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 要:農業作為我國各產業發展的基礎,一直是農業部門工作的重點,同時“三農”中農業的發展也與農民的生活、農業經濟的增長直接相關,對此為加快農業發展,相關部門加大了土地的整治力度,整治進行中農田水利的建設是工作的重點。所以,本文是以農田水利為切入點,分析其優化設計的方式。
關鍵詞:土地整治;農田水利;灌溉水源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4-0114-02
農田水利的設計,是相關部門參照農田所在區域的水文情況,收集相關資料后對現場實際勘察,綜合所有河流的信息后,在恰當的位置設計水利工程,從所有區域中選擇合理的灌溉水源,基于現有的情況選擇最佳的灌溉方式,以此為農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
1 土地整治與水利設施的設計要求
1.1 土地整治
這是指確定某個區域后,根據土地的整體規劃,進行土地的整理、復墾、開發等,并以此為平臺,實現農田、水利、道路、村鎮的綜合治理,改善農村現有的生產情況,優化生態環境建設,間接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其中,水利設施的設計,是充分發揮水里設施的作用,加快農業發展。
1.2 水利設施的設計要求
完成農田水利的設計后,應實現溝渠的自流,減少建設過程中使用的成本。由此,提出:設計進行期間,需為設計提供政策支持,并提供財政支持,以此加快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而政府也會制定扶植計劃;增加融資渠道,吸納人才,讓社會資金參與工程建設,調動當地人的積極性,而吸納人才,是用有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人才,給出最佳的設計方案,保證方案的科學;健全農田水利的管理機制,確定管理原則,增加監督的主體,使用節水的灌溉方式[1]。
2 農田水利的設計
設計某一農田種植區的水利設施或工程,是在區域內選擇適合的灌溉水源, 從多個灌溉方式中選擇最佳方式,優化灌溉溝渠、建筑物和工程的整體設計。
2.1 選擇最佳的灌溉水源
設計方案中灌溉水源的選擇,是把位置與質量作為選擇標準。對于位置,要求距離最短或是位于高處的水源,如此,可實現河流的自流灌溉,減少抽水設備的使用,同時,也要分析水源現有的結構,利用周圍的灌溉渠,控制項目建設使用的成本,為項目實施提供便利,且也要提高現有水源的綜合利用率,結合水源的分布情況,決定是否增加耕地,保證有足夠灌溉水渠的數量。對于質量,是檢測水質后判斷其是否被污染,項目開展的區域內,工作人員應了解地下水與地表水的基本情況,根據水量的多少,選擇使用的灌溉水源。
此外,灌溉水源選擇應注意的內容有:如果在水質檢測中發現有大量重金屬,這一水質不可用于農業灌溉;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地下水,以此減少水源抽取使用的成本,保護環境;設計單位選擇水源時,必須把真實情況作為前提,綜合利用多個調查數據,畫出準確的現狀圖等,對所有備選的水源逐一標注[2]。
2.2 選擇最佳的灌溉方式
設計方案內,可以有多個灌溉方式,包括擴噴灌、輪灌等,每種方式既有優勢也有劣勢,所以最佳方式的選擇是根據土地現有的地形以及土壤的質量等,分析每種方案的適用性,根據適用性的大小選擇。同時,要求完成最佳方案的設計時,參照灌溉制度和定額水量,以控制成本增加為目標,選擇適合的方案,保證土地整治的質量。
項目區內,工作人員會修整現有的水利設施,疏通已經擁堵的的水區,不再使用漫灌等類似的方式,避免水資源浪費,同時也提高了灌溉效率?,F很多項目區選擇的方式基本都為噴灌,噴灌具有高效、節水的特點,它可以用設定水量的70%或50%,完成田地灌溉,可在多個區域使用,所以,這一灌溉方式的使用,需考慮管線的變徑問題,通過控制變徑減少成本的投入。
2.3 設計灌排渠系,選擇渠道
水利設計方案可以根據田地所在的地形,選擇不同的灌排方式,比如平原地區,可讓灌水、排水相鄰,以此加快灌溉水的輸出速度,優化田間排水,若是丘陵地區,可把灌排統一,在兩端分別控制,提高水的利用。土地整治項目中,大部分區域田地的布置均為集中,連成大片區域,而某些地區因為地形等因素,田地的分布較為分散,所以,灌排渠的設計,必須貼合田地的基本情況,讓水利設施的使用效果最大化。同時,項目區內水里設施的使用,也可以在原有灌排系統的基礎上,適當修整,并根據農田對水利的需求,因地制宜,保證每塊農田都可以到灌溉水源,而確定基本的灌排系統后,也要把節水、節約耕地作為基本目標,修砌渠道,保持渠道的穩定,其襯砌材料的選擇應滿足防水的特點,控制渠道斷面的面積增大。另沖田溝渠系的布置,是根據山腳的走向設置排水渠,在山坡等位置,可設置兩用渠,開闊地區,可在田地中央布置兩用渠,以此控制水流的流動,保證灌溉效果。而如果在鹽堿地,灌排系應分成兩部分,渠系與排系,渠系選擇的位置是高處,利用水流向低處流動的勢能,加快水體流動,排系的位置在低處,這一分布方式下,可讓水流沖刷鹽堿地,洗去田地內過多的鹽堿。管排渠系的設計,必須遵守規范,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從全局的角度分析問題,科學規劃,以此滿足設計的高要求。如果項目區內,田地的分布分散,灌渠的設置有難度,設計人員可用修建蓄水池的方式灌溉,增加農田灌溉可以使用的水量,而若是某些位置是灌溉死角,可適當更新使用的灌溉設備[3]。
