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楠,丁 浩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31)
對于EPC市政項目而言,設計工作始終貫穿著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設計管控工作是市政工程EPC總承包項目管理中的重點,直接關系到項目的施工成本和實際工期。項目設計決定著工程的結構形式、驗收標準、材料選用等特征,同時也是項目實施過程中材料、設備采購和現場施工的前提。設計質量和設計進度的管理關系著項目整體質量和進度的好壞,所以EPC市政項目對設計的管控尤其重要。
EPC市政項目通俗來講就是業主將設計、采購、施工等工作統一交給總承包企業負責,這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總承包模式。發揮總承包商的設計、采購、施工三方的聯合優勢是EPC項目管理的關鍵核心,應盡可能地實現設計、采購、施工三個環節的銜接與配合,最大限度地融合各方優勢。
目前,國內很多市政項目都開始直接或間接地采用了EPC的運作模式,這些項目的設計工作基本都是由設計單位完成,但設計單位不參與工程的項目管理,同時施工單位也不會參與設計管理,這就造成了設計圖紙往往與工程實際有較大出入,更談不上經濟合理了。而EPC項目正是要融合設計、施工雙方優勢,實現工程項目的動態管理,保證設計圖紙能夠隨著工程的實際情況動態更新。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也可以隨時對設計作出修正。
綜上所述,設計工作貫穿著項目實施的全部過程,對設計的管控工作將是EPC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關鍵點。
在項目同業主簽訂EPC合同后,項目需按照合同工期要求制定項目總體計劃,總體計劃細分為項目設計、采購、施工計劃,這三個計劃相互制約、相互推進,設計計劃的實施進度是影響采購計劃與施工計劃實施和執行的前提和關鍵。因此,設計進度的管控工作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根據合同確定的竣工日期,項目需要倒排工期,制定項目整體施工計劃,并以此來安排設計、采購工作,要求設計單位的設計計劃必須符合項目施工進度的要求。
馬萊大道項目通過編制整體施工計劃并倒排設計工期,加強對設計計劃的管控,保證了施工計劃的順利實施,具體如圖1所示:

