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梅 王玲 周紹蓮 羅亞麗 章艷枝 萬利
摘 要:目的 通過對手術間使用率與人力資源配置的現況調查,分析其原因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促進手術室資源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統計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相關數據:開放手術間數,手術間平均開放時間,手術間日使用率,護士平均日工作量,日均手術量,人均超勞工作量,人力資源數,第一臺手術預計時間開臺比例,手術周轉時間,護士幸福指數、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等,結合手術室實際運行情況、手術需求評估手術室實際所需配備相應人力資源,再對實施人力配置計劃前后相關指標的變化做出分析。結果 人力資源配置計劃實施后,人力資源得到更大優化,人均超勞工作量減少到2016年度的15.19%,手術延遲比例下降16.65%,連臺手術平均周轉時間縮短(14.88±4.82)min,手術間手術使用率較前提高7.31%,護士幸福指數提高了(2.22±1.01)分,手術醫生、患者對手術室的滿意度分別增加了9.82%、14.70%。結論 針對手術間使用率與人力資源配置的現況,采取相對應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措施,是提高手術間使用率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手術間;使用效率;人力資源配置
中圖分類號:R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1.053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1-0161-04
Clinical Study of Utilization Ratio and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peration Room in a Primary Hospital
WANG Yong-mei,WANG Ling,ZHOU Shao-lian,LUO Ya-li,ZHANG Yan-zhi,WAN Li
(Operation Room,Bishan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 4027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operatives and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analyze the causes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operating room resources.Methods Th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unt the relevant data in September 2016 and Sept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the number of open operations,the average open time between surgeries,the daily use rate during the operation,the average daily workload of nurses, and the average daily operation volume.The per capita work overload,the number of human resources,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surgery scheduled time,the surgery turnaround time,the nurse's happiness index,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the doctor's satisfaction,etc.,Based on the actu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operating room and the needs of the surgical operation,the operating room needs to be equipp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human resources,and the changes in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power deployment plan are analyzed.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uman resources deployment plan,human resources were more optimized,the per capita work overload decreased to 15.19% in 2016,the surgical delay rate decreased by 16.65%,and the average turnaround time for consecutive operations was shortened (14.88±4.82)min.The use rate of interstitial surgery was 7.31% higher than before,and the happiness index of nurses was increased by(2.22±1.01)points.Satisfaction of surgeons and patients with operating rooms increased by 9.82% and 14.70%,respectively.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rate of operatives and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tak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surgery.
