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乾
(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飛速發展,使得公路建設項目隨之增多,在修建公路的過程中,橋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些特殊的地段,需要建造較高的橋墩。鑒于此,應對高墩施工的關鍵技術及具體的實施要點加以了解和掌握,從而確保橋梁高墩的整體質量。
在公路橋梁工程中,橋墩的高度直接決定了施工的難易程度,實踐表明,越高的橋墩施工難度就越大。為確保橋梁高墩的整體質量,必須采取合理可靠的施工技術措施。對于橋梁高墩而言,由于墩身整體較高,所以無法通過直接組立模板的方式進行墩身混凝土澆筑,而是需要采用滑模或是翻模工藝來完成整個高墩的施工。正因如此,使得滑模、翻模成為橋梁高墩施工中的關鍵技術。采用滑模工藝施工的橋梁高墩,必須保證模板的滑升時間,否則可能會對混凝土的質量造成影響。同時滑模工藝的安全性較高,進度較快,能夠滿足工期的要求。而在翻模工藝中,由于關鍵的作業環節是以分層次的方式進行,因此施工過程中,基本不會對混凝土造成過大的擾動,有助于保證混凝土質量。采用翻模對高墩進行施工時,進度主要與墩身的高度有關。從這兩種工藝的分析上看,滑模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但其對質量控制的要求相對較高;翻模則可使混凝土的質量得到保障。所以,筆者建議,在對橋梁高墩進行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應當以翻模工藝作為首選。
為便于本文研究,下面以某公路橋梁工程為例,對高墩施工技術的應用及具體的實施要點進行分析。該橋梁上部結構采用的是T形連續梁,下部橋墩為Y形墩和圓形墩(雙柱式),其中2#、3#、4#、11#橋墩均為薄壁空心墩,高度分別為67 m、61 m、46 m和42 m;1#、5#和15#橋墩為實心Y形墩,高度分別為39 m、30 m和38 m;其余橋墩以圓形墩為主,還有部分高度低于30 m的實心Y形墩。
通過技術經濟性比選之后,最終確定高墩施工采用翻模工藝,模板為鋼模。由于橋墩的墩身高度較大,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凝土施工縫的數量,承臺一次澆筑成型,針對空心高墩加工制作三種高度的模板,分別為2.5 m、1.5 m和1.0 m。高墩底部首節澆筑的高度為2.5 m,按照隔板的布設情況,首層之上的每個澆筑層均按照2.25 m進行分層;實心高墩則按照5.0 m進行分層。施工中使用的鋼模面板厚度在5.0 mm以上。為確保墩身混凝土表面色澤的一致性,脫模劑選用液壓油。施工過程中,所有模板的裝拆均利用塔吊完成。
本工程中,高墩翻模是以塔吊作為主要的施工機械對大塊鋼模進行提升,施工人員在作業平臺上對模板進行裝拆、綁扎鋼筋及澆筑混凝土。墩柱底部2.5 m高度一次性施工,以上全部以4.0 m作為一個循環,對模板進行交替翻升,第三節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利用塔吊對作業平臺進行提升,并將第一節和第二節模板依次提升至第三節模板的上方進行安裝,就位后對模板進行校正,確認合格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按照這個過程不斷循環,直至達到墩頂為止。高墩翻模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高墩翻模施工工藝流程圖
2.3.1 鋼筋加工及安裝
墩身施工中使用的所有鋼筋全部在現場進行制作加工,主筋長9.0 m,按照尺寸切割完畢后,需要對連接端進行套絲,再用套筒進行連接。為便于墩身鋼筋安裝,可在墩身頂口處搭設臨時腳手架;可將主筋臨時堆放在墩底堅硬的地面上,隨后通過塔吊對鋼筋進行提升,每次兩根,由工人輔助安裝就位。
2.3.2 模板制作與組裝
用于高墩施工的模板必須具備較高的剛度和結構穩定性,這是最為基本的要求,同時為加快施工進度,模板應當便于拆卸,而且在拆模時,要減少模板及相關部件的損傷。本工程中使用的模板按照施工要求,統一進行制作,并集中運至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在對模板進行組裝前,質檢人員應當對模板的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進行組裝。大塊鋼模以塔吊進行提升,并以人工輔助安裝,內模與外模上的所有橫接縫和豎接縫全部做成平口,在模板組裝時,使用橡膠止漿,橡膠的厚度以3~5 mm左右為宜。由于高墩翻模施工中,大塊鋼模需要進行多次周轉,橡膠的使用除能夠防止混凝土漿液從模板的拼接縫隙中滲漏之外,還能避免模板變形和翹曲,有助于模板利用率的提升。