表1 施工設計計劃對比示意圖
項目部根據市政工程實際情況編制《設計進度管理辦法》,并納入到項目管理手冊中,將對設計進度的管理融入到項目日常管理中。
(2)項目建立設計代表辦公室,要求設計單位派設計代表常駐施工現場,加強現場施工與設計單位的溝通與配合,對現場問題能夠及時溝通。
馬萊大道項目在全線施工時占用村道過多,電力和通信設施存在大量的改路改線情況,并且存在圖紙與現場情況不符等現象,項目部多次組織駐工地設計代表查看現場情況,及時對設計圖紙進行修正,確保設計修訂工作不會對現場施工造成影響。
(3)組織召開月度設計座談會,集體討論計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分析原因、商議解決措施、明確責任人、制定目標節點,保障設計計劃的順利實施。
EPC項目屬于交鑰匙工程,業主賦予總承包商很大的權利,包括工程設計,這樣總承包商就承擔了更多的風險。設計工作是貫穿項目全過程的核心,而設計的質量關系到項目采購標準、成本控制、試運行驗收等工作的好壞,因此對設計質量的管理是項目規避風險的關鍵。
EPC總承包企業的優勢在于將常規項目的外部的被動控制轉變為項目內的各方自主溝通,能夠充分發揮設計、采購、施工三方集成的優勢,實現設計、采購與施工的深度融合,充分考慮項目后期施工的操作便利性,并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減少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變更和索賠,縮短項目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和項目效益。
在項目開工前,結合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對設計資料進行審核,把設計中與現場實際不符、缺項漏項、設計錯誤、設計碰撞等情況消滅在工程開工前,不僅能夠減少施工過程中進行圖紙更改的等待時間,杜絕返工現象,縮短施工工期,而且能夠有效減少施工材料的浪費,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圖審核主要包括對工程項目的現場匹配情況、材料選用、工程數量、結構形式、施工及質量要求的詳細設計圖和說明等內容,這也是設計階段質量控制的一個重點。
3.2.1 全面性審核
首先審核施工圖紙的完整性;其次要重點審核選用工藝的操作便利性和先進性以及項目整體布置的合理性,工程細目是否齊全,有無工程量遺漏,總體布置是否存在多方交叉和矛盾,是否符合業主的總體規劃。
3.2.2 設計總說明審核
重點對設計采用的標準、依據等是否能夠滿足項目質量要求進行審核,設計選取的施工工藝是否合理,選用的材料、設備是否先進、經濟,采用的技術標準是否能夠滿足工程需要。
3.2.3 施工階段圖紙審核
重點審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地形地貌的改變是否與施工圖沖突;施工圖采用標準是否符合現行的規范、標準要求;施工圖設計采用方案是否符合現場和施工的實際條件;選型、選材、造型、尺寸、節點等是否滿足質量要求。
3.2.4 審核施工圖預算和總投資預算
審查預算編制中工程量有無缺漏項,計算是否正確,定額的選用是否合理,各項計費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總投資預算是否在項目總概算控制范圍內。
3.2.5 審核設計圖中的其他要求
審核是否符合勘察提供的建設條件,是否滿足環境保護措施,是否滿足施工安全、衛生、勞動保護的要求。
通過對項目EPC合同的剖析,項目的設計費用僅占總承包項目合同額的5%,而合同額中60%~70%的工程費是由設計所確定的工程量消耗的,由此可見優化設計對整個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所以在不降低設計標準、不影響使用功能并確保合同工期、工程質量、投資控制的目標的前提下,需要加強對設計方案的優化,積極采用四新技術,充分考慮項目后期施工的便利性因素。
(1)項目瀝青上面層混合料骨料初步設計為玄武巖,由于欽州本地和周邊地區無玄武巖礦產區,最近的玄武巖產區為200 km外的湛江,骨料運輸成本高,而項目所在地50 km范圍內有骨料性能類似的輝綠巖石場,經分析,在未降低設計標準的情況下,對初設進行優化,瀝青上面層骨料由玄武巖優化為輝綠巖。
①優化前
粗集料的粒徑規格應符合《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中的規格尺寸。粗集料應該選用石質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磨耗性、抗沖擊性且近正方體顆粒的碎石,粒徑>2.36 mm。上面層采用玄武巖,中、下面層采用石灰巖等堿性石料,應選用反擊式破碎機軋制的碎石,若選用顎式破碎機軋制的碎石,則應嚴格控制細長扁平顆粒的含量,以確保粗集料的質量。
②優化后
粗集料的粒徑規格應符合《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中的規格尺寸。粗集料應該選用石質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磨耗性、抗沖擊性且近正方體顆粒的碎石,粒徑>2.36 mm。上面層采用優質輝綠巖,中、下面層采用石灰巖等堿性石料 ,應選用反擊式破碎機軋制的碎石,若選用顎式破碎機軋制的碎石,則應嚴格控制細長扁平顆粒的含量,以確保粗集料的質量。
(2)項目特殊路基換填和臺背回填材料初步設計為砂礫石,由于欽州本地和周邊地區沒有砂礫石,經分析對初設進行優化,優化為欽州本地資源豐富、成本低的碎石土;且初設中對碎石土沒有明確的摻配比例,經過優化,設計圖紙中明確了碎石∶土=7∶3的摻配比例,為項目后期施工優化提供了較大空間,如圖2所示。

(a)優化前

(b)優化后
(1)初步設計中跨江橋孔跨布置為(40+3×60+40)m連續箱梁,采用少支架施工法。施工圖設計中優化為采用在成橋狀態彎矩為零斷面斷開分段澆筑的方式施工,減少一次性澆筑搭設支架對河道的擁堵,同時也減少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澆筑的風險,如圖3所示。

圖3 現澆梁優化示意圖(單位:m)
(2)下埠江大橋主墩原設計10根2 m樁基,引橋橋墩每幅6根1.5 m樁基,優化后統一調整為1.8 m樁基,結合地勘資料,經過計算將引橋橋墩每幅6根樁基優化為3根樁基(原設計96根現優化為48根,樁基數量減少了一半),方便鋼筋籠的制作和鉆機施工,縮短了施工周期,如圖4所示。

圖4 樁基數量優化示意圖
(3)原設計下埠江大橋有4片高低蓋梁,經與設計院溝通優化后取消了蓋梁,降低了施工的難度,縮短了施工工期,如圖5所示。
(4)在初步設計方案中,兩座跨江橋的過渡墩承臺均位于江面水位之下,通過與建設單位、設計院溝通,調整到現況地面標高,降低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如圖6所示。

(a)優化前

(b)優化后圖5 橋梁蓋梁優化示意圖(單位:m)

(a)優化前

(b)優化后圖6 橋梁過渡墩承臺標高優化示意圖(單位:m)
在市政EPC總承包項目的設計過程中包含著許多的效益增長點,對設計工作的良好管控能夠為實現項目的利益增值提供更多機會。設計工作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項目實施的時效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而設計管控的水平對于設計的合理性乃至整個工程的質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工期控制均具有直接的影響。本文結合馬萊大道項目設計優化案例,對市政EPC總承包項目設計進度和質量的管理進行分析,為今后市政EPC項目的設計管理提供參考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