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閱讀鑒賞在語文教學中的分量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要有效指導學生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不但能正確地解答試卷中所設置的問題,還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愉悅感和成就感。
關鍵詞: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鑒賞教學;總結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0-0052-01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引導學生順著語言文字去細致探索精神和情感內核的過程,那么,引導學生閱讀鑒賞文學作品,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水平,從而使其準確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方法和情感。在語文閱讀鑒賞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讀,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
文學作品往往有其特定的寫作背景,而背景是情感生發的前提。所以,講解文學作品傳統的做法是教師將寫作的背景鋪陳開來,先設定和再現寫作的“大環境”,然后讓學生帶著已經設定好的情感“套子”去解讀文學作品。有些教師主觀上認為背景介紹越細致越有利于學生準確地解讀文學作品,殊不知,這種做法非常不利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解讀,也違背了文學作品鑒賞自身的規律。閱讀鑒賞正確的模式應該是先把文學作品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認知和理解作為鑒賞文學作品的前提。如果是簡單淺顯的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鑒賞的全過程,對于理解難度大的文學作品則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交流、質疑、解惑。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的初讀如同和一個陌生人從相識到相知的過程。在課堂上學生懷著激情渴望地閱讀著,帶著自信快樂地閱讀著,親近文本、走近文本,在不知不覺中克服了閱讀文學作品的畏難情緒。但是這僅僅完成了閱讀鑒賞的第一步,下一步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逐步把初步閱讀上升到鑒賞性閱讀的層面上。這時候,教師不要急于給學生介紹和總結大量的閱讀鑒賞術語,因為閱讀鑒賞術語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模糊而枯燥的,會使學生在被動接受信息的過程中漸漸地從心理上疏遠文本,導致與教學目標中的走近文本、理解文本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二、體驗,積累和總結閱讀的方法
閱讀鑒賞教學的第一步是大膽地把作品交給學生去鑒賞,并在鑒賞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找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癥結所在,加以引導和啟發。接下來,教師要以情感為基礎,引導學生積累和總結閱讀鑒賞的方法。在平時的閱讀鑒賞中,學生對小說非常感興趣,但是僅僅停留在閱讀的淺層樂趣上,一到答題的時候就覺得無從下手,沒有思路。有的學生說,我似乎是讀懂了作者的寫作意圖,也就是小說的主旨,但是卻無法用語言將其準確地表達出來,在答題中有嚴重的挫敗感。學生有“困”,就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點撥,讓學生走出閱讀鑒賞的迷茫。
例如,在小說的閱讀中,有一類題目是考查小說結尾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破題。考查結尾的作用和效果,其實是在考查小說三要素中的“情節”,換言之,就是考查結尾情節在小說中的作用或者藝術效果。然后,要給學生舉出具體典型的小說結尾方式來總結這類題型。小說的結尾方式有如魯迅《祝福》一樣的感傷式悲劇結尾,有如美國作家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一樣出人意料式結尾,也有喜劇式的小說結局,還有空白式的結局或稱之為戛然而止式的結局。對這幾種結尾方式,教師要先分析其表達的藝術效果,引導學生找到小說結尾流露出的情感共鳴。比如悲劇式的結局令人傷感、引人深思,從每個個體閱讀者的體驗來說,都不希望看到正義、真善美等一切美好的事物被毀滅掉,其實這也正是悲劇小說的意義所在,因為只有直面,才能引發人們的關注;對于戛然而止式的小說結尾,閱讀的體驗應該是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來豐富小說結局,也可以對小說進行藝術的再創造;而出人意料的小說結尾則會給讀者的心靈帶來強烈的震撼,引人深思、耐人尋味。閱讀情感體驗一定是要思索小說為什么會出現意外,其實思索的過程就是揭示小說主旨的過程。這類小說閱讀題型答題的切入點,首先應該是小說結尾閱讀的情感體驗,然后再引領學生把小說三要素和文本結合起來去分析探討小說結尾的作用和藝術效果,比如可以使得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生動,可以深化小說的主旨,可以使小說的環境更加典型等。當然,這是答題的大方向,學生還需要結合小說文本具體進行分析和考量。
總而言之,閱讀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有效的提示下準確而迅速地和作者的思想相融通。要想打破閱讀鑒賞中的種種思想阻礙,首先必須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把初讀的權利充分地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而教師則要協助學生規避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偏頗和誤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分析在閱讀中產生誤讀的原因。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以情感為基礎,逐步積累和總結閱讀的方法。正確有效的閱讀打開方式,應該是閱讀情感加入科學的方法和表述。當學生洞悉了文學作品的真諦后,不但能提升語文成績,還能激發閱讀興趣,從而在閱讀中真正體會到愉悅感和成就感。
參考文獻:
[1]蘇雯君.淺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課外語文,2016(05).
[2]裴蓬勃.尋找有效方法 改善閱讀教學[J].語文天地,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