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敬


截至6月19日晚間,包括中國人壽、人保集團、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新華保險、中國再保險、天安財險、眾安在線在內的9家上市保險公司披露了其前5個月的保費收入情況。總體來看,2018年前5月壽險業務持續回暖,財險業務擴張勢頭普遍優于壽險。
其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再保險和天安財險保費增速取得雙位數增長,增幅分別為19.69%、17.62%、19.63%、16.45%;人保集團成為唯一一家同期原保險保費收入負增長的上市險企,其前5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404.68億元,同比減少0.24%;其子公司唯一實現增長的是人保財險,前5個月保費收入為1666.64億元,同比增長15.03%,不過其保費增速仍不敵同期平安財險保費增速15.77%;“壽險老大”中國人壽前5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3071億元,同比增長2.88%,其保費收入擺脫年初負增長態勢,進入正增長。
此外,新華保險、中國太平、眾安在線前5個月原保險保費分別是546.22億元、821.14億元、39.70億元。其中,新華保險、中國太平同比增速分別為8.90%、2.53%。中國太平子公司太平人壽、太平財險、太平養老原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0.2%、21.82%與2.17%;中國再保險營運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實現原保費收入約182.74億元,同比增長19.63%。
從5月單月表現來看,數據顯示,5月四大上市險企的保費繼續改善,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平、新華保險5月單月總保費分別同比增長3.8%、21.3%、16.0%、17.5%。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險企“開門紅”產品開局不利,增速為-17%,為近十年來的最低,在行業“艱難”時期,大公司保費情況遠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在渠道、產品、品牌方面的優勢凸顯。
在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王維逸看來,保險行業整體5月新單情況會有所回暖,原因在于前期費用投入的效果開始體現。“預計三季度起,各保險公司將進一步加強代理人布局,壽險行業進入費用投入、保障型產品占比提升、代理人數量和產能提升的正循環。”
截至6月20目收盤,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與中國太保分別下跌0.39%、1.96%、2.18%與3.19%;港股方面,中國再保險漲2.35%,中國財險漲0.45%,中國人壽漲0.23%,眾安在線跌0.1%,中國太保跌0.21%,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跌0.26%,新華保險跌0.28%,中國太平跌0.36%,中國平安跌0.39%。
對此,招商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鄭積沙認為,隨著資管新規落地,保險負債端有望全面受益;而稅延養老平臺的正式運行,中期看有望令行業規模保費增加5%、新單保費增長10%,加上監管的持續引導,短期內將提振市場情緒,中期看有望提高行業保費增速,長期則會推動行業發展,回歸本源業務。
操作上,他指出,當前保險板塊估值仍處于歷史底部,考慮到二季度開始的基本面逐步改善后的市場情緒修復,將傳導至板塊出現估值修復;同時,板塊長期受益政策強心劑,堅定看好板塊投資價值。
展望下半年,申萬宏源分析師王叢云指出,上市險企升級、布局的保障類產品開始放量,代理人逐步適應134號文下的宣傳話術和銷售邏輯,政策疊加之下,會倒逼行業回歸本源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中國人壽:前5個月保費收入3071億元
同比增長2.88%
中國人壽近日發布公告稱,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間,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人民幣3071億元,同比增長2.88%。
3月份以來,中國人壽保費一改年初保費負增長態勢,其保費同比增速小步加大。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今年前4個月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人民幣2759億元,同比增長2.79%。
中國人壽目前仍是壽險行業龍頭,但其正面臨其它公司的追趕。今年前5月,平安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437.79億元,較中國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差距633億元;1-4月,兩家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相差624億元。
根據保監會近日公布的保險行業1-4月保費數據,中國人壽在壽險行業市場份額為18.29%。
中國平安:前5個月保費收入3562.20億元
同比增長19.69%
截至5月31日,中國平安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62.20億元,同比增長19.69%。其中,財產險保費為1000.80億元,壽險保費為2437.79億元,養老險保費為108.98億元,健康險報復為14.61億元。
去年同期,平安財險、平安人壽、平安養老、平安健康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64.40億元、2017.48億元、86.03億元、8.20億元。
根據保監會公布的1-4月行業保費統計數據,中國平安在財險和壽險市場所占份額均排名第二,壽險市場份額為16.31%,財產險市場份額為20.26%。
中國太保:前5個月保費收入1610.08億元
同比增長17.62%
6月20日,中國太保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太平洋人壽、太平洋財險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期間累計原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104.68億元、505.40億元,中國太保累計保費收入1610.08億元,同比增長17.62%。
去年同期,中國太保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368.87億元,其中,太平洋壽險、太平洋財險分別實現保費937.46億元、431.41億元。
新華保險:前5個月保費收入546.22億元
同比增長8.90%。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新華保險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人民幣546.22萬元,同比增長8.90%。
5月單月,新華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76.19億元,受益于5月保費增長,該公司今年前5個月保費增幅較此前4個月保費增幅上漲1.28個百分點。2018年1月-4月,新華保險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人民幣470.03億元,同比增幅7.62%。
人保集團:前5個月保費收入2404.68億元
同比減少0.24%
今年前5月,人保財險、人保健康、人保壽險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66.64億元、88.84億元、649.20億元,人保集團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2404.68億元,同比減少0.24%。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去年同期,人保財險、人保健康、人保壽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448.86億元、180.63億元和781.18億元,累計保費收入為2410.67億元。
數據顯示人保集團為滬港兩地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原保險保費負增長的公司。其中,人保財險前5個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5.03%。平安財險前5個月保費增速超過人保財險,其原保險保費收入1000.80億元,同比增長15.77%。
人保財險前4個月保費同比增長16.29%,雖然仍是財產險行業“一哥”,但是其保費增速較前4個月保費增速16.29%、一季度保費增速19.81%,呈明顯下滑態勢。另據保監會近日公布的財產險行業保費收入情況,今年1-4月,人保財險市場份額為33.63%,平安財險市場份額為20.26%。
而健康險和人身險方面,人保健康和人保壽險均“拖”了人保集團保費收入的“后腿”,保費同比分別下降50.81%、16.89%。
中國太平:前5個月保費收入821.14億元
同比增長2.53%
6月13日,中國太平公布2018年1-5月保費收入。中國太平附屬太平人壽、太平財險及太平養老首5個月累計保費收入總計821.14億元,按年增長2.53%。
其中,太平人壽、太平財險、太平養老2018年前5個月累計保貲收入分別為693.17億元、102.81億元及25.17億元,按2017年同期分別增長0.2%,21.82%,2.17%。
中國再保險:前5個月保費收入182.74億元
同比增長19.63%
截至今年5月,中國再保險經由營運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所獲得的原保費收入總額約為182.74億元,同比增長19.63%。
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再保險經由營運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所獲得的原保費收入總額約為149.12億元,同比增長20.67%。
眾安在線:前5個月保費收入39.70億元
眾安在線6月19日晚間公布,2018年1-5月,公司所獲得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額約39.70億元,占2017年全年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額59.57億元的66.64%。
眾安在線去年9月登陸港交所,其上市后的首份“答卷”顯示,2017年保費總收入為59.54億元,同比增長74.7%。
西水股份:天安財險前5個月保費收入58.46億元
同比增長16.45%
西水股份近日發布公告稱,天安財險今年前5個月期間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71.05億元,比去年同期保費61.05億元增長16.38%。
西水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母公司作為投資控股型公司,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從事保險、貿易、投資管理等業務,其中控股子公司天安財險從事的保險業務收入占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0%以上,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