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媚
摘 要:超高壓輸電是我國主要的遠距離輸送電力方法,變電站則是超高壓輸電中的重要環節,而變電站以及輸電線路中往往會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問題。本文從值班人員準備工作不到位、設備檢查回報工作不及時以及變電站事故預防措施不完善三個方面對變電站事故處理現狀進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提出相應的建議,希望能為電力事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變電站;事故處理;電力系統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9-0170-01
1 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現狀
1.1 值班人員準備工作不到位
根據變電站實際運行系統的不同,在分配值班人員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變電站設備的多種運行方式以及應急事故處理方案。就當前的變電站值班人員分配情況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準備情況而言,還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變電站內應用的各類電力設備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單純從規模上來看都是較為龐大的,而且在當前信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變電站內的各類電力設備也逐漸變為先進自動化設備,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為工作人員的工作開展帶來巨大難度。從某種意義上將,變電站運行設備的相對復雜也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值班人員的準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2 設備檢查匯報工作不及時
變電站的運行過程中需要相關監管人員對電力設備進行系統的檢查工作,并按照設備運行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報告。在這一過程中,對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的檢查工作尤為重要,一、二次的設備檢查匯報工作不及時或者匯報信息不夠精準將直接影響到變電站的事故處理效率。關于一次設備檢查工作,如果相關工作人員不能根據實際情況準備判斷出事故類型以及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開展檢查工作,會使整體的設備檢查工作過程變得冗長,進而影響到真正的設備事故檢查工作效率。其次,傳統的二次設備的檢查工作一般需要工作人員根據設備保護信息對其進行一套設備一套設備的進行抄錄工作,整個抄錄工作完成之后再利用電話的方式向值長進行匯報工作,導致二次設備檢查工作嚴重浪費時間。
1.3 變電站事故預防措施不完善
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的高低與預防措施是否完善存在很大的關系。例如:在500kV的賀州變電站中就曾因為事故預防措施的不完善,出現了隔離開關拉不開導致的運行設備故障情況,進而影響了整體的線路復電。變電站出現的多種事故大多是可以進行有效預防的,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對相關的安全隱患事故進行預防,完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變電站事故發生的幾率,即便出現安全事故問題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但是目前的變電站事故預防措施還不夠完善,導致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不能及時對事故點才去有效的處理,從而影響變電站對于事故處理的整體效率。
2 提高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2.1 合理調配值班人員
合理調配值班人員對于提高變電站事故處理的實際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具體的調配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第一,變電站的運行系統存在多種形式,可以根據輸送電力的不同需求要求值班人員對可能出現的事故展開預想,這樣可以事故處理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何處變不驚,從而提升整體的事故處理效率;第二,通過對相關值班人員開展合理的反事故演習來進一步提高值班人員事故處理的綜合能力,使得每一位值班人員可以在面對不同運行系統事故的時候都可以從容的面對,以此來最大程度的適應不同電力運行設備對于值班人員的高度要求;第三,值班人員在事故處理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各類變電站事故處理規定進行,并根據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且具有超高可行性的事故處理應急預案。通過對事故處理預案的執行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項經驗的不斷積累來對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進行有效的提升,從而促進變電站值班人員在任何形式的事故處理中都能夠進行規范化的處理以及切實掌握多種事故處理方式和匯報程序。
2.2 簡化事故信息匯報環節
一般情況下,變電站事故信息匯報需要對事故的類型以及現場的各種事故情況進行充分的記錄,這種傳統的記錄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相關管理人員快速的針對事故作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因此,合理的簡化事故信息匯報環節,在事故匯報過程中盡量選取重點信息以及對事故的重點元件動作、事故代表情況和事故發生時間等必要信息進行明確。通過利用簡潔的匯報語言來有效降低匯報信息上上級傳遞的時間。與此同時,在進行事故信息匯報工作時,對于一些不重要的信息應該做到有針對性的忽略,盡可能的保證匯報信息的準確性和簡潔性,做到在語音匯報工作時條理清晰且能夠快速突出事故信息重點,從而方便上級管理人員根據實際的事故信息快速確立解決方案以及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在事故處理完成之后,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對事故信息進行重新整理,對于一些細節信息也要做到仔細的分析研究,進而有效保證事故處理的科學性。
2.3 優化變電站事故處理程序
變電站的事故處理一般都有具體的操作流程,為了有效的提高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需要對事故處理程序采取一定的優化手段。以500kV賀州變電站的一次線路三相跳閘事故為例,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當天的值班人員立即通知其他設備運行管理人員,根據監控系統光字牌等信息初步判定了事故類型,并對事故發生的時間、天氣、線路、電壓、電流等情況進行了記錄和分析。在所有人員到達主控室參與并進行一系列的裝備穿戴、現場信息抄錄、向上級匯報等工作,直到事故處理完畢供耗時55分鐘,與中國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對于1小時快速復電的要求僅僅快了5分鐘[2]。在這次事故的處理過程中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中出現一個小小的失誤或延遲,都有可能會造成一次大的電力考核失誤。通過對這次事故的分析,可以對事故處理流程采取以下優化措施:第一,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值班人員應該立即用電話的方式來通知相關人員參與到事故處理工作中,并安排相關人員對事故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記錄,這一期間可以采用邊觀察邊與上級用語音的方式匯報。第二,根據事故特點對500kV變電站的線路保護配置進行主一、主二、主三三套主保護,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第三,事故調度員應該盡可能的簡化匯報信息,并根據自身多年的事故處理經驗。在確定事故類型的第一時間迅速做出處理。
2.4 做好事故處理預案設計
做好變電站事故處理預案設計工作需要從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加強對于電力運行設備的日常檢修工作兩個方面進行。其中對于提升工作人員基本專業水平的工作來說,可以根據工作人員的實際能力進行合理的分組培訓聯系,并對其進行典型事故處理方法的強化訓練。通過科學的訓練來保證工作人員能夠切實掌握每一種電力設備的運行方式以及對設備缺陷發展情況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在培訓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培養工作人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從而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的配合能力,提高整體的事故處理效率。而加強電力設備的日常檢修工作可以從根本上降低變電站事故發生的幾率,通過對設備運行情況的日常記錄還有利于提升事故應急預案設計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3]。
3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當前變電站事故處理現狀的分析,可以發現電力與進行系統的主網架已經逐漸向500kV或者更高的超高壓輸送電等級發展。隨著電力輸送等級的提升,想要進一步提高變電站對于事故處理效率,需要合理調配值班人員、簡化事故信息匯報環節、完優化變電站事故處理程序以及做好事故處理預案設計。通過對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的提高來為電力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更高的可能。
參考文獻
[1]何鎮件.提高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的措施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7,(22):158.
[2]孫一瑩,蘇夏侃.關于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的提升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1):188.
[3]鄧蓉.如何提高變電站事故處理效率的措施分析[J].通訊世界,2016,(1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