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茂
(廣西新恒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8)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速公路采用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由于其材料性質,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溫度收縮或干縮開裂,引起面層反射裂縫,進而導致路面結構破壞?;旌鲜交鶎邮菍τ谥袊S玫娜嵝曰鶎蛹鞍雱傂曰鶎佣岢龅穆访娼Y構形式。本文擬定3種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結構,通過BISAR軟件進行路面應力、應變計算,研究不同混合式基層路面結構的力學性能,以期為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的設計、施工及養護提供思路和方案。
擬定三種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為計算模型,材料參數參考相關規范推薦值。路面結構及材料參數見表1、表2。

表1 路面結構類型表

表2 計算參數表
根據路面結構類型和計算參數的不同,荷載標準荷載模式的設計規范,即單軸雙套,單輪傳壓面當量圓直徑d=2、δ=21.3 cm,兩輪中心距離為1.5 d,軸荷載P=100 kN,輪胎地壓p=0.7 MPa,計算方案見圖1(a)。利用BISAR3.0彈性分層系統計算和分析軟件計算,假設夾層完全連續,在雙圓垂直均勻分布荷載作用下,最不利的應力和應變空間位置在道路橫斷面上,如圖1(b)所示。
應用BISAR3.0軟件進行計算,計算點位于雙圓中心處。各結構層層底彎拉應變、應力見表3、表4。


圖1 力學分析計算示意圖

表3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彎拉應變計算表

表4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彎拉應力計算表

圖2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彎拉應變沿路深對比圖

圖3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彎拉應力沿路深對比圖
由圖2、圖3可知:
(1)對三種混合基瀝青路面的彎拉應變最不利位置在雙圓中心18 cm處,且以結構二的彎拉應變最大。中面層層底小范圍內表現為壓應變。三種瀝青路面結構基層亦承受較大的彎拉應變,結構三由于底基層模量較小,其彎拉應變最大,結構一、二次之。因此,對于結構三,其結構下部材料對于抗彎拉能力的要求亦較高。
(2)三種結構在瀝青層表面均出現拉應力,但數量較小。結構二的下面層為拉應力,而結構一、三表現為壓應力。下基層、底基層表現為拉應力,且隨著深度的增加,拉應力逐漸增大,其中結構三的增幅最大??梢娀旌鲜交鶎勇访娼Y構二的抗拉開裂能力優于其他兩種結構。
使用BISAR3.0軟件計算,計算點位于雙圓的中心。各結構層層底的豎向應變和應力見表5和表6。

表5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豎向應變計算表

表6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垂直應力計算表

圖4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豎向應變沿路深對比圖

圖5 不同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垂直應力沿路深對比圖
由圖4、圖5可知:
在雙圓中心,三種瀝青路面結構豎向應變、垂直應力分布較為相似。從路表至基層,道路深度變大的同時,豎向壓應變相應地呈遞增狀態,且瀝青底部的壓應變為最大,其中結構二下面層底部壓應變最大,達148.8×10-6。在基層內部,豎向壓應變隨道路深度的增加相應逐漸減小。而三者應力大小基本相同。
(1)分析以上三種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結構內部的彎拉應力、應變以及豎向應力、應變可知,結構二的瀝青層底產生了較大的彎拉應變、應力,而結構一、三次之,說明混合式基層結構一、結構三的抗裂能力要優于結構二。三種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的路基頂面壓應變、應力基本相同,說明三種混合式基層瀝青路面結構整體抗變形能力相差不大。
(2)結構二采用級配碎石作為上基層,由于級配碎石是一種松散的粒狀材料,它能承受壓應力和剪應力,但不能承受拉伸應力。當半剛性基底的裂縫向上擴散到分級砂礫層時,因為它是疏松的,半剛性底基層裂縫的應力集中將沿著不同方向擴展,經過一定厚度的均勻擴散,可逐漸消除應力集中現象,從而達到良好的防反射裂縫效果。與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相比,使瀝青路面裂縫大為減少。
(3)級配碎石具有一定的吸水和排水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泥漿或砂漿的產生。結構二以級配碎石為上基層,基本可以防止泥漿或漿液病害的產生,從而有效地避免了網絡裂縫和早期的水害。
(4)結構一、三采用瀝青穩定碎石作為上基層,增加了瀝青層的總厚度,這有助于降低瀝青層底部的拉伸應力和應變,有助于防止和延緩反射裂紋的產生。半剛性基座底部的收縮裂紋反射到瀝青表面,需要通過較厚的瀝青層,可以延緩裂紋的發生。
(5)結構一、三有較厚的瀝青層,能有效延緩自由滲水時間,并能有效延緩“砂漿”或“泥漿”涌出瀝青路面結構層的時間,早期能有效延緩網狀裂縫的開裂。
基于BISAR軟件進行路面應力、應變計算可知,三種路面結構中,整體抗變形能力相差不大,結構一、結構三的抗裂能力要優于結構二。結構三由于底基層模量較小,對抗彎拉能力的要求亦較高。結構二采用級配碎石作為上基層,其應力擴散能力、排水功能和吸水功能較強,可有效防止反射裂縫、網狀裂縫和早期水損壞的產生。結構一、三具有較厚的瀝青層,亦可延緩反射裂縫的產生以及延緩早期網狀裂縫的產生。三種結構各有特點,在進行路面設計時,應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擇路面結構,以提高路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