灌溉渠道有多個選擇,每個選擇都有利有弊,比如,U形渠,它的特點是有很強的輸水性,防止滲漏,但從設計到施工非常復雜,需要專業人員處理,增加使用的成本,梯形渠,占地面積較大,如果在易挖掘的環境下,可以直接挖出輸水渠道,使用的成本較少,矩形渠,其特特點是,占地面積較小,對使用的材料有很高的要求,使用的成本最多。因此,選擇渠道時,是考慮地形、土質等因素,保證選擇的渠道符合當地的基本需求,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2.4 設計建筑物工程
本小節中的建筑物是渠系建筑物,即過水建筑物,它所在的位置是溝渠的首部,以及渠、道路等的交叉位置,作用是優化輸水效果,把水量適當分散,保證田地有充足的灌溉水源。這類建筑大部分都是小型工程,包括節水閘、交叉建筑物、便民建筑物等,而如果渠道的位置有突然變化,也可以在相應的位置設置陡坡,這些建筑的設計只需簡單的設計方案與技術即可,只需建設使用后符合當地的基本情況,滿足小型農業的發展要求。
除四點外,設計方案中也包括排水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設計是否合理,直接決定水土是否有良好的保持效果。排水工程選擇的多樣化,是根據項目區內的土質、降水等,綜合布置排水網,使用地表水、地下水等,預防土地的旱澇,降低土地的鹽堿化。保證農業用水的安全,需考慮兩點,分別是控制暴雨對土地表層的破壞,優化水資源的供應。排水工程設計后可取得的效果是,把農田內多余的水分排出,保護土壤,避免土壤的水分流失,有效預防土壤的鹽堿化。另在項目區內,也會種植大量的綠色植被,用植被的固土與涵養水源的作用,加固土壤,涵養土壤中的水源。
3 農田水利的后期管護
所有農田水利設施設計結束并投入使用后,其可以充分發揮出農田水利設施的作用,優化土地整治,但要注意的是,水利設施使用一段時間后必須進行管護,以此保證水利設施的穩定,讓土地整治項目長期進行。其遵循的步驟如下:
3.1 明確管護的原則
水利工程的管理需遵循相應的原則,即誰受益、誰管護、誰管理,提出為實現工程的長期使用,保證項目區內所有群眾的利益;在管理維護中引入市場機制,調動管護者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把責任、權利、利益統一,確定工程管護各方的利益;因地制宜,尊重農民,保證水利設施的后期管護順利進行。
3.2 管護主體
確定管護原則后,且項目已經竣工,要求項目主導部門必須與項目區內的鄉鎮政府簽訂協議,把工程移交,移交過程中,把管護責任同樣轉交給鄉鎮政府,雙方通過合同內容的明確,確定雙方應承擔的責任。隨后,鄉鎮政府也可以用租賃、承包的方式,確定每個工程管護的主體,包括獨立的社會機構、村民自發組織的小組等,對水利設施進行全天的維護。同時,基于此也可以確定水利設施的管護模式,把使用者的管護作為主要方式,鄉鎮政府定期檢查,由此優化建筑的管護效果。
3.3 管護經費
水利設施的管護需要大量經費,所以管護工作的進行,需要得到更多資金,增加資金來源的渠道。資金來源的渠道包括:承包人自主籌資;從土地有償使用中,抽取部分資,用于水利設施的后期管理,這是最常見的融資渠道,但現在某些情況的變化,讓其很難滿足管護所需的資金;拍賣經營權,這是在市場機制下運行的籌資方式,但需要得到村民的同意,即村民同意后,把整個設施分成數段,進行每一段的競拍,得到所有權的人支付管護所需的費用,向村民收取費用,這一方式會為后期管護提供大量資金;工程施工結束后,未使用的工程款,作為后期管護使用的資金,這種方式只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
3.4 建立獎懲制度
這是根據水利設施管護提出的要求,定期考核管護的進行,保證后期管護落實到實處。對此,鄉鎮需根據要求制定標準,并把這些標準作為考核的標準,根據各區域后期管護的基本情況,給予獎勵或處罰。也就是,上級部門會定期到下級部門檢查,判斷其是否落實好項目管護,分析項目實際利用后的效益,對相應的區域給予鼓勵,并為其提供政策支持,以及更多可選擇的項目。但如果情況相反,將不會為其提供政策支持,并根據結果給予處罰,讓其改變工作方式,積極完成水利的管護。
4 結語
土地整治中農田水利的設計,是根據土地整治的基本要求,以及設計過程中的主體,確定設計思路,包括選擇最佳的灌溉水源與灌溉方式,設計灌排渠系,選擇渠道,設計建筑物工程,因地制宜,從所有方式中選擇最佳方式,讓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發揮,優化農田的灌溉效果,促進農業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農時鑄.關于土地整治中的農田水利設計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3):270-271.
[2]張鄢.農田水利設施在農村土地整治中的發展探究[J].南方農業,2016,(17):36-47.
[3]楊紹榮,董甲敏.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村土地整治中的發展探究[J].科技與創新,2016,(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