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華 閆麗 鄭鵬舉
摘 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鼻竇炎患者對心理波動的影響。方法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醫院收治的鼻竇炎患者90例,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采用漢密頓焦慮量測定表(HAMA)和漢密頓抑郁量測定表(HAMD)對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進行評估,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及對心理波動的影響。結果 兩組護理前心理波動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將心理護理用于鼻竇炎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減少患者心理波動,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鼻竇炎;心理波動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1.057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1-0172-02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ZHANG Shu-hua,YAN Li,ZHENG Peng-ju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in patients with sinusitis.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90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5)and observation group(n=4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Hamilton anxiety test (HAMA)and the Hamilton depressive volume(HAMD)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The effect of nurs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before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nd the scores of HAMA and HAMD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sinusitis patients is ideal,which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Sinusitis;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s
鼻竇炎(sinusitis)是指一個或多個鼻竇發生的炎癥,發病后常累及上頜竇、篩竇、額竇及蝶竇。臨床上,將鼻竇炎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多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包括:細菌、病毒感染等[1];而慢性鼻竇炎較急性者常見,同時累及多個鼻竇。目前,臨床上對于鼻竇炎以手術治療,通過手術能切除病灶組織,延緩患者病情發展,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但是,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護理,導致患者治療預后較差[2]。常規護理雖然能滿足患者手術治療需要,但是護理缺乏針對性,并未考慮每一位患者實際情況,導致患者治療過程中心理波動較大。本文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醫院收治的鼻竇炎90例患者,探討心理護理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醫院收治的鼻竇炎患者90例,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7.13±3.41)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5±0.84)年。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47.40±3.44)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8±0.8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鼻竇炎臨床診斷標準者;②均經過CT輔助檢查、病史、體征、臨床表現等最終得到確診;③符合手術治療適應證者;④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不符合鼻竇炎臨床診斷及納入標準者;②資料不全或難以配合治療者;③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及精神異常者。
1.3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了解患者病因、病程及疾病嚴重程度,根據檢查結果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積極向患者宣傳、教育鼻竇炎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即將進行的治療方法、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充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①心理護理:入院后加強患者心理評估,積極向患者宣傳、教育手術流程、手術特點及手術專業等,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同時,積極鼓勵、安慰患者,幫助患者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讓患者盡可能配合治療。②術前心理護理:術前完善相關檢查,術前1 d要洗澡,將鼻毛等剪掉,男性將胡須剪掉,正確的指導患者完成面部、鼻腔的清洗,降低圍術期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圍術期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掌握抑制噴嚏、咳嗽方法。術前加強患者鼻內鏡原理介紹,讓患者對手術器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緩解患者內心的緊張情緒,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應對手術。③術后心理護理:術后加強患者心理干預,告知患者手術情況,讓患者安心,術后6 h患者保持平臥位姿勢,6 h后正確的指導患者改為半臥位姿勢,術后叮囑患者多飲水,減輕張口呼吸引起的干燥。同時,術后1~2 d加強患者疼痛心理護理,告知患者術后常見的不適,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作預見性干預。
1.4療效判定 采用漢密頓焦慮量測定表(HAMA)和漢密頓抑郁量測定表(HAMD)對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進行評估,得分越低,心理波動越小[3]。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術前HAMA評分為(64.62±4.21)分,HAMD評分為(65.13±4.32)分,與對照組護理前HAMA評分為(65.02±4.24)分,HAMD評分為(64.27±4.33)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HAMA評分為(45.32±3.89)分,HAMD評分為(46.83±5.83)分,均低于對照組HAMA評分為(54.36±4.61)分,HAMD評分為(55.25±5.96)分(P<0.05);觀察組術后HAMA評分為(41.06±3.58)分,HAMD評分為(39.06±5.77)分,均低于對照組HAMA評分為(51.05±4.53)分,HAMD評分為(50.68±5.56)分(P<0.05)。
3討論
鼻竇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是指鼻部一個或多個鼻竇發生的炎癥,常累及上頜竇、篩竇、額竇等,且臨床上根據鼻竇炎分為急性與慢性鼻竇炎兩種。急性鼻竇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并且細菌與病毒感染能同時并發,而慢性鼻竇炎發病率較高,常為多個鼻竇同時受累[4]。目前,臨床上對于鼻竇炎以手術治療為主,通過手術能切除病灶炎癥組織,改善患者癥狀,但是部分患者圍術期由于缺乏理想的護理方法,導致護理預后較差。因此,加強鼻竇炎患者護理對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心理護理在鼻竇炎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心理護理是鼻竇炎患者中常用的護理方法,該護理更加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評估、心理干預,能了解患者發病前、發病后及治療后的心理波動情況,及時根據評估結果從術前、術中、術后等角度進行心理干預,能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內心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5]。同時,心理護理的實施能讓護士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建立心理對抗疾病的能力,有助于促進患者配合治療,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提高臨床效果,促進患者早期恢復。
本研究中,兩組護理前心理波動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說明,心理護理用于鼻竇炎患者中有助于消除患者內心的負性情緒,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用于鼻竇炎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減少患者心理波動,促進患者疾病恢復。
參考文獻:
[1]劉海棠.個性化健康教育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效果、相關知識知曉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 中國健康教育,2016,32(03):278-280.
[2]顧一平,楊明,雍梅.綜合護理干預在鼻內鏡治療鼻竇炎及鼻息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2):1692-1694.
[3]彭本剛,孫軼青,苗旭濤,王欣,李文軍. 復發性鼻竇炎規范性綜合治療體會[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1):813-816.
[4]王雅儒.專職護理干預對鼻內鏡下手術治療鼻竇炎與鼻息肉患者并發癥及心理情緒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7):2407-2409.
[5]朱本杰.麻醉前心理干預對鼻竇炎手術患者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6):273-274.
收稿日期:2017-11-10;修回日期:2017-12-7
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