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維信,潘星屹,李文然
(中國重汽集團濟南特種車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22)
某車輛行駛過程中出現(xiàn)油位一直顯示為0的問題。接到通知后,我司十分重視,立即安排技術服務人員到現(xiàn)場檢查處理,初步判斷為燃油傳感器失效導致燃油表顯示異常。為保證客戶車輛正常運行,我司技術服務人員對故障車輛的燃油傳感器進行更換。更換后,故障消除,儀表正常顯示油位信息。損壞的燃油傳感器被取回公司,并對該件進行了故障分析。
針對燃油傳感器失效的問題,構建燃油傳感器失效故障樹如圖1所示。
圖1 燃油傳感器失效故障樹
1)X1—油浮子卡滯 對故障件進行拆檢,油浮子上下移動正常,無卡滯現(xiàn)象,故此原因排除。
2)X2—信號線破股斷開 用萬用表進行測量,線路導通,連接正常,故此原因可以排除。
3)X3—信號線脫焊 對傳感器信號線焊接部位進行檢查,焊點正常,連接牢固,無脫焊等現(xiàn)象,故此原因可以排除。
4)X4—印制信號線斷路 用萬用表對印制信號線引線1和2進行檢測,線路導通,故此原因可以排除。
5)X6—電阻故障 肉眼查看線路板各電阻焊接牢靠,并用萬用表測量各個電阻阻值,阻值正常,此原因可以排除。
6)X5—干簧管損壞 故障件測試如圖2所示。用萬用表檢測失效燃油傳感器的電阻,浮子上下移動時,各個位置點的輸出電阻保持不變,均為4.4 Ω(技術要求為:隨著油位的上升,輸出電阻逐漸增大,最高位置時,輸出電阻為180 Ω±12,在最低位置時,輸出電阻為:3 Ω±3),輸出電阻不符合技術要求。將燃油傳感器拆解,發(fā)現(xiàn)內(nèi)置電路板中,最底端位置的干簧管玻璃有一半破裂,損壞的干簧管如圖3所示。將損壞的干簧管剔除,重新焊接新的干簧管后,再次用萬用表進行檢測,浮子自下向上移動時,輸出電阻有規(guī)律地變大,最小為3.0 Ω,最大為179.7 Ω,如圖4所示,輸出電阻正常。因此最底端位置干簧管損壞失效是導致問題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圖2 故障件測試
圖3 損壞的干簧管
圖4 修復后檢測
此燃油傳感器為電阻式液位傳感器,其浮子干簧管式液位傳感器結構如圖5所示,由電子管和可沿軸上下移動的環(huán)狀浮子組成。浮子內(nèi)嵌有永久磁鐵,電子管內(nèi)裝有若干干簧管和電阻焊接而成的線路板。干簧管內(nèi)有磁簧開關。磁簧開關在正常狀態(tài)下是斷開的,當浮子靠近時,浮子內(nèi)嵌有的永久磁鐵將磁簧開關吸合導通;當永久磁鐵跟隨浮子離去時,磁簧開關即斷開。該電阻式液位傳感器就是利用浮子的上下移動,使永久磁鐵產(chǎn)生的磁場控制相關位置干簧管的通斷,進而改變有效電阻的數(shù)量,通過燃油傳感器輸出不同的阻值給儀表,從而體現(xiàn)油位的變化,電子管內(nèi)部線路板原理圖如圖6所示。圖6中,S1、S2……S17、S18、S19吸合時,用萬用表測量引線1和引線2兩端的電阻分別如下。
R1(燃油表顯示為0)
R1+R2
……
R1+R2+……R17
R1+R2+……R17+R18
R1+R2+……R17+R18+R19(燃油表顯示為滿位)
圖5 浮子干簧管式液位傳感器結構
圖6 電子管內(nèi)部線路板原理圖
分析原理圖:磁簧開關S1常吸合時,無論浮子在哪個位置,由電阻定律(R2……R18、R19組合的電阻和一根無電阻的理想導線并聯(lián),總電阻始終為0),等效電路始終如圖7所示,即有效電阻只有R1,所以用萬用表測得引線1和引線2兩端阻值始終為R1(燃油表顯示為0時的電阻),這與失效燃油傳感器的檢測結果一致。這就從理論上證明了:最低位置點干簧管損壞、常閉合,能夠?qū)е掠臀粋鞲衅魇А⒂臀皇冀K顯示為0。
圖7 S1常閉后等效電路
磁簧開關在正常狀態(tài)下是斷開的,管內(nèi)有惰性稀有氣體,目的是確保內(nèi)部接點與大氣隔絕,防止接點氧化和碳化后造成磁簧開關常閉合。而故障燃油傳感器位于底部第一位點的干簧管玻璃有一半破碎后,磁極接點慢慢地被氧化和碳化而變?yōu)槌N蠣顟B(tài),導致了磁簧開關S1常吸合、油位始終顯示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