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
④做好課前的詢問工作,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安排好見習生,避免發生意外。
(2)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①上課時教師首先要檢查學生的著裝。要求學生穿運動裝,不攜帶尖銳物品,如小刀、鑰匙等、要注意學生證胸針等物品。
②上課紀律性。體育課特殊性在于室外,這給體育教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師要組織好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加鍛煉身體,這需要有嚴明的課堂紀律作為保證,可疼紀律的好壞決定了一節體育課是否能順利的進行。比如,在投擲鉛球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不能擅自離開隊伍,對于學生的地點、位置要進行嚴格規定,遠離危險區域,保證教育教學活動安全有序進行。投擲完后統一下達命令撿回器材。上課要聽從指揮,嚴禁學生嬉笑打鬧、嚴禁拿著器材隨意玩耍。
③上課場地要符合安全標準。場地平整,這是安全體育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前提,然后就是合理布局與利用場地器材。如,在體育教育教學時要檢查活動場地上有無小石塊、水果皮、冰糕棒等物品,防止由此而引發的不安全因素。再如,組織學生跳遠時,教師需要仔細檢查沙坑是否平整或者沙坑中有無小孩玩耍時留下的石塊等容易造成傷害的物品,避免不必要的安全傷害。
④體育教師在上課期間,要堅守自己的崗位,不得擅自離開教學活動場地,要有責任心,熱愛這份職業工作,擁有敬業、愛崗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稱職的體育教師。
⑤器材的擺放。器材的擺放要科學、合理。跑的項目中不要用球作標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標志物一旦學生觸及它,容易滾動而離開原有位置,可能會絆倒,更甚腳踩球造成嚴重的傷害事故此外,體育課后不宜將危險器材如鉛球、鐵餅、標槍等隨意擺放在操場上以方便下節課使用,以免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學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傷害。
⑥注意學生的心理因素。如果發現學生情緒低落時,不要強迫學生去做復雜的、競技性較強的項目。教師要與學生拉近情感距離,多觀察學生,多于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讓學生健康快樂的參加體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
⑦了解每個孩子的體質特點,因材施教。教師要盡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體質特點,根據全班學生的體質共同點來組織實施體育教學。教師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體質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開展教學活動。
總之,中學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體育教學的“頭等大事”,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將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來做好學生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教育工作,為學生負責、為自己負責,為祖國的未來負責。
⒈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
中小學生的思維往往較為活躍,對新事物充滿求知欲并且樂于其接受新的觀點來補充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在這段時期內,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很有可能會對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心思單純,對于信息的理解方式較為直觀,辨別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此外,不少學生會跟風學習網上所謂的潮流思想,盲目地追求個性,漠視傳統的價值觀念。由于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門檻極低以及對用戶隱私的充分保護,在這種虛擬的自由環境中,不少學生的思想會逐漸變得畸形,認為可以在網上隨便發表言論,即便有違道德或者法律也不會受到懲罰,還有一些人為博網上的關注度,大肆宣揚未經證實的虛假信息或者一些極端言論。學生對于網絡信息全盤接受的這種現象必將削弱“三觀”教育的目標和效果。
2.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研究發現,長期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的學生在三次元的人際交往能力一般都較差,這類人有極高的幾率產生孤獨、壓抑等消極的心理。不少學生更是熱衷于與虛擬世界的人建立感情,而對于現實世界的人際關系卻漠不關心。學生正處于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長期沉迷于網絡,必然會破壞原有生活的平衡,影響學生和諧開放的生活與學習方式,最終侵害他們的身心健康。此外,學生在網絡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甚至占用了寶貴的學習與實踐時間,主次顛倒。據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2011年發布的調出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有接近三成的青少年沾染網癮,有12%的青少年具有網癮傾向。學生因沉迷網絡游戲或社交軟件而荒廢學習,缺乏與人現實溝通交流的問題,這些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3.對學生道德意識的影響
網上信息大多帶有較強的個人思想色彩,并且有些未經科學驗證的信息也被一些人放在網上肆意傳播著,缺乏信息辨識能力的學生很容易就受這些信息的影響,導致學生傳統道德意識的缺失與三觀的陷落。
總之,學校一定要充分重視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如何最大化地發揮網絡的優勢,將其作為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陣地,是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做好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工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身心健康的發展。
1學校園的消防安全現狀分析
(1)人員密度大,安全通道少。現如今很多中小學校園在管理上都采用封閉或半封閉的方式進行管理,還有很多學生都是在校內的宿舍樓住宿,人員密度較大,并且室內往往堆積著大量的被褥、書籍。且床鋪多為聯通在一起的,床上掛滿衣物、蚊帳等易燃物,消防安全隱患較多。按照消防規定要求,這種人員密度較大的地方,必須要留置足夠的安全通道。但是學校出于對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考慮,常常會將消防安全通道出口封閉,以防止不法人員進入無抵抗能力的中小學生宿舍行竊。這樣以來,雖然學生的人身財產得到了加強和保護,但是卻增大了消防安全隱患。一旦宿舍樓發生火災,僅有的一兩個出口是很難滿足人員疏散需求的。事實上,在中小學校園中,不單單是宿舍樓的消防安全隱患較多,教學樓、辦公樓也都同樣如此,如人口密度較大,安全通道極少,消防安全設施不健全,滅火器材儲備不足,等等。
⑵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師生消防安全意識較低。一般中小學校園的消防安全工作大都是由校保安部門負責,但是在實際的消防管理工作中,校保安部門大都只是注重消防的硬件設施建設,而沒有進行相應的軟件建設。所謂軟件建設,就是指消防安全管理和教育。也就是說,大多數中小學校園內都設有消防栓等消防設施,但是會正確使用消防栓的人員卻寥寥無幾。另外,教師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較低,認為學校這種機構不會發生火災,因而對消防知識和技能不夠重視,也沒有給學生傳遞正確的消防知識,全校師生的整體消防意識都淡薄。一旦發生火災,師生既不會用消防栓,也不懂如何報警和逃生。這樣的消防安全管理現狀令人堪憂。
