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利
摘 要: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天津干線充水試驗時發現箱涵4、5、6、7充水段滲漏偏大,根據排查和檢測情況分析,伸縮縫或施工縫是滲漏問題的重點部位。經研究決定,對伸縮縫或施工縫陰濕部位和有析出物部位采用化學灌漿處理方案,不僅可以封閉滲漏通道還可以加固混凝土。經過灌漿處理后,箱涵局部伸縮縫化學灌漿防滲、加固效果明顯。
關鍵詞:改性環氧樹脂;化學灌漿;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V6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3-0141-02
1 工程簡介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天津干線西起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西黑山村,起點設計樁號為XW0+000,東至天津外環河西,終點設計樁號為XW155+206.667,全長155.352km,途徑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和天津市。天津干線的設計流量為50m3/s,加大流量為60m3/s。主要建設內容以鋼筋混凝土輸水箱涵為主,還包括檢修閘、保水堰、倒虹吸、公路涵、分水口、通氣孔等,箱涵工程全線采用3孔4.4×4.4m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涵自流有壓輸水。
在2014年3月天津干線充水試驗中發現,箱涵4、5、6、7段滲水量較大(自上游西黑山進口閘至下游外環河出口閘共分為10個充水段)。因此為減少滲水量,保證箱涵長期運行安全,降低對環境影響的風險,進行滲漏處理是必要的。箱涵排水后,根據箱涵內、外部排查和檢測情況,發現伸縮縫或施工縫是滲漏問題的重點部位。經方案論證,決定對伸縮縫或施工縫陰濕部位和有析出物部位進行化學灌漿處理。
2 灌漿施工
2.1 灌漿材料
本工程采用PSI-530低粘度改性環氧灌漿漿液,環氧樹脂漿液分為A、B兩組份,按重量比A:B=6:1配制。PSI-530改性環氧灌漿材料特性如下:
(1)具良好的浸潤能力和高滲透性;漿液混合后初始粘度??;可灌性能好(能滲入0.01mm的裂縫)。
(2)漿材的配比可調,漿液可操作時間范圍大,能采用通用的單液泵灌漿。
(3)水下固化性能好;與混凝土粘接性能好;固結體收縮率低;耐久性長。
(4)潮濕面附著力強;能在水下、潮濕、干燥的工況環境中均可進行施工。
(5)氣味低;固結體無毒;具環保性。
由于用于飲用水輸水箱涵,其環保性是首要的。經材料檢驗:樣品浸提液對雌雄小白鼠急性經口LD50均大于20000mg/kg,屬無毒級。另其粘度低,可灌性好,抗壓強度高達40MPa以上,同混凝土的粘結強度高,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強度,并且有親水性,對潮濕面的親和力好,其主要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2.2 配漿
配漿計量設備為感量0.005g的電子秤,分別稱取A、B兩組份,然后將B組份緩緩倒入A組份中,邊倒邊攪拌,直至攪拌均勻為止。配漿及儲漿容器不能與環氧樹脂兩組份及漿材發生反應。配漿時兩組份稱量要準確,稱量誤差不大于5%。
2.3 灌漿方案
根據設計通知,主要處理部位為伸縮縫或施工縫陰濕部位和有析出物部位,以及其他發現異常監理認為需要處理的部位。大多陰濕面為振搗不密實原因,采用灌漿處理,不僅可以封閉滲漏通道還可以加固混凝土。灌漿布孔,采用直孔方案,直孔垂直于混凝土面,距離伸縮縫不大于15cm,孔深至止水帶,孔距40cm。
2.3.1 伸縮縫陰濕面處理
布孔范圍為底板以上2.0m高范圍及底板進行灌漿,陰濕面超出該范圍時,增加灌漿范圍。同時,施工縫向兩側增加兩排加強的灌漿孔。陰濕伸縮縫灌漿孔沿伸縮縫兩側單排布置,孔位距伸縮縫間距15cm,每側孔間距40cm,沿縫兩側呈三角形布置。
2.3.2 析出物部位處理
析出物部位進行單獨灌漿,灌漿范圍為析出物沿伸縮縫兩側0.5m范圍內,孔位距伸縮縫間距15cm,每側孔間距40cm。
2.4 化學灌漿技術
2.4.1 鉆孔
采用電錘鉆孔,垂直混凝土墻鉆孔,孔徑不小于Φ14mm,鉆孔深度以鉆至橡膠止水帶為止。
2.4.2 清孔
鉆孔達到深度后,采用空壓機吹凈孔內鉆碴及粉塵;底板部位清孔,采用現場埋管后打水清洗;清理至孔內清潔無碴、無浮塵。
2.4.3 埋管
清孔結束后,下入灌漿嘴,預埋進漿管和排氣管,管徑為內徑5mm的塑料管,采用快硬水泥將灌漿嘴壓實固定、待凝。
