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江
摘 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培養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著手:1要養成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2,教學中的持之以恒,點滴滲入。培養良好的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釋放出高能量。
關鍵詞:語文學習習慣 高效課堂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培養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學語文,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這樣看來,良好習慣的養成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所有學科教學中,語文是最不討巧的課程。它的成效與語文教師的付出往往不成正比,語文老師一講就會,學生一做就錯。教師很累,學生沒有獲得感,沒有成就感,長期以來使語文教學陷入一個師生皆疲憊不堪的怪圈中。
因此語文高效教學中就必須“得法養習,歷練通文”。語文教學就是教一種習慣,語文教育的全過程,就是語言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養成行為習慣不可能是在一朝一夕間,而是需要嚴格而又反復持久的訓練,這也就是葉圣陶先生畢生所倡導的“歷練習慣”。
那么,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呢?首先,要養成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態度是個人對一定對象的比較持久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對個人的行為、活動具有發動、維持、強化、調節的心理功能。語文學習態度是語文學習習慣形成的動力性的心理因素。學生只有具備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才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促進語文學習習慣的形成。其次,教學中的持之以恒,點滴滲入。
一、培養書寫習慣
俗話說:“字如其人”,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字寫得好不好,是判斷他的能力和水平的第一印象標準。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這個標準還不是那么明顯和突出,但是在中高考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各級考試實行網上閱卷以后,對考生的書寫要求就更為嚴格。平時書寫不規范,不整潔的作業習慣必將直接影響到考試的得分。而文科試卷主觀表達的內容又比較多,占分比例自然就大,從而無形之中就影響了得分。
綜觀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分析,書寫不規范,卷面不整潔是制約學生語文得高分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加強學生書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基礎任務,也是每一個中學生必備的良好的語文習慣。所以我在日常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字帖進行練習,老師適當的進行檢查指導,并不定期的舉行比賽和作品展覽,激發和促進學生的興趣,這樣堅持下來,學生們的書寫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語文的良好素質也就逐漸形成了。
二、培養語言習慣
語文學習特別要求學生養成規范地運用語言的習慣,語文教學無論怎么改革,語文的工具性都不可忽視,它是人們生活中須臾不可或缺的工具,他是一種生命的行為。培養語言習慣就是要讓學生開口,讓學生“說”,充分地表達自己。初中學生自我意識提高了,但表達往往更加含蓄,他們常常把自己的心思藏起來,不輕易開口。語文課堂就是要重拾學生的語言,讓他們開口,從每一個詞語中,每一句話中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所以培養語言習慣就是要讓學生敢說、能說、會說、說好。雖然如此,“說”不一定非在的語文課上,也可以借助課前演講,詩文朗誦、課堂辯論,新聞評說,課本劇表演等等方式來讓學生充分地展示。還可以在日常交流中,多與同學聊天,聊聊他們的生活、學習,聊聊當紅的歌星影星,聊聊國際國內的大事小事,談談對大家熟悉的人或事的看法等等,讓表達成為一種習慣。
三、培養閱讀習慣
讀是學生獲得知識、情感的最好方式。如果說“說”是一種語言外化的一種表現,那么閱讀就是語言內化的有效手段。會讀,才會說。所以在語文學習的各種能力中,閱讀能力是根本,是撬動其他能力的有力杠桿。有了閱讀這根杠桿,語文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大廈才能建成。
老師要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書要有足夠的寬容,在學生閱讀中,一直都存在著成人愛好與學生喜歡的差距。其實我們對學生的閱讀心理還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應該對孩子的閱讀選擇足夠尊重。
如果以課標精神理解閱讀教學,應當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讓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閱讀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讓課堂內外的閱讀相互交叉、滲透、整合,連成一體。
四、培養自學的習慣。
語文學科有其特殊性,閱讀活動是一個很個性的活動體驗,一切美感經驗都是在聚精會神的狀態下獲得的。教師的講授往往會打亂學生獲得的體驗,而人在自由閱讀時會自然地進行感知、領悟,獲得自己的心靈體驗、語感經驗。教師要盡量不用先入為主的提問方式,而應注重培養學生只能發現和自能索解得閱讀習慣和能力。訓練學生“無疑處生疑,有一處無疑”自己給自己提問題,學會提問、標記、評點、解注。其次,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聯系到語言文字上去,喚取閱讀的心理體驗,能以心契心。還有教學生學會“以文解文”從課文中讀懂課文。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任何一種心理品質的養成都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只要做到師生的共同努力,循序漸進、堅持不懈,一定能有不小的收獲。正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教育,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都養成了,我們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習而熟之,熟而巧之,釋放出高能量。
參考文獻:
[1] 范念香.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如何進行課堂導入[J]. 新課程(下).2017(07)
[2] 裘蘇飛.如何“著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3] 馮海紅.標新立異,激活思維多元因子冥冥初中語文課堂學生多向思維訓練設計[J]. 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