⑶其他問題。除了上述兩種問題以外,中小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種,例如校園建筑本身所隱藏的各種先天性火災隱患,消防器材的各種問題,消防安全教育的確實,消防安全管理機制的不足,等等。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校園消防安全問題,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2.中小學校園消防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⑴建立健全的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機制
在我國,中小學校園的數量較多,必須要進行統一的管理,才能全面有效的提高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門必須要重視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將這項工作納入教育管理工作中去,建立專門的管理制度,對中小學校園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部署規劃和檢查評比,促使各中小學領導也都重視起校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次,中小學學校也應該將消防管理工作納入日常工作管理中去,并成立專門的負責小組,重點對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進行監督管理。
⑵因地制宜解決消防設施
由于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所有的財政資金都是由教育部撥款而來,一些私立學校更是直接由學校董事撥款,相對來講,很多學校要想建立起完整系統的消防安全系統顯然不太可能。但是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學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條件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解決消防設施問題。比如,在學校頂樓砌筑一定的水池作為消防水箱,尤其是在宿舍頂樓上。另外,還可以結合學校的綠化基礎設施建設,配置一定的水泵,并與當地供水部門做好協商工作,保證供水的及時和可靠。另外,對于學校目前現有的消防器材,必須要加強保養維護,最大程度的保證其能夠維持在正常運行狀態下。另外,單單解決消防設施問題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必須要有人會使用這些消防器材或消防設施,才能在發生火災時充分發揮其消防作用。為此,還必須要對教師職工進行消防器材使用知識培訓,使校園內的成年人能夠正確熟練的使用消防器材與消防設施,避免這些設施或器材淪為擺設。
⑶強建筑設計的防火設計審核
在我國現行的建筑設計規范手冊上,都有明確的規定在建筑修建或改造時,都要充分考慮到建筑的防火性能。對于不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設計,則不得采用實施。在中小學校園建筑設計中,必須要加強對其防火設計的審核,要求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耐火等級都要達到相關要求。對于舊建筑,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改造。如拆除一些易燃的建筑,或者封閉一些易引起火勢蔓延的孔洞,等等。對于新建的建筑,則必須要嚴格按照現有建筑消防規定的要求進行建造設計。并配備齊全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保留足夠的安全通道,安裝應急指示燈和緊急疏散標志,設立消防報警系統和火災自動滅火系統,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本身的消防能力。在室內裝修時,盡量避免使用易燃材料作為裝修材料,電氣線路鋪設時,要保證電線的質量,并加強線路的安裝質量控制管理。
(4)做好消防知識宣傳教育工作
針對當前中小學師生都對消防知識的了解不夠全面這一問題,必須要加強教育宣傳,使所有教師都能明確校園內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時還要熟練掌握逃生技巧,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夠引導學生正確逃生。除此之外,還要對中小學生進行消防知識強化教育,使其從小就認識到消防的重要性,并學習一些火災逃生技巧和基本常識??梢詫⑾腊踩R教育作為一門課程進行教學,通過開展活動或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全面掌握相關的消防知識。
(5)消防部門應當擔負起監督職責
作為消防工作的專業單位,消防部門必須要對本地的所有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在工作中應該將學校列為重點監督管理對象,尤其是中小學學校,更應該加強監督管理,對其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和處理,并且最好將學校的所有消防情況記錄在案,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實施救援。另外,消防部門還應該深入到學校中為學生們講解消防知識,和基本的逃生常識,使其能夠提高自我救助能力。
綜上所述,中小學校園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校園的火災安全隱患和消防體系缺陷都是影響中小學校園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面對當前校園消防安全現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必須要引起有關教育部門和校園領導的重視,并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做好教育宣傳工作.并且要加大各地消防部門對校園的監督力度,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
安全是家庭幸福,社會穩定的前提。搞好安全工作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每個正直、真誠人的本分工作。當前,學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在安全防范教育和管理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要遵循一定原則,采取多種措施,切實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學生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是個既熟悉又模糊的詞。“安全”盡管是年年講、月月講、天天掛在嘴邊的永不過時的話題,但還是停留在過去一些狹隘的思維認識上。“重視安全”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境界。
是否開展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是否以人為本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否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是衡量一個學生素質是否全面的重要標志之一。學校應將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之中,充分發揮教育的安全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其安全防范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做到與時代要求相結合、與學生需求相結合、與自身建設發展相結合,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順利發展、為社會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