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強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站在時代發展前沿和國家戰略高度,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等核心問題,從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論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高等教育領域一以貫之的集中體現,是習近平新時代思政觀一脈相承的創新發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從整體上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高等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才培養辯證法”,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扭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這一主線,突出以德育德這一關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更多充滿希望的青年生力軍。
要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我們黨的教育方針和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能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源源不斷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能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馳而不息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輸送人才,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最為重要的指標。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重大論斷。可以說,抓住了“四個服務”,就抓住了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的核心需求,就抓住了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要害。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只要我們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有成效,我們的大學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話語權”。
要扭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這一主線。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而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這一論述再次明確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養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再次呼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有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國高校的特色,又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勢”的重要論斷。應該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本身就是知識體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與綜合,不能讓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養變成彼此孤立的“兩張皮”,必須堅持辯證統一把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緊密結合起來,“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用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引領一流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使思想政治工作至柔至剛、滋潤萬物的精神力量融通教師的每一個課堂、貫穿學生的每一步成長,真正在全程、全員、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使學生努力成為棟梁之材。
要突出以德育德這一關鍵。歷數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培育高尚道德情操是每逢必講、每講必重的核心命題。作為“學校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人才培養辯證法的生動詮釋,此次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先后26次提到“德”字,其中既包括要求學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也包括要求教師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集中體現了“以德育德”的教育思想。教師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職業,承擔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使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課本到生活、從說法到做法的橋梁。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范性,想要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首先自己就要成為什么樣的教師。必須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導、規范、監督廣大教師做到“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教師才會成為學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人生楷模,幫助他們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等問題上形成伴隨一生的敬畏心和責任感,從而使溫潤的道德情感、正確的道德判斷和自覺的道德實踐,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永不褪色的生命底色。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