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6月29日,2018國際金融協會中國金融峰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簡稱IIF)在北京成功舉行。此次峰會以“開放促競爭,金融助發展”為主題,由即將迎來立行三十周年的興業銀行獨家贊助,并由該行旗下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興業研究”)承辦。
據了解,此次峰會吸引200余家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及外國駐華使館參會,圍繞全球經濟和政策,中國經濟展望,中國的金融開放與投資機會,債務與去杠桿、一帶一路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可持續發展與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七個主要話題展開討論。
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出席峰會并作開幕致辭。他表示,當前中國所發生的最重要變化莫過于進入了更加重視經濟發展質量的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勢必引起金融業的重大變革。中國經濟轉型創造了更多結構性機會,同時,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和逐步實現全覆蓋,將為中國金融業的穩健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
面對國內結構性去杠桿引發的對風險的擔憂,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峰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金融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是新常態邁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陣痛。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強、內需足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挑戰,關鍵是推動國內關鍵領域改革,特別是財稅體制改革,著力改善營商環境,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才能真正激發市場主體的信心,穩定市場預期,有效對沖外部風險,鞏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公司副總裁魯政委在參與“中國經濟展望”圓桌討論時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波動會加大,雙邊波動成為常態。本輪金融開放將是國際資本流動與人民幣匯率放開結合。資管新規打破剛兌,恢復市場正常的對價功能,讓銀行的報表更加夯實,對銀行業務而言,打破剛兌后將考驗銀行的投研能力,進入優勝劣汰的過程,部分銀行將通過自身的投研能力在市場中取勝。
中國金融學會綠金委副秘書長、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總經理羅施毅在“可持續發展與綠色金融”圓桌論壇上表示,興業銀行自2008年公開承諾采納赤道原則,參照這一國際黃金準則,結合監管要求和自身實際,建立并完善了社會環境風險管理體系,致力于為客戶和項目提供優質的綠色金融服務,近年來,該行進一步將赤道原則的工具和理念運用到“一帶一路”項目中去,有效避免了社會環境方面的風險。
興業數金公司監事長楊忠在“金融科技”圓桌論壇上表示,興業銀行成立30年來,堅持自主科技創新,并將掌握的核心系統建設等技術輸出給廣大中小銀行,成為國內銀行業最大的金融云服務商。未來是未知的世界,數字化轉型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興業數金公司致力于為中小銀行同業的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服務。
同時,此次峰會成功舉辦,也標志著以興業銀行為代表的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正以更加自信、穩健的步伐邁向國際金融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