2.3.3 墩身混凝土施工
在施工現場內,利用罐車對混凝土進行水平運輸,并以塔吊對混凝土進行垂直運輸。由于混凝土每次的澆筑高度超過2.0 m,故此需要利用串筒輔助施工,避免離析現象的出現。墩身混凝土采用分層的方法進行現場澆注,每層厚度控制在30~50 cm。為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可由專人負責振搗,做到不過振、不漏振。當混凝土澆筑至頂層時,應使其略高于模板的頂部,這樣可以為后續的鑿毛處理提供有利條件。采用人工的方式對混凝土進行鑿毛,整個過程要輕微細致,要求鑿毛工人有一定的經驗,以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鑿毛時深度不宜過大,通常控制在10 mm以內為宜,應將混凝土表面上的浮漿及松軟層全部剔除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鑿毛時避免造成粗骨料松散,處理后可用清水進行沖洗,并使鑿毛面保持潔凈。
2.3.4 翻模施工
當混凝土表面經過鑿毛處理之后,便可開始下個循環的鋼筋綁扎,并在已完成澆筑的墩身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要求后,將下層模板拆除,在拆模的過程中,可由施工人員利用手動葫蘆完成,而上層的模板則保持不動,以此作為下節墩身模板的支撐點,將拆下的模板用鋼絲繩吊至上層模板上,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將模板表面粘附的殘余混凝土清理干凈,并均勻涂刷脫模劑,待鋼筋綁扎好以后,用塔吊將模板吊放就位,繼續進行混凝土澆筑,如此循環,直至達到設計高度為止。
2.3.5 墩身混凝土養護
高墩混凝土施工完畢后,應按照規范要求,及時進行養護。具體做法如下:拆除模板,使用塑料薄膜對墩身進行整體包裹,并按混凝土中摻入的摻合料種類,確定養護時間。
由于本工程為高墩施工,需要頻繁進行高空作業,因此,必須針對關鍵工序,采取合理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減少并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高墩施工安全、有序進行。
2.4.1 模板工程的安全措施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對模板進行安裝,不得隨意進行變動;安裝模板及其支撐系統時,應當設置臨時固定設施,防止模板傾覆;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必須具備足夠的剛度,支撐與連接桿必須牢固可靠。
(1)裝拆模板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站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進行操作,不得隨意對模板進行起吊,模板的安裝人員應配掛安全帶。
(2)模板的附屬設施應當齊全,若是存在損壞的情況,必須及時進行維修恢復。起吊模板前,應調整吊裝位置,并對繩索、卡具以及模板上的吊環進行檢查,起吊過程應當平穩,吊運時不得出現過大幅度的擺動,不得以人工的方式對大塊鋼模進行搬運。
(3)在高處進行模板拆除時,應當有專人負責指揮,并采取合理可靠的安全措施,同時在下方標示出作業區域范圍,不相關人員不得進入;拆下的模板和桿件應當及時運走,妥善堆放,拆除間隙時,應當對活動的模板及桿件進行固定,防止掉落或倒塌傷人。
2.4.2 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
在進行高處作業時,所有的材料都必須平穩堆放,不能妨礙正常的通行;工具使用完畢后,應當放入工具袋中,不得隨意亂放,以免墜落傷人;拆下的物件及未使用完的物料,應及時運走;在對物件進行傳遞時,不得拋擲。
總而言之,橋梁高墩施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由于其中涉及的內容較多,若是控制或處理不到位,很可能影響高墩的整體質量,從而對橋梁工程質量造成影響。為此,掌握高墩施工技術要點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還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