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男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的數學課程倡導實行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提倡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以往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基于移動網絡和手機移動應用的快速發展,A校重點發展網站建設與管理專業(手機移動應用方向),其中校內項目實訓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將數學信息化教學與手機移動應用專業項目教學相融合,既推進中職數學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又能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既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又能促進數學科的學習,體現數學為專業服務的思想。在應用項目過程中,又體現了專業為數學服務的思想。
關鍵詞:中職數學信息化教學 手機移動應用專業 融合創新
一、中職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現狀和改革意義
數學是中職學生學習困難較大,興趣較低的一門學科,其源于數學知識的高度抽象和中職學生薄弱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是破解難點,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中等職業教育的數學課程倡導實行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則是有利于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加強直觀性,降低學習的難度。提倡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以往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訓練學生學會使用科學型計算器、計算機數學軟件和數學教育技術平臺,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計算器等進行探索和發現。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學學科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進步,從傳統的“一支筆+一塊板”,到大部分教師能制作或使用多媒體如(PPT,flash,電子白板,實物投影)輔助教學,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正在對我們的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
但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中職數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的推進還很遲緩。首先,“信息化教學=多媒體課件”觀念依然存在,下載課件照搬照用的現象還很普遍,碎片式的信息化教學方式仍為主流。其次,近幾年,計算機、手機或者是IPAD等移動終端設備越來越普及,教學媒體呈現多元化、智能化、可移動化趨勢,而中職數學還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推進中職數學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對提升數學教學成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手機移動應用專業項目教學模式
基于移動網絡和手機移動應用的快速發展,A校重點發展網站建設與管理專業(手機移動應用方向),屬全國職校先例,現正積極進行手機移動應用專業建設,并計劃依托長安“手機特色小鎮”品牌將此專業打造成全國專業示范點。該專業旨在培養能在企業高薪就業或成為自主創業的高質量手機移動應用人才,智能手機移動應用開發、微網站和微信小程序的制作、微信公眾號的搭建、維護和管理人才。目前,該專業主要采取移動應用項目教學模式,在項目實訓中學習專業知識,兩年來,自主開發了“招生系統”、“餐館點菜”、“部長信箱”等20余個移動應用軟件。
該專業現采用1.5+0.5(校內項目實訓教學)+0.5(校企合作)+0.5(頂崗實習)的培養模式。其中校內項目實訓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無教材可用,無經驗可循。為讓學生掌握更為實用的專業技能,該專業從實際生活中定項目,并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如“學生考勤系統”等移動應用軟件,并將實訓成果轉化為校本教材。
三、中職數學教學與手機移動應用專業項目教學融合的創新之處
經探索,發現可以借助學生的移動應用項目教學優勢,通過布置數學軟件開發任務,由學生自主開發移動應用軟件,再將研究成果在數學教學上應用,將數學信息化教學與手機移動應用專業項目教學相融合,既能夠推進中職數學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又能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既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又促進了數學科的學習。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體現數學為專業服務的思想,在應用項目過程中,又體現了專業為數學服務的思想。
具體操作為:通過數學課程分析,為項目組布置實訓任務,整合現有的適合中職數學實用的教學教輔軟件,針對現有資源的空白點,開發適合中職數學教學的應用軟件。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同時提高專業技能。建立完善的中職數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創建主題公眾號。再將開發成果應用在數學教學中,提升教學成效。將數學與專業課兩項融合,使兩者相互促進,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海.中職數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7.
[2] 楊潮喜、刁金杰、吳淑蓮.交互式中職數學[M].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