Key words:Operation room;Utilization ratio;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手術室是醫院的窗口科室,見證著外科的發展,反映醫院的業務水平,必須得到有效利用。手術間的利用率和人力資源配置直接影響手術室工作效率,并給麻醉科、監護室、外科病床的周轉帶來很大困擾,手術室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通常會導致手術時間延誤、工作效率低下、滿意度下滑。這對患者、手術團隊和醫院來說代價是巨大的。針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通過對我院手術間使用率與人力資源配置的現況調查,分析發現問題,并針對性的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促進手術室資源的合理使用,并取得了滿意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課題組研究醫院2016年為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正歷經三級甲等創建工作,有臨床科室30個,醫技科室10個,開放床位800張。本文取手術室為調查對象,本院手術室有8個手術間,手術室護士28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14人;其中專科護士11人;非專科護士17人;工人2人;年手術量10682臺,其中門診手術2652臺,住院手術8030臺;其中急診1801手術臺,擇期手術8881 臺。調查時間:2016年1月~2017年12月。
1.2現狀 2017年來隨著醫院創建三甲、新院區的搬遷、儀器設備的更新以及專業人才的引進,外科手術猛然增加,年手術量14623臺,手術種類、結構發生變化,微創、介入、危重手術增加,手術間開放時間延長,接臺慢,員工超負荷工作日益增多,手術量供大于求。在此背景下,員工疲勞及超負荷勞動、手術室的利用率、潛在風險與日俱增,手術室的有效利用與人力資源配置的矛盾顯現而出。
1.3方法
1.3.1利用魚骨圖找出關于人力資源因素影響手術間使用效率的因素 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2016年9月1日~9月30日,調查每例擇期手術手術患者從接病人開始至送出手術室之間各個時間節點,同時調查每個手術間每月的利用率,利用魚骨圖(見圖1),對手術開臺準時情況與手術延時的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找出關于我科人力資源配置方面影響手術間使用效率的原因。其原因有:相對于猛增的手術量手術室人力資源較差,體現在:人員數量上的嚴重不足,人員在各崗位上分工上的配置不力,臨床護理人員在職稱、專業技能(如:知曉術前準備情況、手術配合熟悉程度、溝通能力)上的配置不合理,人員勞動強度過大。
1.3.2統計相關指標數據 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統計2016年9月、2017年9月相關指標數據:開放手術間數,手術間平均開放時間(h),手術間日使用率(%),護士平均日工作量(h),日均手術量,人均超勞工作量(h),人力資源數,第一臺手術預計時間開臺比例,手術周轉時間。
測定實施計劃前后(2016年9月、2017年9月)護士幸福指數、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利用單項量表測量護士幸福指數,先提出問題,如:“整體而言,你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嗎?”,詢問被調查者對整體工作幸福感的感受,采用7級Likert評分,7分代表非常快樂,4分表示一般,1分代表非常不快樂。使用調查表測定醫生、患者滿意度。
1.3.3人力資源配置情況 按照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標準(2011年版)要求:正常工作時間的情況下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手術間之比≥3∶1,為此不包含輔助人員和管理人員。結合2016年統計數據,按照雷正元等[1]方法分析實際護士需求量=[手術間×3+(每人每月超時工作時間×12)/(每天正常工作時間×250)]×(1+機動指數)。計算出實際需求護士約51人。
2017年我科年手術量14623臺,其中門診手術3102臺,住院手術11521臺;其中急診2611手術臺,擇期手術12012臺;配置有12個手術間,按需求手術室護士擴展到51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0人,初級職稱37人;其中專科護士11人;非專科護士40人;工人3人。
1.3.4實施后指標比較 2017年來出臺相應的管理、培訓、獎懲績效措施,開始實施針對性人力資源配置計劃,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收集2017年9月的相關資料,和2016年9月資料對比。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所有數據,計量資料以(x±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人力資源重新配置,雖然開放手術間數增加、手術量猛增、手術間平均開放時間及手術間日使用率增加,但是人均超勞工作量明顯減少,手術延遲比例下降,連臺手術平均周轉時間縮短,手術間手術使用率較前提高,護士幸福指數、手術醫生患者對手術室的滿意度均提高,人力資源得到更大優化,達到了預期的目標。見表1、表2。
3討論
隨著新醫院的搬遷以及一些微創、介入技術的開展,醫院外科方面業務迅猛發展,手術室護理人員護士過勞、幸福感極差,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相應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體現在手術接臺時間較長、手術間未得到有效利用、醫患滿意度較差、不良事件發生率增加[1]等。手術室分配和計劃是手術室管理人員面臨的最重要的戰略決策之一,護理人力資源短缺是衛生行業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2]。手術室人力資源配置和手術室利用率之間還存在較大矛盾。文獻報道[3],我國手術室護理人力資源存在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的現象,護理工作范疇及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仍然需要進一步優化。通過人力資源配置,本研究顯示手術延遲比例下降16.65%,連臺手術平均周轉時間縮短(14.88±4.82)min。
3.1首先從手術室管理方面入手 針對于院手術室目前現狀,建立切實有效的管理機制,從手術室制度上約束,對事不對人。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獎懲規定,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從績效上體現超勞工作的回報。建立與相應主管部門及臨床科室的協商機制,針對于擇期手術短期內急劇增加的情況,和臨床科室協調,合理、高效安排手術,避免各科室手術過度集中造成人員的急劇緊張,最大程度上提高手術服務所需的效率。針對于手術量短期內增加、急診手術較多、危重及大手術較多的情況下,可以從其他部門臨時、及時抽調有經驗的護理人員、或者護工及清潔人員,建立二次調度的管理機制。建立相應工作的常規流程制度,做到不遺漏流程操作,如在工作發現弊端,及時合理優化手術室工作流程[4]。
3.2從提高手術間使用效率著手 手術室人力資源的充分、合理地應用,是各級醫院手術室需要面對的問題。手術室工作效率不高,不僅影響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會延長患者的無效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5]。手術室是醫院的關鍵部門,手術科室患者的周轉和手術室是否有效地周轉,對提高醫院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通過人力資源配置,手術間手術使用率較前提高7.31%。