預埋頂部灌漿孔時,排氣管應深入孔底,灌漿管靠近孔口;預埋側墻和底板灌漿孔時,灌漿管應伸入孔底,排氣管靠近孔口。
2.4.4 埋管檢查
灌漿管埋設后,灌漿前應對進漿管和排氣管進行壓風檢查,如果發現進漿管或排氣管有堵塞的情況,應鉆開封孔快硬水泥,取出預埋灌漿管和排氣管,重新清孔、預埋灌漿管和排氣管。
2.4.5 灌漿
(1)灌漿順序。灌漿采用純壓式,豎向伸縮縫灌漿應遵循由低孔向高孔的灌漿順序,水平向伸縮縫灌漿遵循由一邊向另一邊推進的灌漿順序。
(2)灌漿壓力。灌漿壓力采用0.3MPa,施工中應隨時觀察修正,最終壓力的控制紀要保證漿液的灌入,又要防止由于過大導致川漿引起的聚硫膠大量開裂的漏漿現象。灌漿過程中應逐級提升灌漿壓力。
(3)灌漿過程控制。將儲漿桶放在電子秤上,記錄下漿液重量,開泵,當漿液流至灌漿孔口時,記錄漿液重量,前值減后值即是管路占漿;繼續灌注,當漿液從排氣孔出漿至純漿時,記錄漿液重量,減去前重,即為管路占漿,繼續灌漿直到結束。
灌漿過程中,發現排氣管不排氣(漿),應拔除重新安裝灌漿管和排氣管,重新封孔;灌漿過程中,A:B=6:1的漿液操作時間應控制在8h,超過8h,如果漿液明顯變稠,應更換新漿繼續灌漿。
灌漿結束,用綁絲將灌漿管綁死,然后再卸壓拆管,嚴禁先卸壓后綁管。發現灌漿管捆綁不嚴產生滲漿時,應及時補漿。
(4)結束標準。根據設計要求,灌漿過程中達到設計灌漿壓力,注入量小于0.01kg/min或聚硫膠開裂處漏漿即可結束該孔灌漿。
2.4.6 灌漿后的處理
灌漿后的處理:(1)割除灌漿管;(2)打磨灌漿孔口;(3)環氧膠泥封填;(4)清理表面漏漿;(5)恢復箱涵原貌。
灌漿結束后,應對孔口打磨深度1.0mm~2.0mm,然后用環氧膠泥抹平。如底板積水無法排除干凈,也可采用M40砂漿處理,處理方法為:用電錘空心鉆鉆灌漿孔15mm~20mm深,割除灌漿管和排氣管,將孔清洗干凈后,用M40砂漿填實抹平即可。
2.5 施工過程中的特殊情況處理
(1)灌漿時,當遇到注入量超過300ml的灌漿孔,要及時向監理報告,分析原因并監理協商處理措施,一般可采取將漿液配比調為5:1,注入3.0kg后注入率不減小,采取間歇灌漿等措施進行處理。
(2)灌漿過程中,出現墻壁、裂縫、滲漏時,應采取降壓措施,封堵后,再繼續灌漿。
(3)配漿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每次配漿不多于5kg,如果工作面多,可根據實際情況、注漿量大小適當增加每次配漿量。
(4)認真做好灌漿施工過程中的觀測和記錄工作。灌漿記錄應每3分鐘讀取一次漿液重量,并計入記錄表。管路占漿、孔內占漿按要求讀取,并計入記錄表備注中。
(5)鉆孔時,如遇到鋼筋時需要另換孔位;遇到蜂窩面需要及時清渣并放慢鉆進速度,防止破壞混凝土。灌漿完成后對注漿孔采用環氧膠泥封孔,鉆孔表面與箱涵混凝土面平順連接,確保鉆孔部位不產生空蝕破壞。
3 壓水試驗
3.1 檢查型式和部位
灌漿之后的檢查采用鉆孔壓水的方法進行,采用灌漿泵壓水方式。壓力為0.15MPa,壓力波動范圍宜小于設計壓力的20%。鉆孔深度為灌漿孔深度的0.8倍。壓入流量的穩定標準:在穩定的壓力下每5分鐘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四次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時,試驗即可結束,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值。
按照每個施工標段,分別選取灌漿伸縮縫總量的5%進行抽檢,抽檢以灌漿量大的伸縮縫作為主要對象,在此基礎上,再選取灌漿量大的部位或點,進行1組壓水試驗。
3.2 合格標準
合格標準為混凝土透水率小于0.1Lu。
3.3 封孔
壓水試驗結束,重新鉆孔至原深度,并采用不低于C30的水泥砂漿進行封堵抹平。
4 結語
天津干線箱涵4、5、6、7段局部伸縮縫化學灌漿處理自2014年6月23日開灌至2014年7月25日灌漿結束。此次灌漿施工,壓水試驗抽檢灌漿伸縮縫總量的5%,均符合設計要求。
天津干線第二次充水試驗自2014年8月16日至9月12日完成水密性檢測,通過第二次充水試驗數據分析,區段水位降幅遠小于第一次充水時段降幅,表明天津干線箱涵工程4、5、6、7段經過局部伸縮縫化學灌漿處理后工程防滲狀態得到明顯改善。
南水北調天津干線工程自2014年12月28日正式通水至今,經過3年多的平穩安全運行數據驗證,箱涵局部伸縮縫化學灌漿防滲、加固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水工建筑物化學灌漿施工規范》DL/T5406-2010.
[2]《混凝土裂縫用環氧樹脂灌漿材料》JC/T1041.
[3]孫亮.蘇迎春.關于綠色灌漿技術和化學灌漿環保體系構建的思考[J].《中國建筑防水》,2016,(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