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義
摘 要:本文研究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系統,實現在互聯網上進行不動產登記的申請、預約和信息查詢等,使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夠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其目的是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效果。討論了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系統的關鍵技術分析、基于跨平臺移動開發技術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設計、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的應用。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系統;APP;系統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3-0040-03
1 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突飛猛進,人民大眾所擁有的財產數量和種類愈加豐富,國家為了明確不動產產權關系和推動稅收政策的完善,推出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5年3月1日起該條例施行后,各地政府紛紛建設不動產登記窗口以方便為民眾服務。但是全國各地自不動產登記窗口開設以來,排隊慢、擁擠、多次往返準備材料等辦證難的問題頻出。這些情況與《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三五”規劃》“讓百姓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的精神不符,必須盡快解決這一突出問題。
針對上述情況,本研究運用互聯網技術、多源智能排隊技術、身份自動識別技術、加密技術等多種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開發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系統,實現在互聯網上進行不動產登記的申請、預約和信息查詢等,使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夠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真正達到提高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縮短登記時間、降低群眾辦事成本的目的,從根本上提高不動產登記的服務水平,提高群眾的滿意度,提升政府的公眾形象。
2 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系統關鍵技術分析
2.1 顧及心理感受的多源排隊叫號技術
在不動產登記大廳辦理業務時,排隊問題無法避免。本研究采用MMC算法,建立多源排隊叫號模型,對手機端及大廳同時排隊等候的人隊列長度與等候時間計算,加入情緒因子,將提交預審核和預約的用戶進行模型隊列排序,始終最優化的縮短用戶在排隊等候時間,提高辦事效率。
2.2 不動產登記信息互聯網傳輸保密技術
由于不動產業務在局內網辦理,數據都存在內網,而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APP在外網運行,必須要處理不動產登記信息安全問題。本研究采用數據加密、單向網閘傳輸技術、自動從不動產數據庫中抽取非涉密業務辦理數據等技術,保證系統的數據的安全性和實時性。
2.3 實名認證技術
為保證所有用戶都是真實有效的,系統進行實名認證功能,自動識別用戶上傳的身份證照片正反面,采用智能OCR識別技術,判斷并讀取身份證信息,結合人工審核,有效的控制用戶的真實性。
2.4 移動跨平臺開發技術研究
隨著移動手機設備的廣泛普及和發展,手機已經逐漸代替電腦成為進行輕量級上網任務的設備。采用適合于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APP開發的方式,使其開發快捷、且后期維護成本低。本研究采用Hybrid APP的方式,運用進行APICloud引擎開發,極大地縮短應用的開發周期,而且該應用的功能也較為豐富,能夠有效提升App的用戶體驗。
3 基于跨平臺移動開發技術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設計
3.1 系統總體架構
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包括便民服務APP、便民服務系統(電腦版)和不動產登記信息推送服務系統,系統總體框架如圖1。
(1)便民服務APP:主要安裝于用戶手機和便攜式設備上,用戶提交不動產業務申請、留言、預約等。(2)便民服務系統(電腦版):主要安裝于用戶的臺式計算機或筆記本電腦上,與便民服務APP功能基本一致。(3)不動產登記信息推送服務系統:主要接收便民服務系統提交的請求,并負責將用戶請求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從內網不動產登記平臺數據庫提取出來,并向外網推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安裝在國土資源內網,一部分安裝于互聯網,這兩部分物理隔離,通過網閘進行數據交互。
3.2 APP開發技術設計
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移動APP端基于APICloud平臺進行開發,前端采用移動應用前端框架如SUI Mobile、Iconfont、JQuery及Bootstrap等技術進行APP端界面的開發,后端采用SSH框架進行服務搭建和數據庫連接,后臺數據使用的Oracle數據庫進行儲存。系統開發的總體架構如圖2。
3.2.1 開發工具
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開發使用的是APICloud,它是一款移動應用跨平臺集成開發工具,提供了一整套完整手機應用開發解決方案。融合Native APP與Web APP兩種開發方式,使用標準WEB技術開發高性能IOS、Android原生應用界面;APICloud的使用覆蓋了手機應用全生命周期,包括開發、API集成、測試、渠道打包、運營管理等如圖3。APICloud從“云”和“端”兩個方向提供API,簡化移動應用開發技術,大大縮短開發周期。
APICloud通過JS可調用移動設備的底層功能,如:電話、短信、定位、多媒體、跨域http請求、打開攝像頭等,并能將如百度地圖、支付寶等第三方廠商的SDK很容易的集成到App中來。
為滿足自定義擴展Native module的需求,APICloud推出模塊擴展SDK,本SDK開放橋接機制,可以開發定義Native擴展模塊,豐富JS的能力,提升App的用戶體驗。
3.2.2 前端界面
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前端界面是基于SUI Mobile界面庫進行設計與開發的,它是一套基于Framework7開發的用戶界面庫。非常輕量、精美,開發過程中只需要引入CDN文件就可以使用,并且能兼容到iOS 6.0+和Android 4.0+兩種系統,非常適合開發跨平臺App。組件按照iOS風格設計,實現了列表、按鈕、對話框、標簽頁、卡片、下拉刷新、日歷、省市區選擇器等功能非常強大的組件,并且在安卓上也是有同樣好的體驗。
3.2.3 后端框架
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的后端框架使用的是SSH框架,包括struts、spring、hibernate三部分,是目前較流行的一種Web應用程序開源集成框架,常用語用于構建靈活、易于擴展的多層Web應用程序。
集成SSH框架的系統從職責上分為四層: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持久層和域模塊層(實體層)。Struts作為系統的整體基礎架構,負責MVC的分離,在Struts框架的模型部分,控制業務跳轉,利用Hibernate框架對持久層提供支持。Spring一方面作為一個輕量級的IoC容器,負責查找、定位、創建和管理對象及對象之間的依賴關系,另一方面能使Struts和Hibernate更好地工作。
3.3 系統功能設計
按照不動產業務辦理的流程對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APP進行的功能設計,主要包含了注冊登錄、實名認證、網上申請、網上預審、預約辦理、進度查詢、便民留言、法律法規、密碼修改等9大功能。
4 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應用
系統開發完成后,在平頂山市寶豐縣進行了實際應用。使用3個月后對該系統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并與不使用該系統的不動產登記辦理情況進行了對比,發現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如商品房預告登記業務辦理,普通辦理需要,現場平均需要19分鐘,而通過網上申請、預約辦理,平均辦理時間減少至9分鐘,部分業務僅需要6分鐘就能夠辦理完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5 結語
本項目將互聯網技術引入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中,研發了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并通過在寶豐縣的實際應用,取得了以下研究結論:
(1)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所設計開發的網上申請、預審、預約等9大功能均運行良好,系統功能切實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達到了建設目標。(2)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有效提高了不動產窗口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縮短了群眾辦理該項業務的時間,減少了往返次數,大大節省了群眾的時間和金錢,提高了群眾對該項工作的滿意度,有利于提升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3)基于互聯網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系統實現了跨地區、網上辦理,實現線上和線下無縫對接,提高了辦事效率,有利于改善營商環境,對促進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63號.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S].
[2]國土資規(2016)6號.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