3.2.1縮短手術接臺周轉時間 以往手術第一臺手術預計開臺時間能夠準時的占78.35%,手術接臺周轉時間45 min左右,通過魚骨圖分析原因后,有效評估手術間使用率的影響因素,對提高手術間使用率具有積極意義。再因地制宜的采取一系列措施:①第一臺手術巡回護士提前和主管醫師溝通,在病房做好術前準備,統一調配護士、護工等接送患者,術后清潔人員做好手術間的清潔工作,讓護理人員、護工、清潔工各司其職;②針對于危急重癥、新開展手術、非計劃再手術等安排經驗豐富的資歷較高的護士處理;③對于新近及年輕護理人員,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如科室流程知曉、手術配合、溝通能力等的培訓,減少圍手術期耗時,高年資護士帶教,做到放手不放眼。通過一系列措施,現在首臺手術準時的占95.00%,接臺周轉時間縮短15 min左右。
3.2.2二次調度管理 在手術高峰期,護理人員、護工、清潔工勞動強度過大,容易發生一些不良事件,增大安全隱患的風險。通過二次調度的管理,解決了手術間開放不足的問題,平衡了各手術間的資源利用,滿足了不斷增加的手術需求,二次調度管理更加符合現今醫療情況下的手術室管理需求[7,8]。從其他部門臨時、及時抽調有經驗的護理人員或者護工及清潔人員,臨時替代彌補人員不足現象。同時科室管理者做好心理輔導,做到關心、愛護自己的員工,彈性排班,讓其有適度放松、休息的自由支配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增強職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3.2.3護士、患者、醫生相關訴求及調查 采用7級Likert評分,針對護士詢問其對整體工作幸福感的感受,調查其工作幸福感不高的原因,再根據相應原因適宜指導,給予關心、呵護,緩解其工作壓力,給予指導、幫助,前后對比護士幸福指數提高了(2.22±1.01)分。
對于患者及醫生的滿意度調查,查找原因,尋找缺點,通過交流解決。本次研究發現,實施計劃前后手術醫生、患者對手術室的滿意度分別增加了9.82%、14.70%,主體的幸福指數提高,在各方面可能有更大的潛力挖掘,護士主動性的照顧患者,實施優質護理;醫患滿意度的提高,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對于護工、清潔工等后勤人員,大部分間接性護理工作和非護理專業性工作可交由其完成。可能護工、清潔工等專業的理論知識較欠缺,加強培訓、交流溝通,注重尊敬和關心,合理用人,優化手術室后勤人員的排班模式[9,10],了解其工作中訴求,并盡量解決。
3.3人力資源配置 實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改善工作環境,根據護士能級對應合理彈性排班,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從而改善手術室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現狀,提高其科學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優先培育與優化配置的人力資源是實現企業綠色發展的關鍵[11]。從一個科室、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來看,道理亦然。首先從人力資源數量上得到合理配置,再從職業技能、職稱等方面配置,建立一支科學的、團結的、和諧的隊伍[12]。本研究合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挖掘人力資源潛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調查,各級職稱中低年資護士工作量增加最為明顯,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因能而用,因才而用。郭莉等[13]研究認為使適合的人才用到適合的崗位上,實現專業人員專職化,以便合理配置手術室人力資源。
總之,通過本研究發現,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措施是提高手術間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二者相輔相成。雖然開放手術間數、手術量增加,但是手術延遲比例下降,連臺手術平均周轉時間縮短,使手術室的運行時間降低,護士自身的幸福感指數提升,手術醫生、患者對手術室的滿意度增加,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這是一個發展中的醫院需要面對和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雷正元,黃登會.某三甲醫院手術室人力資源配置及需求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5,44(27):3851-3853.
[2]張云,余雨楓,李玲,等.我國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及管理方式的研究現狀[J].全科護理,2018,16(3):301-304.
[3]古燕芳,朱瓊麗,周艷梅.67所醫院手術室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3):54-56.
[4]譚淑芳,潘麗芬,邱逸紅,等.優化流程管理在提高手術室運作效率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12):155-157.
[5]王莉,曾俊,程勤,等.利用醫院現有資源提高手術間利用率[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4):431.
[6]周培萱,付瑜瑜.提高手術間利用率管理方法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9):248-249.
[7]劉玉英,楊明瑩,林珂,等.醫院手術間使用率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10):1051-1054.
[8]廖安鵲,譚永瓊,安晶晶,等.二次調度在提高手術間利用率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3):2158-2160.
[9]何云學.手術室人力資源的配置及管理[J].全科護理,2013,11(16):1508-1509.
[10]張容,譚紅梅.人力資源優化排班模式在大型手術室后勤人員配置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27):3035-3037.
[11]李楊.企業綠色發展的人力資源優化配置[J].江西社會科學,2017(11):216-221.
[12]馬守輝.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J].時代金融,2017(30):263.
[13]郭莉,米湘琦,陳肖敏,等.全國2039所醫院手術室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8):1014-1019.
收稿日期:2018-4-7;修回日期:2018-4-28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